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许多工程院校出现了法学教育。在发展法学学科的同时,其法学院系的资料建设如何能做到既保持特色又能达到法学教育的资料供给,这一值得探讨的问题摆在这些新兴法学院系面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结合自身航空与外层空间法律研究的特色,总结其他学校的经验和国外的交流成果,正在努力开创着自己的思路。 关键词:资料建设 工科学校 法学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学科体系的调整,许多工程院校纷纷开设法学教育,招收法学本科学生并努力拓展依托自身优势的法学交叉学科。这也为法学资料建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同样也面临着此类问题。经过我们积极的努力在此方面也积累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并且为进一步发展此种模式下的法学教育作了一些尝试。 一、工程类学校发展法学教育的边缘性 (一)工科法学院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 在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基础上,我国出现了很多单一学科的学校,其中以工程、财经、政法为主。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以及院校合并的结果,许多学校都纷纷发展其他学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面向教育市场,对自己的学科发展定位做出了重新的调整,以适应未来全球竞争环境和国家用人环境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逐渐试图将其定位在一所从以航空航天专业为主的单科性学院发展成为一所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以工为主,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工程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从2001年7月到2002年7月正式组建完成,目前已有硕士点一个、本科法学专业教研室三个,学院突出知识产权和航空与外层空间法律的教学和研究。学院的外层空间法研究所于2000年7月成立后,得到外交部和国防科工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国防科工委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与欧盟和俄罗斯的空间法研究机构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就形成学院自身学科建设的特点,也为进一步的法学教育和资料建设的发展确定了方向。 (二)工程院校法学教育的思路探索 从北航法学教育的发展来看,工程类学校发展法学教育和综合类学校以及政法类学校发展的最大不同即在于都强调了学校背景和法学教育的交叉性与边缘性。一方面,工程院校发展法学教育的基础薄弱,资料和师资力量与传统的学校相比相差很多,但是它的优势在于工程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互相补充。学生不仅能获得人文社会资源,同时能获得相应的技术知识。因此,在培养学生法学理论基础的同时强调所依托学校的特色,发展适应自己的边缘法学学科,服务于国家建设是此类学校学科设置上的特点。同其他原有综合类院校法学院系和政法院系相比,面对同类院校普遍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资料短缺和发展空间的限制这些特点和问题,北航法学院贯彻两个坚持:即坚持根据法学专业特点和要求,并结合北航育人环境及优势,制订具有北航特色的、突出文理兼修的培养方案;坚持依托北航工科优势,兼顾工程类学校发展中特色教育和法学教育,培养法学素质和工程背景兼得的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除修完教育部要求的14门核心课程以及基本的法学课程设计之外,特别开设一些工程基础课程、管理科学、经济学和理学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子学以及机械基础、航空航天基础等,在此基础上由外层空间法研究所开设航空法、外层空间法和科技法等多种结合本校法学建设特色的课程。通过一系列的培养规划,试图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又具有理工科知识背景和较好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使学生毕业后可到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工作和相关管理工作,特别是能够面向航空航天等科技型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在学科设置和开设顺序,教师的配置和资源的供给等方面积累的经验来看,也充分证明了工程院校发展法学教育的这一思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工科学校法学资料建设的现状与未来规划 (一)工科学校法学教育中资料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所面临的竞争是来自多方面的,其中必定有着来自教育产业方面的竞争,因此如何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是摆在每一所法学院面前的主要问题。立足国内的现有资源,面向国内的现有问题,借助世界的先进做法,着眼世界的未来竞争是法学教育在现阶段必须清醒认识到的问题。一方面,我们的法学教育不是为了单纯学习西方而进行改革,更主要的是因为我们要立足解决我国自己的问题。在这种前提下,单纯的发展已有的学科,建设已有学科的资源显然不是出于发展阶段的法学资料建设的思想。所以我们制定了服务教学,突出特色,自力更生和加强合作的基本立足点。因此,这一方针也具体的体现在资料建设的过程中。法学院建立伊始就面临着有关机构进行的教学评估和法学院师生法学资料查阅急需的问题,于是资料室的建设成为工作的一大重点。从2002年10月资料室正式组建以来经过多方努力,本着保证教学、服务师生的原则,在资料建设方面围绕以下工作展开: 1、争取资金。发展图书资料更多的需要资金投入,在法学院建立以来强调更多地投入资金建设自己的资料建设,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已有的资料在建院后并没有实现交接。加之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和资金主要投入方向的限制,客观上阻碍法学院的资料建设,所以资金的争取一直被当作首要任务。经过近一年的建设,法学院图书资料室从无到有,现已拥有图书千册,期刊近五十种,并且还拥有外文图书和港澳台版图书。 2、专业书籍的收集和整理。北航的航空航天学科资源非常丰富,而航空与外层空间法作为我院建设的重点之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成为工作的一大重点。所以北航图书馆成为学院资料室依托的强大后盾资源。北航图书馆是中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的成员单位,近几年来,除印刷资源外,图书馆还加强了电子文献资料的收藏,引进了相当数量的中外文网络和光盘数据库。资料类型覆盖期刊、报告、图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同时健全电子查询手段,充分实现网上资源的有效及时利用。法学院资料室为了解决在网上资源查询难的问题,购买了计算机,并且安装了网络,与图书馆联网,保证师生能以尽快的时间了解最新的法制和相关信息。北航图书馆在此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如航空航天文献数据库(AEROSPACE & HIGH TECHNOLOGY)、航空航天学会论文数据库(AIAA)、美国政府报告数据库(NTIS )、 工程索引(Ei Village )、计算机和信息系统数据库(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YSTEMS)、科学文献数据库(INPEC)、经济、社会科学类电子期刊数据库(EBSCO)、科技电子期刊数据库(ELSEVIER)、美国学位论文数据库(PQDD)、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等。同时图书馆注意加强馆际间的资源共建共享,与"国家科技文献中心"、全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心等都建立有联系,以补充其馆藏资源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北航图书馆还发展了很多本地数据库,如:航天文献数据库、航天事实数据库等;同时其它院系的资料室也存在一些零散的涉及航空与外层空间的法学资料。这些资料为未来的北航空间法学学科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积极拓展和其他学校和院系的交流。参考国外的学科资料建设发展模式和国内兄弟院校的先进做法,我们在学科建设中突出了精、专的特色。同时和其他院校也积极开展合作。一方面,试图解决由于资料的数量和资金的问题带来的在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较大的满足专业发展方向的要求。通过积极的努力和其他内地高校的支持,现在正准备开展在北京地区几所著名法学院法律图书馆之间开展合作。同时也积极开展同港澳台等地高校建立良好的资料交流关系。现已收存了台湾地区的主要政法院系的学术论文集。 4、未来的发展规划。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和在实践中的摸索,我们确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在三年之内,图书数量基本满足教学要求,并能服务一般的科研需要,使航空与外层空间法律文献的整理和收集初具规模,在国内建立较有特色的专业法律图书馆。 三、馆电子资源的建设规划 (一)建立本系数据资源 经过几年的建设,我院积累了一批资料,如:教师发表论文和毕业生毕业论文都是宝贵的资料,因此我们已经着手收集本院的这一部分论文,同时建立全国法学类学位论文的目录索引库,方便查询。采用Lotus Nots5. 0 作为开发工具,将我院目前的教师资料收集入库,涵盖的字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党派、技术职称、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从事专业领域、联系方式和专业简历与主要成就等。用户可从浏览器终端通过专业领域、姓名、性别、年代等四个不同途径进行检索查询,目前该数据库中的前期资料准备阶段已经完成。同时正在进行筹建航空与外层空间法律数据库项目的论证,准备整合现有资源和各系资料室中的相关资源,实现此领域法律资源的集成化。 (二)利用校图资源,引进数据库 近一两年来,我国很多大学都积极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法学数据库,结合北航现有资源,我们主要依托北航图书馆利用"211"工程建设、世行贷款等项目正在积极的引入数据库资源。但是目前还主要依托综合性数据库,如Elsevier、 kluwer等,因此我们也将结合其它学科如管理、经济、航空航天类的数据库引进共享资源。同时,力争在三年之内引进部分国外数据库资源。 (三)建立法规数据库 建院以来,我馆已经同多家公司洽谈了引进法律法规数据库的事宜,力争在年末明年初引进一套可升级更新版的法规数据库,实现国内法规数据实时更新,并准备建立国内仅有的世界航空与外层空间法律数据库。 (四)本地网络和电脑化 鉴于北航本地网络的发展状况,为方便教师和学生查询资料的需要,法学院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先后引进4台微机,同时开通数个IP地址和接口供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可同时满足10人查询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科建设的要求和学生数量增长的需要,现已争取学校资金和通过合作的形式准备进一步引进资金建设电子资源和提升法学院的网络化。 四、几点想法 正如前面多提到的北航法学教育的发展尚处于初创阶段,从师资到资金以及资料建设方面,都有很多的问题尚待解决。在一方面整合原有北航资源,建设数据化资源以及充实印刷型资源,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和其他兄弟院校开展合作,包括参访其他学校、邀请参观交流、数据库的共享与合作建设、馆际之间互借、开放目录等形式。这些模式的探索也将作为我们在实践中的具体研究问题。 (一)法学资料建设必须面向世界 法学教育的发展正在努力的和世界先进的国家实现接轨,法学资料建设如何更进一步的满足其发展,并且作为一门专业在中国形成,是目前摆在不仅是传统的法学院系同时也是摆在新兴法学院系面前的共同问题。传统的认识仅仅考虑到法学资料建设的服务功能,而对于从人员、设备、服务、管理等等方面如何实现学科化,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而在国外的实践看来,很多国家的实践中已经产生了理论化,这是在国家进一步实现开放的基础上对于未来发展法学图书馆学这一交叉学科的必然要求。所以,不仅法学教育将面向世界,法学图书馆也必将是面向全世界的。 (二)专业法学图书馆的建设是趋势 我国大多数的法学院系的发展已经证明,除了少数历史悠久(也不过100年的历史而已)之外,大多数的法学院的资料建设和积累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资料的流失和保存的手段落后更是加重了这一状况。在此基础上,建设统一的法学图书馆联盟,在各学院现有的实力上突出特点,以地区为基础建设风格不同的按照学科分类的法学图书馆,不仅能够集中现有的财力和物力,同时也能打破学校的天然划分所带来的不必要的屏障,使得学生能够在本地区或者借助未来的网络技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共享。这样更能够实现法学图书馆的作用,并有利于全国法学图书资料建设的发展。 (三)工科院校的自身特点才是优势 工科院校的法学院系到目前为止,还处于初创的阶段。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来进行重复性建设,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因为每个学校的投资到现在为止还主要是依赖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的。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有赖于前面所说的法学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各个院校真正意识到自身的发展优势和法学的发展目标定位。确立了某一学科为主的定位,抓住这一学科进行建设才能够取得成绩,法学图书馆的建设也是同样的原理。 (四)传统的媒介和现代网络文化的对比 传统的以印刷型媒介为主的图书资料模式向现代的网络资料库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一方面是阅览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对于图书馆学和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变化。这一过程中不仅强调资料的更新,如何更好的在读者和资料之间进行沟通,是摆在法学图书馆和馆员面前的重大问题。减少研究者的搜索视野,增加有效可读信息的数量,是培训图书馆管理者的一大任务。 (本文投稿时间2004年1月,曾在2003年11月第三届北京高校法律信息分会年会上 作为发言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