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图书馆 法学文献与检索 政府信息公开 法律图书馆导航 法律法学网导航
法律史料文献
中外法学文献
法学文献整理与利用
文献检索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文献与检索 > 中外法学文献
中外法学文献
暂无下载资料

 1978~1995年的中国法学文献计量分析
            李华 等 点击量:5772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
【摘要】
对于我国法学研究取得的成绩, 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总结和评述。本文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 通过检索人大法学光盘数据库及法律年鉴等工具书, 统计分析了法学文献1978~1995 年间学科总量变化、法学作者生产情况、收录法学文献的期刊载文量分布及法学各部门研究的水平状况。
【关键字】
法学 文献 统计分析
    
一、引言
 
     1978 年,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路线以来, 中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改革开放路线为法学学术研究创造出良好氛围, 法制建设对理论研究形成强大需求, 在这种大背景下, 原本发展滞后的中国法学迅速崛起。经过十多年理论建设, 法学已经由政治学中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学科, 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科学中最引人注目的学科之一。对于法学研究取得的成就, 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总结和评述。然而, 只有以科学计量学指标和定量数据揭示的法学研究状况, 才能真正揭示法学的理论繁荣。为此, 我们在中华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下, 利用近年来出版的大型中文机读数据库, 辅以国际联机检索和对年鉴等工具书的手工检索, 对十多年来的中国法学文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统计分析, 并以此数据来说明中国法学的理论现状。本文用到的评价指标, 均为科学计量学一般指标。
 
二、法学文献的增长模式
 
     毫无疑问, 过去十多年里中国法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能表现理论进步最直接的数据, 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 科学文献数量的增长。为了从总体上把握过去十多年法学文献的增长情况, 我们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报刊资料索引1978~1995 年》( 新北成公司光盘版, 下称《索引》) 为信息源, 按年度统计了法学文献的变化。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表中, 1978 年法学文献仅有7 篇, 这是该索引当时没有为法学设立独立的类目所致。
 
表1  法学文献年度分布
年份
文献量
年份
文献量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7
570
534
1085
1651
1911
2268
2506
201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3201
3442
3145
3822
4124
4868
4743
4651
4672
 
     这虽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当时法学的数量规模, 但它却从文献分类学的角度说明, 经历十年动乱, 至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法学只是中国社会科学中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学科。
 
     从1979 年起, 改革开放和法制化建设导致法学研究的论文高速增长。《索引》中的文献收录量以大约5 年翻一番的速度, 从70 年代后期500 多篇/ 年达到了90 年代的4000 多篇/ 年。这一增长速度, 远远高出社会科学文献的平均增长速度。
 
     稍稍有些令人意外的是, 尽管法学文献的增长很快, 但其增长模型, 是线性增长模型, 而非指数增长模型。利用回归分析和统计检验方法可以看到, 法学文献的年度分布与一个线性模型非常吻合, 而与指数模型却有较大差异。科学学中大量数据表明, 一个新兴的学科( 或处在恢复阶段的学科) 在其起步之初, 其文献增长模型往往表现为后劲十足的指数增长型。法学文献的线性增长说明了法学文献增长后劲不足。一般而言, 它能够说明法学理论研究的后劲不足。这一现象, 值得法学研究理论界注意。
 
三、法学文献的总量结构
 
     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是学科的应用性比以往大大增强。科学学家丹尼尔·贝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社会科学》一书中, 对社会科学的这一世界性趋势有过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1] 。社会科学的应用性趋势的特征表现在学科结构上, 是一批具有应用性的学科, 也即能够直接帮助社会决策活动或帮助社会生活的学科, 如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在社会科学中所占比重上升。以文献量作衡量学科比重的指标。据我们对一些国外社会科学数据库检索的结果,美国信息科学研究所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SCI )中文献量排前6 名的学科依次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史学、法学( 占总文献量6. 83%) , 只有排第5 名的史学不是应用性学科。UnCover 的数据库中, 排前6名的学科依次为经济学、史学、法学( 占总文献量12.2%) 、文学、社会学、教育学, 只有排第2的史学和排第4 的文学不是应用性学科。这些文献数据,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现代社会科学的学科结构。
 
     改革开放前, 由于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处于一种畸形发展的状况。表现在学科结构上, 是能为社会决策提供思想和方案的应用性学科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而远离社会生活和决策的文、史、哲等学科在社会科学中所占比重过大。“文革”中大部分社会科学学科处于瘫痪状况, 而被当作极左路线工具的文、史、哲却很显眼。直到1978 年, 在《索引》可统计的16 个社会科学学科( 根据国家标准学科代码中确定的一级学科统计) 中, 法学文献的排名还仅为第12名, 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所占比例不到0.1%。
 
表2 法学文献排名及百分比
 
年份
排名
%
年份
排名
%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2
9
9
9
9
9
8
9
8
0. 1
2.9
2. 4
1. 8
2. 3
2. 1
2. 4
2. 6
2. 7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8
8
8
7
8
7
7
8
6
3.3
4.0
4. 3
5. 1
4. 3
4. 6
4. 3
4. 2
5. 0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为中国社会科学的改革创造了良机, 应用性学科迅速发展, 它们在中国社会科学中的排名和所占比重也随之大幅上升。法学更是如此。1979~1983 年间, 法学文献量在社会科学中排名上升到第9, 所占比重达到2%左右; 1984 年排名上升到第8, 比重也逐年上升; 1986 年以后排名一直稳居前8 名; 1990 年排名升至第7 名, 文献量所占比重达到了5. 1%。
 
     法学文献在社会科学文献中排名前移和所占比重上升, 说明了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繁荣的大背景下, 法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尽管1978 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文献量增长极其迅速, 法学文献的增长速度仍超过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平均发展速度。法学等应用性学科的迅速发展, 从整体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学科结构, 使中国社会科学向现代社会科学所具有的学科结构迈进了一步。当然, 与国际上一般水平相比, 中国法学的学科规模仍显得太小, 进一步发展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四、法学文献的作者分布
 
     法学的繁荣离不开法学家的辛勤耕耘。为了解法学研究者生产法学文献的“产量”,我们统计了《索引》的作者数据。根据国际惯例, 对多作者文献只取第一作者统计。因为《索引》对其收入的文献有一定选择,同时也存在不区分同名作者、有某些录入错误等问题, 此处统计的发文量与实际发文量可能存在微小差别。
 
     据统计, 1978~1995 年间, 发表过法学文献的作者人数共有21574 人。其中, 发表过1 篇文章的为14267 人, 发表过2 篇文章的为3150 人, 发表过3 篇文章的为1401 人,…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法学文献的作者分布
发文量
人数
发文量
人数
发文量
人数
发文量
人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4267
3150
1401
776
446
299
230
163
129
116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3
78
48
45
40
30
35
15
21
16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7
18
12
13
9
5
8
12
4
6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39 篇
4
7
5
3
4
5
4
3
2
34
 
     经过统计和检验, 法学文献的作者分布基本服从洛特卡定律: Y= C/ X2。式中: Y 为写了X 篇文章的人数与所有作者人数的百分比; C 为常数, 约等于0. 6。洛特卡定律是自然科学尤其是经典学科( 如物理学) 的作者分布规律, 法学文献的作者分布服从该定律, 表明中国法学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硬科学”的特征。
 
    1978~1995 年间, 发文量最多的法学家( 或法律工作者, 下同) 是赵秉志, 共发表法学文献127 篇; 其次是陈兴良, 发文89 篇; 发文超过50 篇的法学家还有康树华、王河、张友渔、杨海坤、王叔文、吴大英、李步云、俞梅荪、倪正茂、郑成思、杨立新、陈泉生、何秉松、梁慧星、孙国华等15 人; 发文量40 篇以上的34名法学家列于“表4”,他们是法学领域的最高产作者。
 
 
 
表4 中国高产法学家一览
 
作者姓名
发文量
作者姓名
发文量
作者姓名
发文量
赵秉志
陈兴良
康树华
王 河
张友渔
杨海坤
王叔文
吴大英
李步云
俞梅荪
倪正茂
郑成思
127
89
75
69
68
66
58
57
54
53
52
52
杨立新
陈泉生
何秉松
梁慧星
孙国华
高铭暄
刘 瀚
许崇德
谢次昌
公丕祥
郭道晖
王希仁
51
50
50
50
50
49
48
48
46
45
45
45
张明楷
张晋藩
郁忠民
沈宗灵
崔 敏
史浩明
谢邦宇
李光灿
王利明
张文显
 
 
45
44
43
42
41
41
41
40
40
40
 
 
 
     科学学中测评科学家的学术水平, 除了看他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多少外, 还要看他科研成果的质量。科学计量学用来定量测评科研成果质量的指标, 有文献被别人引用的频率( 即被引率指标) , 文献被重要检索刊物收录的数量( 即被摘率指标) , 等等。由于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界至今没有形成类似自然科学学术研究的引用规范, 法学文献的引文数量少且引用行为不规范, 法学引文数据暂时无法用作评定法学文献质量的指标。为此, 我们统计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目录索引( 1978~1994) 》( 新北成光盘版) 的作者数据。该《索引》收录的是《复印报刊资料》所复印报道过的文章。《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刊物在我国社会科学界颇有影响, 被其复印报道的文章一般被认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或资料价值。因而, 这一数据可与被摘率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法学家的科研成果的质量。“表5”列举了依据这一检索工具统计的高被摘率法学家。
 
表5。中国高被摘率法学家一览
作者姓名
收录量
作者姓名
收录量
作者姓名
收录量
* 杨海坤
* 张友渔
* 赵秉志
* 吴大英
* 高铭暄
王保树
* 俞梅荪
* 公丕祥
* 陈兴良
* 张晋藩
* 王叔文
36
36
32
27
27
23
23
21
20
20
20
* 王利明
* 谢次昌
* 倪正茂
 翁其银
* 许崇德
* 李步云
* 李光灿
* 何秉松
 段立文
 顾 明
* 郭道晖
18
18
18
17
16
16
16
16
15
15
15
* 刘 瀚
* 孙国华
 肖蔚云
* 张文显
 马荣杰
* 梁慧星
 张光博
* 沈宗灵
 陶希晋
 王桂五
* 王 河
15
15
14
14
14
13
13
13
13
13
13
 
表中, 姓名前加* 号者为高产与高被摘率两个表均上榜者, 这24名法学家可认为是中国法学研究的核心作者。“表5”中名列前茅的作者几乎都在核心作者之列, 只有王保树被摘用文章达23 篇, 而发文量不足40 篇。考虑其如此高的被摘率, 也可将其列入法学核心作者。
 
五、法学报刊分布
 
     报刊是学术成果的主要编辑生产单位。在文献管理部门, 如图书馆或情报所, 订购一种报刊的定量指标主要是看该报刊刊登某一学科的学术文献的数量,刊登某一学科文献最多的若干种报刊, 被称之为核心期刊。根据文献学家布拉德福的文献分散定律, 一个学科为数不多的一批核心期刊, 就能包含该学科相当一批相关论文。这批核心期刊是文献管理部门必须收藏的, 也是专业人员需要经常阅读的。了解法学核心期刊, 对法学研究者掌握文献信息源、提高阅读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表6 法学中文核心报刊一览
序号
刊名      篇数      累计载文量
序号
刊名           篇数    累计载文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人民日报    3112        3112
法学        2358        5470
中国法制报  2343        7813
法制日报    1840        9653
法学研究    1474        11127
法学杂志    1358        12485
中国法学    1134        13619
法学评论    1120        14739
法学与实践  1073        15812
政治与法律  1052        16864
现代法学    1021        17885
政法论坛    886         18771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法学译丛        882      19653
河北法学        837      20490
光明日报        781      21271
经济与法        741      22012
经济法制        691      22703
法律科学        688      23391
法学季刊        684      24075
国外法学        671      24746
法律学习与研究  663      25409
中外法学        608      26017
法学天地        606      26623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546      27169
 
     根据我们对《索引》中收入的57410 篇法学文献的统计, 过去十多年中, 发表过法学有关文献的中文报刊共有2111 种, 发文量超过500 篇的报刊列于“表6”。其中, 《人民日报》、《法学》、《中国法制报》、《法制日报》、《法学研究》、《法学杂志》、《中国法学》、《法学评论》、《法学与实践》、《政治与法律》、《现代法学》等11 种报刊刊载法学文献数量均超过1000 篇, 这11种报刊累计刊载法学文献量达17885 篇, 约占总数的31. 2%。按经典布拉德福定律计算, 这11 种报刊即为中国法学的核心报刊。若采用较为现代的计算方法,取累计载文率50%左右, 则“表6”中列出的24 种报刊均为法学中文核心报刊。它们只占法学中文报刊总数的1. 1%, 载文率却高达47. 3% 。
 
六、法学内各学科分布
 
     为了定量研究中国法学在过去十多年中的结构变化, 我们根据《索引》的主题分类并进行组织, 将法学按8个主题类目进行分年度统计。这8个主题分别为: 法学理论、司法制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其中, 考虑宪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概念性、原则性内容, 故将其归入法学理论类。将法学文献分为8 个学科后, 各学科文献量的年度变化受随机因素的影响, 起伏波动较大。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各分支学科的变化情况, 我们将1979~ 1995 年划分为三个时间段, 各分支学科在不同时间段的文献数量以及它们在该时间段文献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列于“表7”。
 
 
表7。法学各学科时间分布
 
时间区间
法学理论
司法制度
行政法学
民法学
刑法学
诉讼法学
经济法学
国际法学
数量
%
 
%
 
数量
%
 
%
 
数量
%
 
数量
%
 
数量
%
数量
%
1979~
1985
491   
11.6
43
1. 0
639
15.1
2498
58.9
122
2.9
21
0.5
55
1. 3
413
9. 7
 
1986~1989
1749
9. 1
1507
7. 9
2001
10.4
7731
40.3
2298
12.0
986
5.1
2237
11. 7
678
3. 5
 
1990~1995
2254
6. 2
1973
5. 4
5049
13.9
12567
34.7
4593
12.7
2629
7.3
5936
16. 4
1212
3. 3
 
     从表中可以看到, 诉讼法学和经济法学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第三时间段比第一时间段分别增长了14. 6 倍和12. 6 倍。这反映了我国社会从“耻诉”到“求诉”的诉讼观的变化, 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导致法学研究结构的变化。有明显增长的法学领域还有司法制度和刑法学, 分别增长了5. 4 倍和4. 4 倍。从数量看, 民法学文献量仍高居榜首, 但其在整个法学中所占比例已从第一时间段的58. 9 下降到了34. 7。下降幅度很大的学科还有法学理论和国际法。法学研究应立足应用、立足国内, 法制建设起步之初, 搞法学理论和国际法研究的人相对多一些, 以后这两个领域文献数量下降, 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对法学研究的要求。
 
 
【注释】
备注:原载《河北科技图苑》1997年第4期。为交流学习现转于本网,特此鸣谢!
【参考文献】
 
〔1〕D·贝尔著, 范岱年等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1982
        
        
      首都法学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CAFLL)
      国家图书馆       美国法律图书馆学会(AALL)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       国际法律图书馆协会(IALL)       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电话:010-82668266-152 传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页 | 联系我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