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图书馆 法学文献与检索 政府信息公开 法律图书馆导航 法律法学网导航
中外政府出版物
政府信息公开研究
政府信息传播与利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传播与利用
政府信息传播与利用
暂无下载资料

 我国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研究
            李菲等 点击量:4761
长春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摘要】
本文论述了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角色定位,分析了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构建图书馆的政府信息公开实现机制,以便图书馆更好地完成政府信息公开的任务。
【关键字】
图书馆 政府信息公开 机制
    

  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图书馆政府信息收获和服务机制。图书馆作为公众服务获取政府信息的主要通道之一,已经深深根植于西方社会的图书馆文化当中,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我国图书馆的政府信息公开服务还仅仅是刚刚发展,在此过程中不免会遇到难题与挫折,我们应在探索的过程中研究出符合我国特色的新型运作机制,借助国际成功经验,提升图书馆在国家政府职能中的辅助作用,将政府信息公开做得有声有色。

  图书馆历来都被人们视为获取信息与知识的场所。政府信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只有在保证公民自由、方便地获取政府信息的前提下,才能确保政府职能的良性发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我国在2007年4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这样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法治行政又迈进了新的里程,同时代表了图书馆职能的深化。《条例》确保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扩大和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同时也将更有效地展示政府民主、透明、高效的良好形象,加强图书馆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拓宽图书馆的服务领域。

  1·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角色定位

  1·1·图书馆是政府信息的收集者

  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应首先担当起收集政府信息的责任。政府信息的收集是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前提,只有在保证信息资源的基础之上才能论及信息服务。政府信息一般是由政府部门通过官方的渠道传播出来,因此,图书馆应将政府部门作为主要的信息源,定期或不定期地访问政府部门、浏览政府网页,关注新闻。图书馆还可从政府出版物着手,系统地订阅相关的公开出版物。另外,到馆的读者也可以成为信息源。公民是社会的主要成员,虽然他们在信息收集能力方面有所不足,可是群体广大,可以接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将他们作为信息来源者,不失为一种良策。

  1·2·图书馆是政府信息的传播者

  政府信息公开的初衷便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政府政策、规章等,做到行政的透明化、公开化,实现高效行政。不言而喻,图书馆应当竭尽全力地传播政府信息。图书馆可将收集到的政府信息分类编成索引、综述、文摘、小读物或者是剪报,以便读者能迅速定位所想要的信息。还可每天利用电子屏幕定时播放政府政策、规定和主要政府领导的讲话。在政府信息传播方面,还要注意各图书馆之间信息的传播,即信息共享。图书馆间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各图书馆可将本地的政府信息进行组织整理后变成数据库,做到各地区间的政府信息交流畅通无阻。

  1·3·图书馆是政府信息的解读者

  图书馆除了政府信息的收集和传播,还有一点不可忽略的是对政府信息的解读。我们不能保证每位用户都能准确地理解和正确地利用政府信息。为了避免误解政府信息和错误使用政府信息而造成损失的情况,政府信息的解读变得刻不容缓。图书馆应定期地开展政府信息的解读会,让读者知道每则政府信息的缘由、目的、益处与隐患。通过提供参考咨询消除用户的疑惑,通过解读政府信息,向用户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让用户真正从政府信息中受益。

  2·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的优势

  2·1·职能优势

  随着《条例》明文规定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的职能,人们对图书馆更加重视。一直以来图书馆都只是一个中介机构,处于辅导地位,社会对其认识不多,不够重视。但《条例》的颁布使得图书馆界重新燃起生机,法律中的明文规定对于图书馆来说实在难得。这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图书馆,增强社会对图书馆的重视。

  2·2·传统定位优势

  图书馆一直以来被视为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主要场所。人们在获取信息时便会想到图书馆,这是一个

  巨大的定位优势。特别在《条例》的推动下,人们更有意识地到图书馆中获取政府信息,这保证了图书馆的政府信息有了受众,这是较其他信息机构的最大优势。

  2·3·人员优势

  图书馆中的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敏锐度,有着较强的信息检索、组织、加工、存储能力,能够使信息增值,并最终满足用户。在与读者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也能较准确地把握读者心理,满足读者需求。这是图书馆较其他信息机构人员的优势。

  2·4·资源优势

  政府信息并非是孤立的,与其他的社会信息有着深刻的联系,在政府信息的理解上及政府措施的解读上难免不断碰到难题。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合地,有着数量庞大的知识资源,此时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知识资源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掌握政府信息。

  3·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的劣势

  3·1·沟通劣势

  一直以来,人们很少将图书馆与政府部门联系在一起,图书馆与政府之间交流甚少,这种机构间的陌生

  感给图书馆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带来难题。图书馆在承担政府信息公开的任务中难免会遇到障碍,如政府信

  息的获取、更新等等。

  3·2·技术劣势

  当今,图书馆都是以技术为支撑,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人性化服务,要使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有所成效,技术保障必须到位。图书馆在技术上还存在着许多约束,现今许多图书馆的硬件设备都还比较陈旧,特别是县级以下的图书馆,缺乏技术的支持,势必会影响到馆员工作的开展,制约着政府信息服务的效果。

  3·3·服务劣势

  政府信息由于其时效性强、针对性强且分散的特点,要求图书馆在政府信息服务时,应研究出一种不同于其他信息服务的模式,寻求到能使大众快速、便捷获取信息的方法。政府信息的及时传达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应向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这就使得图书馆的陈旧服务模式被迫转型。

  3·4·资源劣势

  从目前来看,在政府信息公开活动中,呈现给公众的信息主要以分散为主,信息内容仅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只是粗糙、简单地罗列信息。如果用户一直以来只是得到这种价值不高的信息,就会影响到他们对图书馆的信任与使用。图书馆应充分地发挥信息加工的优势,将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挖掘深层次的信息,以综述、专题报告的方式将政府信息展现给用户。

  4·我国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的实现机制

  4·1·合作构建政府信息网络获取平台

  图书馆对于政府信息公开与服务应致力于借助传播范围广泛的网络。各图书馆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共同构建一个专门的政府信息获取平台,整合政府网站和专业数据库,对分散在各个网站上的政府信息和数据库提供统一检索界面的“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各图书馆统筹协调,分头管理,还可与政府、政府工作人员相互合作。

  4·2·增值政府信息资源

  目前,图书馆对政府信息公开主要采用的方式是直接链接到政府信息公开窗口。简单的链接查询并非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各图书馆不能仅局限于作为政府网站中的一个查阅点或只满足于提供政府信息的网络导航,而应在重视信息获取的同时,加强对区域内纸质政务类出版物的收集和整理,编辑政府信息目录指南、索引与摘要。与电子政务相融合,相互补充,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同时图书馆还应该注重信息的深加工,加强采集政府信息资源,并根据系统性的原则开发政府信息,本着预见性的原则开展政府信息深加工工作。

  4·3·完善相关标准与制度,推进统一服务

  由于《条例》的颁布,各图书馆都相继进行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但是呈现出来的却是一片混乱之景,各图书馆各自为政,缺少联系,且政府也无统一的信息公开制度及条例。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应指定统一的政府信息标准和技术标准,特别是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起步阶段,如果各自为政,形式各异,将会给政府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带来很大的麻烦,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可建立基本元数据标准、基本著录标准、基本摘要标准、基本分类标准等。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快制度建设步伐。政府部门应制定一套完整的法规政策,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体系,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固定下来,使其真正成为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制度保障。

【注释】

原载于《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年No3。为交流学习现转于此,特此鸣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0-02-10][EB/OL].http:www.gov.cn/zwgk/2007-04/24/content592937.htm.
[2]肖可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下的图书馆作用[J].图书馆杂志,2008(2)。
[3]陈高潮.政府信息公开与图书馆的作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5)。
[4]马费成,夏义.我国政府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2003(12)。
[5]赵辉,周敏.公开图书馆如何在政府信息公开中有所作为[J].图书馆界,2008(1)。
[6]卢智增.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3).第29卷第3期。
        
        
      首都法学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CAFLL)
      国家图书馆       美国法律图书馆学会(AALL)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       国际法律图书馆协会(IALL)       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电话:010-82668266-152 传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页 | 联系我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