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图书馆 法学文献与检索 政府信息公开 法律图书馆导航 法律法学网导航
法律史料文献
中外法学文献
法学文献整理与利用
文献检索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文献与检索 > 中外法学文献
中外法学文献
暂无下载资料

 构成法制报刊品质的六要素
            王峻荣 点击量:4276
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
本文从宏观角度探讨法制报刊品质的构成要素及其提高方法。法制报刊品质的构成要素包括政治要紊、事实真实要素、法律文化要素、人文精神要素、艺术表达要素和编挥技巧要素等六大基本要素。要素含童越多,则法制报刊的品质越高。
【关键字】
法制报刊 品质 要素
    

  法制报刊从它诞生时起,就以探讨法律问题,关注社会民生,弘扬正气,针贬时弊,普法宣传为己任,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少数法制报刊受经济利益驱动,追求所谓“卖点”,竭力渲染凶杀、暴力和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给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防止精神污染,法制报刊就应当具有较高的品质。本文就法制报刊品质的构成要素作一些探讨。本文所说的法制报刊,指法学理论刊物之外的其他以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报刊,也包括综合性报刊中的法制版或法制栏目。

  一、正确的政治导向是法制报刊品质的根本保障

  1、坚持政治家办法制报刊的基本原则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报社的同志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对所有报刊社包括法制报刊社的要求。法制报刊政策性很强,更要坚持政治家办法制报刊的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刊,就是要求采编人员,特别是报刊负责人要有政治家的立场、胸怀和远见卓识,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极强的社会责任感,要能够从政治上总揽全局,抓住事物的要害,使法制新闻宣传紧密配合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为全党和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只有这样,法制报刊的品质才会有政治上的保障。

  2、弘扬主旋律,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

  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法制报刊尤为重要。法制报刊较其他报刊而言,披露的社会消极面更多、更集中。法制报刊的社会责任就是扶正祛邪,惩恶扬善,宣法普法,实施舆论监督。

  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现实情况和新闻工作的主要任务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锐意进取,发愤图强,使我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被地的变化,成就是显著的、巨大的。当然,在社会变革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贪污腐败,社会治安不良,犯罪率上升等,但这些不代表社会的主流和本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得到解决。因此,要求法制报刊以正面宣传为主,不仅符合我国社会的现实情况,而且也符合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

  3、自觉遵守宣传纪律

  遵守宜传纪律是法制报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保证。法制新闻涉及公、检、法、司等机关,是机密性比较强、群众比较关注的一类新闻,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什么时候报道,怎样报道,报道到什么程度等,都要考虑到宣传纪律和社会效果。尤其是在大案要案的报道中更要遵守宣传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否则,就会增加办案困难,影响公正裁判,误导社会舆论,造成严重后果。

  二、事实真实是法制报刊品质的生命

  法制报刊品质的生命内核就是真实。法制报道只有事实真实,评论客观公正,才能取信于民,从而获得较高的公信力。公信力越高,法制报刊就越容易受到读者的信任,宣传就越能取得更大的效果。

  三、法治理念是法制报刊品质的灵魂

  1、宣传依法治国,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

  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治国方略。法制报刊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专业报刊,担负着宜传法治、普及法律知识、推动以法治国进程的历史重任。因此,法制报刊要以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办报办刊的根本宗旨,大力宣传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与公平、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等法治理念,树立和维护法律的绝对权威。法制报刊应当关注法制热点、难点问题,剖析案例,阐释法律,宣传法治,教育群众,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治理念,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与此同时,法制报刊还应当开展舆论监督,揭露各种违法犯罪,批评有悖于社__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种种社会不良现象,主持公道,弘扬正气,维护法律权威,维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法制报刊要有较为深刻丰富的法理内洒和法律知识

  目前,有的法制报刊品质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案例报道缺乏必要的法理内涵和理性思辩。案例报道是宣传法治的一种形式,它是以法制故事教育人,誓示人,引导人们学法守法用法。在案例报道中除了不渲染、不夸饰、不描述某些犯罪情节和犯罪方法外,还要在叙述案例的同时,辅之以言论引导,通过“编者按”、“编后”、“短评”等多种形式,分析原因,阐释法理,以案说法,增大法理内涵和法律知识的含量,克服案例报道中只见案情不见法律的通病,使案例报道更好地为普法宣传服务,使读者从案例剖析中明白什么是违法犯罪,怎样叫依法办事,从而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3、法制报刊要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做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法治观念强,学法守法,正确使用法律是法制报刊品质的又一个重要表现。有的法制报刊发表文章公然诽谤、侮辱他人,或者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和著作权等,有的报道中弄错法律术语概念等,这样的法制报刊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作有品质的报刊。法制报刊较其他报刊,更应增强法治观念,做学法守法的模范。

  四、深厚的人文精神是法制报刊品质的坚实基础

  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多方面的,对法制报刊来说,人文精神主要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1、对步法的事件、人物和问题进行宏观观照和哲理思辫法制报刊报道的人、事和问题,常常是以个案的形式出现的,其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法制报刊的编辑和作者,记者?不应囿于案件本身,就案写案,就事论事,而应把人、事和问题放在社会大背景下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案件,发生该案的社会机理、文化背景是什么,它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报道不仅要引起读者对某一社会现象的关注,更要引起读者对该现象的思考。只有对案例和问题作理性的思考和深入的剖析,揭示其本质,文章才会有穿透力和震撼力。

  2、对法律事件、案件、涉法的人物和问题给予道德评判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事实上,法律都有其明确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在各种观念和价值体系中,道德是支撑法治的最深层、最根本的观念和价值基础,法律和道德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但它们也有矛盾和冲突。法制报刊在举案说法,介绍涉法人物时就不能忽略对其进行道德评判,特别是当某个事件,案件?或行为涉及的道德和法律发生冲突的时候,更要作深刻的剖析。

  3、关注人物命运,挖掘人物思想情感世界法制报刊应当增强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以法律的视角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洞悉他们对法律的诉求,反映他们在法治进程中的现实遭遇及命运,挖掘他们的思想情感世界。在报道执法守法先进事迹或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还要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展示他们的心路历程,剖析其行为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需要注意的是,写先进人物不要拔高,不要写得不食人间烟火;分析犯罪心理要有所选择,不要作自然主义的描写;写被害人应寄予深深的同情,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读者,使读者从中受到教益或警示。

  五、较商的艺术表达技巧和审美价值,是法制报刊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紊

  法制文学、报告文学应当具有较高的艺术表达技巧和审美价值自不待言,即便是案例报道、法制新闻这类实用性很强的文体也应当具有较高的艺术表达技巧,应当给人以美感享受,以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法制报刊如何才能具有较高的艺术表达技巧,从而获得较高的审美价值呢?首先,刊登的文章要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正确、鲜明的主题,立意要高。其次,报道的事实要有典型意义或深刻的社会内涵,要能够解剖麻雀,以点带面,揭示本质,使其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第三,讲究文章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比如,讲究文章的结构,对能够表现主题的材料详写,对犯罪情节作概括叙述,对犯罪方法、手段等略去不写或予以变通表达等等。第四,用词要准确,语言要精练。

  六、较高的编排质量和技巧是法制报刊品质的又一重要因素

  法制报刊的编辑组织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创作活动,它涉及到编辑思想、文稿的选择与配置、标题的制作、版面的结构布局与美化、报道的组织等方方面面。这种编排组织工作的质量越高,就越能凸显每篇文稿的报道价值,给读者以美感享受。

  法制报刊十分注重导向性,导向性既取决于所登载文稿的思想内容,同时也取决于编排结构。高质量的编排结构使好文稿的思想性、导向性更突出,有时还能编辑出文稿本身所不具有的思想性和倾向性。编排结构工作发挥导向作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展示报刊的倾向性来体现。如既可以通过标题的制作和突出的编排来直接体现,也可以通过文章的数量和集中编排、版面位置、字号大小等来间接体现。

  版式设计是编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版式设计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功能:首先,版式设计能够美化版面,使人赏心悦目。其次,它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三,可以体现编辑意图,表达编辑的观点和情感。第四,可以起到导读的作用。正因如此,编辑都花费大量心血,动用一切编辑手段,尽力提高版式设计和制作水平,从而使法制报刊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法制报刊的品质是由政治要素、事实真实要素、法律文化要素、人文精神要素、艺术表达要素和编排报道要素等六大基本要素构成的。要素含量越多、质量越高,则法制报刊的品质越高。

【注释】
原文刊载于《新闻传播研究》2005年第1期。为交流学习现转于此,特此鸣谢!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郑兴东等 《报纸编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首都法学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CAFLL)
      国家图书馆       美国法律图书馆学会(AALL)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       国际法律图书馆协会(IALL)       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电话:010-82668266-152 传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页 | 联系我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