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图书馆 法学文献与检索 政府信息公开 法律图书馆导航 法律法学网导航
法律信息资源
法律信息服务
数字信息检索
数字技术发展
专业网站建设
澳门法律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信息研究 > 专业网站建设
专业网站建设
暂无下载资料

 安康市两级人民法院网络建设工作回眸
            周建明 点击量:5121
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
    
 
     近几年来,我市法院按照《人民法院专网建设技术方案》的要求,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把建立高效、协调、规范的网络工作机制,作为提高审判工作质量和效率、展示人民法院审判能力和外在形象的系统工程来抓。中院党组以科技强院为动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加强对网络建设的领导,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以干克难”的原则,努力克服我市经济落后、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推进全市两级法院信息网络建设。经过长达五年的扎实工作,基本实现了全市两级法院“三级网络”建设目标,谱写了一曲科技强院,开拓奋进的新乐章。
 
艰辛的足迹
     我市两级法院局域网建设和人民法院审判管理软件的运用。2001年开始起步,仅有市中院、汉滨区、镇坪县三个单位尝试运作。到2005年3月,全市两级法院网络建设形成规模,在全省法院率先完成“三级网络”建设任务。
     我市两级法院网络建设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尝试阶段。2001年中院陈厚培院长就着手于全市法院审判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思想准备工作。他亲自带领5个基层法院院长远赴大连实地考察,取得了实际经验和相关资料,也增加了各基层法院院长在安康这个贫困地区进行网络建设的信心。二是局域网的建设和初级应用阶段。从2002年到2003年,在中院带动下,汲取了中院和汉滨、镇坪法院的经验,岚皋、汉阴、石泉县等法院陆续投入局域网建设。各单位之间加强了经验交流和互相学习,先后建起了自己的局域网。岚皋县法院还多次赴外地考察学习,并自主开发研制了一套审判管理软件。2003年5月中院在岚皋县法院召开了全市法院审判管理软件暨网络建设现场会。会上,冯康副院长回顾总结了先行法院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并就加大审判管理软件的应用和局域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省法院原副院长杨治平出席会议,对岚皋县法院所作出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省人大副主任王发荣、省法院院长赵郭海、副院长宋凌龙和省财政厅政法处李春龙处长,先后来我市法院视察网络建设情况。省法院司法行政装备处杨光副处长、通信科霍国强科长多次来我市法院检查指导网络建设,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三是“三级网络”全面建设接段。  
    2004年5月开始,新任中院常务副院长周建明同志,着力狠抓网络建设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制定了全市法院“三级网络”连网技术方案,与安康市广电有限公司和大连理工大学分别签订了《100mpb光缆线路租用协议》和《人民法院审判管理软件使用协议》,组织召开了全市法院网络建设工作会议,夯实了网络建设的任务,划定了时间表,加快了全市网络建设的步伐。目前,全市两级人民法院拥有传输能力100mPb政法光缆和租用广电光缆传输线路两条,专业服务器12台、电脑325台、交换机27台,打印机78台、一体机11台、扫描仪5台、投影仪1台、西安交大捷谱3000硬件防火墙1个、大连理工大学人民法院审判管理软件10套、其他数码相机、摄影机等一批网络配套技术设备。全市法院投入网络建设资金累计达三百余万元。各县区法院的局域网于2004年12月底全部建成投入使用,2005年3月顺利完成全市法院“三级网络”建设任务。我市两级法院共搭建内部办公和对外宣传两个信息平台,统一注册了网络实名和两级域名,既满足了网络化办公需要,又开辟了信息交流和对外宣传网络平台。市中院、汉滨区法院共投资六十余万元设立了大型电子显示屏和监控设备,逐步向建设智能型审判大厦奋斗。镇坪、汉滨法院投资六万余元为10个人民法庭安装了远程电子签章系统,旬阳法院实现了无线网络技术。网络的具大功能极大地提高了人民法院的办案质量和效率。
 
    成功的实践
     一项新的技术的运用总是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一个过程。搞信息网络化建设也不例外,对此,安康中院在建设中充分预计到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他们以强硬的措施力克重重困难,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超常的胆识和勇气,他们的做法是:
    增强科技意识,切实加强领导,全力推进信息网络化建设。中院党组在网络建设的总体思路上,眼光长远,立足现实,工作决策具有前赡性,一开始就提出了以网络信息技术服务审判工作的总目标,党组带头转变观念,增强科技意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两级法院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建设方案的选定和相关技术问题的调查研究,全市法院先后两次召开由基层法院院长参加的网络建设工作会议,第一次是陈厚培院长主持,在岚皋县法院召开的现场会,对于统一思想、定下决心、及早展开全市法院网络建设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第二次是周建明常务副院长主持,在中院召开的“三级联网”工作会,统筹规划,明确任务,采取措施,对加快全市法院网络建设进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中院主要领导的真抓实干,极大调动了全市法院网络建设的积极性,各基层法院院长加强了网络建设的检查督促,协调各相关部门,出主意、筹资金,保证了基层法院网络建设任务的完成。
     加强调研,合理选定建设方案,开拓网络资源和应用能力。信息网络建设对于贫困落后的安康是一项艰难而又全新的实践活动。陈厚培院长先后两次带领县区法院院长和中院相关庭室领导赴大连、山东、湖北等法院实地考察,各县区法院通过互联网查阅外地法院经验,并与山东、北京、大连等地法院建立联系,学习交流网络建设的情况和做法。在此基础上,中院结合本地实际及现有可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信息网络建设方案:组建市县区两级法院局域网,统一配置法院管理系统和软件,搭建办公和宣传平台,最终实现“内外分离”、“三级联网”。
广拓渠道,竭尽全力加大网络建设经费投入。建设初期,市县区法院都面临着经费紧张的困难。两级法院不等不靠,在充分挖掘已有设备、技术潜能的基础上,进行扩容改造,积极与有关计算机设备经销商、软件开发商进行交流,本着节俭实用的原则,确定技术方案,以先建设后分期付款方式集中财力购置网络关键设备。同时,积极与地方政府协调,争取各县区财政支持。并充分利用全国法院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契机,从省高院争取支援,利用省法院“以奖代补”的政策,加快建设进度,以实际行动争取奖励资金的落实到位。
 
    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注重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办公信息化水平。2002年底中院建立了信息网络中心,抽调两名精通计算机应用操作的同志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网络管理和县区法院网管员的技术培训。网管中心立足实际,在各单位都缺乏网络专门人才的情况下,注重加大培训力度,专门请电脑公司和大工软件公司的专业人员对广大干警进行培训,努力提高干警的信息化素质。中院还从相关庭室挑选出一批微机技能较高的干警作为本院的网络管理专业人员,并对各县区的网络专管人员通过现场解疑、实地操作,强化传授有关知识。平时根据各基层院进展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及时组织网络管理人员培训,增进网管员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再通过他们的“传、帮、带”,促使全体法官干警熟练掌握局域网操作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软件的使用,促进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丰硕的收获
     通过网络建设,大大开阔了两级法院干警的眼界,体验到现代科技对审判工作的极大推动力,锻炼和培养一批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专业人才,特别是积累了人民法院信息网络建设的成功经验,把贫困山区法院大多数法官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综观他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条值得借鉴的经验:
领导重视,目标明确,夯实责任是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关键。法院信息网络建设,要以审判流程管理为中心,以审判信息及法院其他工作信息为重点,构建统一的信息化网络。因此,中院紧密结合审判工作的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实际,本着高效、实用的原则,有计划、有重点、积极稳妥的推进信息网络建设。从中院到各县区法院均明确了责任庭室和责任人,落实了建设目标、内容和标准,并由中院组织,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掌握建设情况、解决各种问题,稳步推进信息网络建设工作。
统筹规划,争取财源,加大投入是信息网络化建设的保证。由于安康地区存在着贫困落后的实际现状,而信息建设急需大笔的资金投入,中院领导一再强调,目光宜长远,提高审判质量,信息建设是必由之路。各单位在发展规划上要摆正网络信息建设的位置,主动向地方政府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充分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挖掘可利用资源,确保了局域网的普及应用及广域网的成功链接。
建章立制,加强管理,畅通信息是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重点。局域网信息通道建成以后,既要充分地、强制性地利用起来,又要保证安全使用和按规程操作,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两级法院均制定了切合其实际的规章制度,规范了网络案件信息和政务信息的录入、系统使用权限、信息安全方面的管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管理办法,规范广域网接入的数据要求,包括网络结构、安全措施、应用软件、内部网站、视频系统、传输管理、网络维护等。健全的规章制度,确保了网络化办公的畅通运行。
立足实际,加强培训,提高效率是信息网络化建设的目标。在网络建设的过程中,两级法院的领导非常重视专门技术骨干的选拔和培训,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请专业人员集中授课,送出去参加专业培训。中院信息中心多渠道组织网络专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并把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基础培训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分专题地提高干警对信息网络的使用技能。为了防止重建设、轻应用、轻管理的倾向,两级法院的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运用计算机网络知识,要求干警在审判流程及其他信息管理方面必须实行网络化办公,甚至把此项任务作为一个考核标准;鼓励干警积极参加各种远程教育,利用网络听课和上机实践,使干警亲身体验到网络的高效性和实用性,以此促进了实际应用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困难的启示
启示一:缺乏资金,是网络建设的首要障碍。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高效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足够的建设经费作保证。其所涉及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购置。而地方两级财政的紧张状况,使信息化建设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多数法院不能保证每个办公室都配备电脑。大部分基层法院无财力配置应有的设备,更无力购置和安装电子公示和电子签章系统。现有的设备和装置,有很多都是靠赊欠,致使法院背上很重的外债,即使有心继续完善网络建设,也苦于财力不足、负债难行。而实现人民法庭与院机关的联网,更是存在巨大资金缺口。现我市绝大多数人民法庭审理的案件无法及时与院机关汇总,仍处于非微机化管理的状况,使流程管理网络化无法彻底实现,仍然需要上级法院在财力上给予大力的倾斜。
启示二:缺乏人才,使信息化建设力不从心。我市法院系统严重缺乏信息管理和系统维护人才,对于这门科技含量要求很高的综合技术,往往显得有些束手无策。大部分法院虽已安装管理软件和完成网络链接工作,但内、外网主页信息录入工作比较艰巨,很难得心应手地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作用。影响了信息化工程的深化建设和有效使用。而内、外网的安全分离使用,也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操作,否则会有审判机密泄露的危险,这就对网络专管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很大一部分法官干警平时接触微机较少,网络应用不够熟练,还依赖于以前的传统做法,给内网流程管理系统的正常运作带来一定障碍,难以实现流程运作的高效性。
启示三:观念滞后,是信息网络建设的思想阻力。部分干警在思想观念中存在着只需懂法就足以胜任审判工作的偏见,对工作信息化的了解仅限于打字、上因特网。有些老同志认为年龄大了,再从头开始学习这种新技能,压力大而成效慢,有懈怠思想。有些庭室则因为配置不够,几人共用一台电脑,有的人便有了依赖他人的理由。总之,由于一些滞后的观念,有些人未真正意识到网络化办公对审判工作的意义,使得高科技不能够发挥它应有的效能。
        
        
      首都法学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CAFLL)
      国家图书馆       美国法律图书馆学会(AALL)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       国际法律图书馆协会(IALL)       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电话:010-82668266-152 传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页 | 联系我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