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图书馆 法学文献与检索 政府信息公开 法律图书馆导航 法律法学网导航
馆藏特色研究
法律图书馆业务
法律图书馆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法律图书馆 > 法律图书馆研究
法律图书馆研究
暂无下载资料

 谈高校专业图书馆法学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服务创新
            赵继红 点击量:3256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摘要】
本文结合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法学信息资源的利用情况,分析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高校专业图书馆在实际运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何不断改进和创新服务模式,以便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关键字】
高校专业图书馆 应对策略 数据库 资源共享 读者教育
    

  信息资源网络化是当今信息时代一个主要特征,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各种网络化电子文献大量涌现,改变了传统纸质文献在高校图书馆中的主导地位,已普遍从单一的纸质文献发展到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相结合,从而导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用户对文献信息类型需求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不仅有纸质文献,而且也有电子文献;不仅有文字信息,而且也有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动态性、系统性、综合性的信息,呈现出对文献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一、目前高校专业图书馆服务的现状

  近些年高校专业图书馆根据信息环境的变化及读者需求层次的变化,工作重点逐步向读者信息服务转移。加强了读者培训的力度和深度,提高读者信息素质。在咨询服务方面加强了资源推送的主动性、引导性。与教员之间的联系加强,通过教员了解教学环节中师生对资源检索技能的需求程度和内容。同时,不断的转变服务的观念,由传统的读者到馆服务向主动推送服务方式转变。如整理本馆及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发送给专业教员。搜集整理国外免费在线法律数据库、法律信息资源列表,提供给相关领域的教员及学生。为读者个人化的需求和咨询提供查询、解答服务等等。同时努力完善和及时更新图书馆的门户网站,对相关专业信息进行收集、筛选,提供知识和信息导航等。图书馆一直以“读者至上”为服务理念,但限于多方面的原因,虽然能够提供藏、借、阅、复印、上网于一体的全方位开放式服务模式,开展了上面提到的读者服务,也开展一些定题服务、跟踪服务等带有个性化特征的服务方式,但服务对象极为有限,无法满足大多数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方法、信息产品形式等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高校读者和用户深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二、读者对法学信息资源的使用情况--以法大图书馆为例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的法律文献资源在国内图书馆中是比较丰富的,该馆的中文法学图书每年新增约2000种(含再版图书);外文法学纸本期刊为100多种。不仅服务于全校近两万师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作为“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的重要成员馆之一,还为其他院校提供相关的法律文献资源服务。自2003年起,陆续引进了LexisNexis、 Westlaw、Heinonline、 Kluwerlawonline、 KluwerArbitration、北大法意、北大法宝、台湾元照法律数据库等法律类电子资源以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资讯行(包含法律法规子数据库),并自建具有中国政法大学自身的数据库如法律法规、法律评论、法律文献索引、法大博硕论文等。

  通过对读者使用法学信息资源的调查发现,读者对纸本法学书籍使用率偏高,依赖性强。主要基于每学期学习内容,对于课任老师推荐的书籍往往争相阅读、浏览。当需要写学期论文作业或开卷考试时,法学相关内容的书籍将“倾巢出动”成为学生手中的宝贝,甚至出现一本难求的现象,同学经常询问老师自己想要的书没有找到怎么办。出现这种现象往往是本科生特别是新生,对电子资源所知甚少,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了解及使用最多的是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平时查找网络电子资源利用得最多的是Google、Sogou、Baidu等搜索引擎,只有少部分学生会直接利用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查找文献资料,说明大部分读者对电子资源的方便性和检索优势认识不足;部分研究生读者对电子资源非常熟悉并经常利用,有一些读者会主动向我们推荐并要求购买电子资源;但有些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全是纸本书目,没有期刊文章,更谈不上参考电子资源;一些刚刚执教的年轻教师在读硕士、博士阶段经常使用电子资源,他们会主动了解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收藏和使用情况,有些在国外进修或学习过的教师对于自己本专业的外文数据库比较熟悉,会经常使用,同时也要求学生利用电子资源查找相关案例,特别是法律案例,或其他资源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电子资源的认识还仅限于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他的数据库很少使用,在日常教学中没有有意识和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把教学、作业、考试与电子资源联系起来,加上文献检索课在法大又是门选修课,没选的同学自然不会重视,也就很少愿意花时间关注学校的电子资源。

  三、提高高校专业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作为法科类的专业图书馆要利用好法律资源,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图书馆实施服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一是以读者为本,二是以馆员为本2。在图书馆面临各种信息服务机构带来的竞争环境下,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应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使读者愿意到图书馆来学习,使读者能在图书馆得到满意的服务。图书馆以馆员为本,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提高馆员的待遇,使馆员能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读者提供周到的服务。

  (二)改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借助于馆内设备和网络,图书馆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到所需信息,为用户提供专题文献服务和定题服务,从而减轻读者查阅文献的负担3。图书馆工作人员对网络中浩如烟海的信息经过去粗存精、加工整理后形成二、三次文献或将网站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以方便对站点的链接,为读者提供导航式服务。另外,图书馆还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主页上建立学习中心,将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指南、网络基本知识、图书情报方面的知识以及使用数化图书馆时需要安装的软件等汇集在一起,使读者可以随时、自主地学习和利用。

  (三)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以保存为目的、以馆藏资源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被以服务为目的、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战略所取代。服务形式也从一般性的文献借阅服务向深层次、个性化服务推进。服务手段以到馆的、手工的文献借阅服务与远程的、网络化的文献信息和知识推送服务并举;方式上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单纯的传递服务型向传递服务加科研服务型转变。图书馆的服务应尽可能延伸到读者所在的任何地方,而不是等待读者寻找图书馆或图书馆员。为读者提供多元化如图书馆查询、外借预约、网络续借、用户与馆员在线交流(BBS 网络交流方式)、用户常见问题解答(FAQ)、对用户开通 E-mail 服务、建立读者用户的随访制度和联系人制度、加强沟通及时征得意见和要求等,都将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多样化服务手段。图书馆查询、外借预约、网络续借、用户与馆员在线交流(BBS 网络交流方式)、用户常见问题解答(FAQ)、对用户开通 E-mail 服务、建立读者用户的随访制度和联系人制度、加强沟通及时征得意见和要求等,都将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多样化服务手段、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是高校专业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高校专业图书馆只有通过个性化服务,不断开拓和创新自己的服务,才能保持对广大师生的吸引力。

  (四)构建法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在信息爆炸和网络化时代,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没有能力完全满足用户的全部文献信息需要,特别是高校专业图书馆来说更是如此4。因此,加强与业内同行的合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高校专业图发展的根本出路。通过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来推动文献信息资源的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更好地满足了教学和科研发展的需要。

  1. 根据本校法学重点学科的设置情况,建设本馆的特色资源。有计划地联合建设一批具有学科和学校特色的文献数据库、教师文库数据库、指定教学参考书数据库等,在法学院校内开放共享。

  2. 建立整合各个图书馆资源的文献传递平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设施,建设好基于网络的全文传递的服务系统,开展文献传递服务。

  3. 建立网上参考咨询平台,利用各馆的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联合参考咨询服务。各馆的参考咨询馆员可在网上通过网上参考咨询平台,或E-mail、BBS、QQ、MSN等各种形式,实时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

  4. 对信息资源的加工、运行要实行标准化、统一化建设,为共享奠定基础。把各成员单位收藏的文献资源建设成为标准的同一平台上能检索的文摘型数据库,让成员单位的全部用户通过网络不但能了解到各馆收藏了哪些文献,而且能迅速地检索到某一主题的文献线索和主要内容,做到共知。这一点对提高文献利用率至关重要,也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5。

  (五)建立统一的资源整合系统,揭示信息资源

  为读者提供电子资源数据库的检索与浏览、数目数据库与其他数据库的跨库检索。读者进人图书馆资源目录页面后就应对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包括馆藏电子资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包括各个数据库的内容性质和使用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方便快捷的检索途径,即对各个相对独立的数据库系统进行整合,通过整合使其具有集成检索功能,从而为读者提供一个简洁、统一、方便的检索界面,解决检索难的问题。同时能进行多库检索,可以提高检索效率,便于读者对图书馆的所有资源实现一站式检索,特别是对于检索界面比较复杂的国外法律数据库来说,这一功能会极大方便读者的使用。

  (六)建立导航系统,揭示电子资源

  1. 数据库导航。数据库导航可以将子数据库按学科或主题重新分类,覆盖多个学科的综合数据库重复归人下属各类,各学科或主题类目下再按字顺排列,使导航库具有按数据库名称字顺和学科浏览的功能,还具有按数据库名称关键词或学科/主题检索的功能。读者进人系统,点击相关学科或主题,便可浏览该学科或主题的所有数据库,包括二次文献和全文文献数据库。还可以通过检索,从超文本链接点指引进人目标数据库。

  2. 学科导航。根据学科特点和相关的资源选择标准,对网上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对适用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著录而建成的导航库,旨在帮助师生便捷、高效地访问网上有关该学科的资源。

  (七)读者教育的创新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检索条件,读者能否及时准确地获得高质量的信息取决于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如果读者熟练掌握了网络检索方法,具备了相应的信息能力,通过自检索就能很好地满足信息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除了为读者提供代查、代检索、代翻译等常规性服务外,还需开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加强读者对信息网络检索能力的培训,帮助读者掌握网络环境下检索、获取、利用有用信息的技能,提高读者的现代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在大部分法律院校乃至综合性学校,文献检索课都是选修课。通过调查发现,只有选修过此课的学生对电子资源有一定的认识,掌握了一些检索技巧,在平时的学习中会有意识地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因此,有必要建议学校将文献检索课设为必修或必选课,使所有学生都能了解文献的有关知识,掌握检索的基本技巧和技术,这对电子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极大的促进,同时学生也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技能。特别是法学专业的学生。

  根据各学院学科专业、科研的特点,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语种的需求,根据各个数据库的特点开展专题讲座。如为本科生特别是新生系统介绍图书馆馆藏资源、讲解机读目录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的利用、中文工具书数据库的使用、中文报纸数据库的检索等等;为研究生和教师开展外文期刊数据库的检索、博硕士论文的查找等讲座;也可根据法律数据库的特点为读者开展法律数据库的讲座,例如美国两大法律数据库中包含了成文法、案例、期刊、图书等多方面内容,内容庞杂,一次讲座如果面面俱到,则读者会不知所云,讲座效果大打折扣;若分成几个专题来讲,效果更好。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通过图书馆的主页及时发布新引进和试用的各种数据库信息,并在每年春、秋两季举办法学数据库的使用培训,做好内容和基本使用方法的介绍;印制数据库的宣传资料,放在学校的公共场所和图书馆内供读者阅览,在图书馆的馆讯上,设专栏介绍新引进数据库的内容和使用方法等6。

  (八)积极推进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学科馆员可深入科研一线,为相关的学院和学科提供深度的服务;积极与本科读者开展互动,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讲解本科文献的资源利用,包括电子资源的使用;为适合各院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引进提供参考;建立维护学科导航等,减少电子资源引进的盲目性,提高读者对电子资源的认知程度。积极开展学科馆员制度,是开展服务创新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的有利保障。

  (九)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

  一个图书馆仅仅是拥有丰富独特的文献信息资源,而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那么它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就不可能被充分地借鉴和使用,不可能为读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作为有竞争力的高校专业图书馆,必须首先拥有专业人才队伍,他们要熟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方式、各种电子资源的特点和使用方法,需要具有指导读者检索策略、上机操作和解决读者在上机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充实现代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外语基础,以便熟悉外文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因此,图书馆应该有计划地对馆员进行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并形成制度。可以将电子资源利用的学习与培训作为业务考评的指标,以此促进馆员的学习和提高。这样在日常工作中,如遇到读者查找印刷型文献未果的情况下,指引读者查找相关的电子资源,极大提高电子资源的使用率。这支队伍应具备图书情报学的专门知识,善于从各类信息源中搜集到特定的信息并加以整理、提炼、归纳和总结;这支队伍必须精通电脑、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人才,才能保证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技术上的领先的优势。还必须把握读者的心理,真正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四、结束语

  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不仅是知识和信息保存、传递、扩散的重要机构,更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教育的使命。高校图书馆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随着高校科研和教学任务的加大, 越来越多的师生读者会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起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加大图书馆服务创新力度,为师生读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图书馆只有深入了解高校教学科研信息需求的变化及其特点,及时改进服务方式,才能实行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主动的、深层次的服务,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

【注释】
本文为2011年北京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年会提交论文。
【参考文献】
{1}.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http://gate.cupl.edu.cn/tsg>
{2}. 翟可菊、武建新:《以人为本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第24期,第89-90页。
{3}. 卜亚男:《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年第12期,第7-8页。
{4}. 文杰、康立军、王琦:《网络环境下专业图书馆的应对之道》[J],《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增刊第1期,第18-19页。
{5}. 周凤飞、李秋实、吕俊英:《天津市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与运行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年第5期,第36页。
{6}. 同{1}。
{7}. 何芳:《实施学科馆员制度 更好的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J],《现代情报》,2007年第9期,第128-129页。
{8}. 吴孟苏:《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J],《情报杂志》,2007年第6期,第151-153页。
        
        
      首都法学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CAFLL)
      国家图书馆       美国法律图书馆学会(AALL)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       国际法律图书馆协会(IALL)       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电话:010-82668266-152 传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页 | 联系我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