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图书馆 法学文献与检索 政府信息公开 法律图书馆导航 法律法学网导航
馆藏特色研究
法律图书馆业务
法律图书馆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法律图书馆 > 法律图书馆业务
法律图书馆业务
暂无下载资料

 公安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范慧娟 点击量:3225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
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文献信息中心重要基地的作用, 设想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改革与创新。通过采取加强馆员专业培训。加工馆藏文献信息资源。选派专业人员充实一线。推行首问负责制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字】
公安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改革与创新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因素, 尤其是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也因此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 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观念、内容、形式、技术、方法、评价诸多方面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行改革与创新。知识经济时代使得以培养人为宗旨的教育基点发生战略性的转移, 终身学习将成为本世纪教育的基本定位。教育的使命不再是仅仅传授给学生一些固有的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其新型、健全的人格, 成为4L 型人才, 即Learning to Know( 学会认知) 、Learning to together( 学会合作) 、Learning to do( 学会做事) 、Learning to be( 学会生存) 。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图书馆从以往的教学从属地位转变为教育的主体之一, 成为学校整个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自身应自觉意识到这种角色的转换, 以及自身具有的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优势, 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 数字资源建设已成为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教学、科研的文献需求保障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转变观念, 提高服务意识

  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依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传统图书馆正在被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代替, 一系列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应用到图书馆中,对图书馆的自身发展也提出新的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已不再是简单的借书还书, 服务工作已由单一、被动, 转向了开放、多方位和主动。他们既是服务者, 又是管理者、育人者, 他们的政治思想、专业水平、文化素质、精神风貌直接影响大学生, 直接影响图书馆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的发挥。这就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观念; 要把“服务育人”落实到实处, 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热情主动的服务精神, 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自觉严格的纪律观念; 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意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 要做一位合格的图书馆馆员, 就要转变观念, 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 一) 加强人员的培训工作。图书馆的服务是体现在对各种馆藏文献信息深层次的开发, 其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素质, 培养和建立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关键。公安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广大教师、学生和在职培训民警等, 他们都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的读者群。要想使馆藏文献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和开发, 就必须有一批熟悉图书馆业务的工作人员。因此, 加强馆员培训,迅速提高馆员的素质, 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人员一方面要具备图书情报学、网络技术及文献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工作经验; 另一方面, 还要同时具备熟识公安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了解公安工作的性质、任务特点及办案基本程序等, 了解读者对知识的需求, 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的人员。有了这样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公安院校图书馆才能更好地为读者开展服务, 以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

  ( 二) 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再加工。学校图书馆收藏了非常丰富的科技、文化类文献信息资源, 同时公安院校图书馆还系统、完整地收藏了大量公安、法律等专业文献, 许多院校的图书馆往往受人、财、物等条件的限制,平时工作仅限于对书刊的分类、编目、流通等工作上, 没有深入开展对文献信息内容进行提示和报道, 仅仅处于低层次的文献服务。在如今信息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的工作就应当及时转变文献服务形式和方法, 组织专门人员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再加工, 从提供文献书目进一步转入到提供文献信息内容, 建立书目、专题索引、题录、文摘等文献数据库, 建立读者库、项目数据库( 包括公安文献全文数据库、法律文献数据库、案例数据库、专家学者论文数据库及学生优秀毕业论文数据库) 、专利和最新科技成果数据库等, 向广大读者提供更高层次、更高水准的服务。

  二、以人为本, 改革管理模式

  学校图书馆工作要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更多更好地开发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于广大教师和学生,就需要充分调动所有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把馆员作为图书馆的主体, 开发人的潜能, 发挥人的创造精神, 尽可能地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扬长避短。

  ( 一) 优化人员组合。图书馆的主要工作有采编、流通、期刊、现代技术等部门, 各部门还有许多工序,这就要求管理者应当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和要求, 结合每位工作人员自身的知识、能力、心理等条件因人而异, 科学合理的调配人员,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二) 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和完善目标责任制及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 是科学管理图书馆的基础。根据不同岗位对每个工作环节做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把目标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 人人目标明确, 职责清楚; 并加强检查与指导。

  三、树立职业形象, 提高服务质量

  图书馆的工作经过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编目各道工序, 最后经流通阅览部门工作得以实现, 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 流通阅览这个窗口部门最能体现图书馆服务的功能、质量和水平。每天流通阅览部门馆员与教师、学生接触的最多, 服务的时间最长, 倾注人文关怀, 将“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 一) 选派专业人员到流通阅览一线工作。各高校流通阅览部门的人数占图书馆总人数的比例最多, 这说明了该部门的重要性。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是一门学问, 读者服务工作不仅蕴涵着图书情报学、心理学、行为学和管理学等专业知识, 而且在日常工作中还需要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外语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由于工作内容的平凡和琐碎, 往往被人所忽视, 在管理和认识上存在重采编轻流通的现象和误区。学校图书馆的流通阅览部应当成为架起文献资源与读者沟通的桥梁与纽带, 我们的馆员应当成为信息导航员, 选派专业人员充实到流通阅览部门, 为教学、科研提供主动的、专业的和深层次的服务, 使读者得到最好的专业服务, 是提高服务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 二) 实行首问负责制。流通阅览部门每天要接待大量的读者, 读者进行相关情况的咨询或者处理问题是常有的事。设立首问负责制, 由流通阅览部馆员负责接待、解答或带领读者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那里咨询、解决问题, 借鉴和采用这种服务模式能够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与沟通, 便于及时解决问题, 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树立部门的良好形象, 有创意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工作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21 世纪是创新的世纪, 是知识经济的世纪, 公安院校图书馆在公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期, 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转换观念, 不断改革与创新, 为培养公安战线所需要的实战、应用型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首都法学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CAFLL)
      国家图书馆       美国法律图书馆学会(AALL)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       国际法律图书馆协会(IALL)       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电话:010-82668266-152 传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页 | 联系我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