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图书馆 法学文献与检索 政府信息公开 法律图书馆导航 法律法学网导航
馆藏特色研究
法律图书馆业务
法律图书馆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法律图书馆 > 法律图书馆研究
法律图书馆研究
暂无下载资料

 公安院校学生图书馆利用调查分析
——以浙江警察学院图书馆为例
            任丽丽 点击量:2828
浙江警察学院图书馆
【摘要】
基于对浙江警察学院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调查与统计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图书馆利用教育、知识讲座。
【关键字】
公安院校学生;图书馆;利用;调查分析
    

  了解公安院校学生群体的需求特征,有利于图书馆根据他们的信息需求采取相应措施,切实做好信息采集、加工、传递等工作,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动性。本文在浙江警察学院学生中就图书馆利用等问题作一调查研究与探讨。

  一、浙江警察学院图书馆学生用户需求调查研究

  (一)调查目的

  公安院校图书馆要更好地开展信息服务,体现“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设计了本次调查,期望通过对浙江警察学院图书馆学生读者对现有资源与服务的意见与利用情况的意见、建议等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一些基础性的数据,从而对公安院校图书馆在学生中开展信息服务提供一些依据。

  (二)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为浙江警察学院本、专科学生和试点班学员,采用的方式为问卷调查法。

  (三)调查内容设计

  调查内容具体包括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频率、利用图书馆进行资源检索的情况与问题所在、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了解程度、对图书馆举办图书馆资源检索与利用讲座所持的态度及图书馆应对其开展哪些形式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等。具体题项设计如下:

  (1)用户使用图书馆的频率;(2)用户利用图书馆的目的;(3)如果图书馆馆藏不能满足需求,通过何种方式解决;(4)用户对图书馆电子资源是否了解;(5)用户在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时的主要障碍;(6)《如何利用图书馆》入学教育的效果;(7)用户希望图书馆提供哪些形式的文献信息服务;(8)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满意程度。

  (四)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748 份,收回1 748 份,问卷返回率为100%。在笔者调查的样本中,本科生724 人,专科生530 人,试点班学员114 人。

  1. 用户使用图书馆的频率

  在笔者所调查的1 748 个样本中,经常使用图书馆的人数为998 人,占57.09%;偶尔使用的人数为606 人,占34.67%;基本不用的人数为127 人,占7.27%。选择“基本不用”的用户中占多数的是试点班学员,这是由于他们都来自部队转业,基础相对较弱,对图书馆也不太了解。

  2. 用户利用图书馆的目的

  在该问题中,用户利用图书馆的目的依次为(可多选):借还书1 113 人,63.67%;课外阅读1 096 人,62.7%;上网169 人,9.67%; 自习821 人,46.97%; 写作业821 人,46.97%;撰写论文或搞科研471 人,26.95%。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公安院校已经改变原来的包分配体制,警校生们也已经充分认识到,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扩大知识面是立足于社会的首要条件。

  3. 如果图书馆馆藏不能满足需求,通过何种方式解决

  在该问题中,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依次为(可多选):互联网(1 370 人,78.38%),其他图书馆或文献信息中心(214 人,12.24%),求助于同学(216 人,12.36%),其他(280 人,16.02%)。

  从调查的结果中可以得出,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图书馆服务应该有效地结合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基于网络的个性化信息。

  4. 用户是否了解图书馆所引进的电子资源

  在该问题中,知道且经常使用的人数最多,为163 人,占9.32%;知道但不常使用的人数为722 人,占41.3%;知道但觉得用处不大为214 人,占12.24%;知道但不会用为252 人,占总人数的14.42%;不知道为371 人,占21.22%。

  可见学生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了解和利用程度非常低,究其原因,一是图书馆对电子资源的宣传不到位;二是网络因素,公安院校的特殊性致使学生在宿舍无法检索数据库(公安网),必须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才能使用;三是用户教育培训缺乏。

  5. 用户在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时的主要障碍

  在该问题中,认为纸质书刊太少的为582 人,占33.3%;书刊更新速度慢933 人,占53.38%;对图书馆功能不了解的312 人,占17.85%;查找图书不方便的391 人,占22.37%;数字资源太少的190 人,占10.87%;不会利用数字资源354 人,占20.25%。从调查结果显示,为了有效地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必要的信息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图书馆应该重视学生对图书馆检索工具以及对图书馆数据库使用方法的教育并引导学生有效使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6.《如何利用图书馆》入学教育的效果

  在该问题中,认为有很大帮助的人数为255 人,占14.59%;认为有一定帮助的人数为

  1 204 人,占68.88%;认为没有帮助的人数仅为158 人,占9.04%。这说明《如何利用图书馆》新生入学教育讲座是很必要的。

  7. 用户希望图书馆提供哪些形式的文献信息服务

  在该问题中,用户希望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信息服务依次为(可多选):新书通报、书刊导读(1 073 人,61.38%),文献检索技能讲座(1 293 人,73.97%),各种读书活动(492人,28.15%),文献传递(298 人,17.05%),其他(179 人,10.24%)。

  由于我校学生是半军事化管理,平时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非常需要图书馆给他们推荐好的、热门书刊,图书馆应加强宣传,特别需加强电子资源的宣传,开展多层次的读者服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讲座,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8. 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满意程度

  本部分主要就读者对图书馆在服务等方面的评价。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读者对图书馆员的服务语言、态度等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对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不满意率最高,这是因为图书馆服务时间与读者业余时间相冲突造成的。另有14%的学生读者认为图书馆需改进的是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聊天问题。

  二、建议与对策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要使图书馆今后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图书馆今后应朝着“加强宣传、改善条件、拓展服务、提升素质”的方向努力:

  (一)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潜在用户,并诱发用户的潜在信息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图书馆整体利用率偏低。基于这种现状,图书馆要想更好地开展信息服务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宣传图书馆现有的资源,另一方面宣传图书馆现有的信息服务,以吸引更多潜在用户来利用图书馆。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图书馆利用教育,加强用户的信息意识并提高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信息检索技能等方面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图书馆十分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图书馆利用教育。随着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数字资源日益丰富。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发挥文献资源的作用,图书馆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面向全校师生开展电子资源利用方面的培训,以提高读者的文献检索意识和检索能力。

  (三)优化馆藏资源,加快数字化进程

  由于购书经费所限,我们应从馆藏结构上进行调整、优化、充实。首先要对现有馆藏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清理,使“死书”“滞书”变为活书。其次,学术性强的图书可扩大品种减少复本,对那些娱乐、休闲的图书适当增加复本来满足读者的共同需求;第三,加大数字图书馆投入,通过购买、共享及自建数字资源等途径充实馆藏,以达到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四)提升图书馆服务人员的素质

  图书馆服务人员的素质是图书馆提升服务的关键。馆员不仅要精通图书情报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网络、计算机等技术以及过硬的外语基础。目前由于受传统观念束缚,图书馆往往不受重视,馆员的年龄偏大,馆员的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脱节,严重影响图书馆服务水平。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素质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迫切要求。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要提高服务水平,必须加强对馆员的业务培训,合理调配人手,让一些业务骨干从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优势力量投入到图书馆的服务中,以此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读者的满意度。

【注释】
[1]方胜华,王俊杰,韩真.高校教师对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需求及利用现状调查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9(11)
[2]黄磊.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利用文献的调查分析[J].现代情报,2009(8)
[3]曹云珊.高校大学生利用图书馆情况调查分析和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5)
[4]郇靖.在校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调查与分析[J].网络财富,2009(8)
[5]杨玉芬等.教师对图书馆依赖程度的调查---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1)
原载《学理论》2010年。
        
        
      首都法学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CAFLL)
      国家图书馆       美国法律图书馆学会(AALL)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       国际法律图书馆协会(IALL)       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电话:010-82668266-152 传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页 | 联系我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