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图书馆 法学文献与检索 政府信息公开 法律图书馆导航 法律法学网导航
法律信息资源
法律信息服务
数字信息检索
数字技术发展
专业网站建设
澳门法律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信息研究 > 专业网站建设
专业网站建设
暂无下载资料

 立法机关法律网站的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
            蒋隽 点击量:5606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图书馆
    

    1、中国立法机关法律网站的发展概述

    (1)中国立法机关法律网站的定义

    立法网站指在信息化社会活动中,国家各级立法机构(人大)依据自身的立法活动和权限在互联网虚拟空间所设立的固定面向社会发布消息的地方,是电子人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立法信息公开、与外界沟通,推进电子民主的重要平台。

    电子人大,在国外常称为电子议会“e-Parliament”。2001年3月, 尼古拉斯·邓洛普和威廉·尤瑞首次提出电子议会概念。在我国,电子人大概念的提出源于学术界对“电子政务”概念的讨论。目前, 理论界对电子议会的界定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有学者认为:电子议会应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立法机关(包括议员), 以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使用为基础,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运作平台, 以相关软件和设备为技术支撑, 以提高议会工作效率、增强议会职能、促进议会民主为目标而创建的一种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代议制民主的新的实现形式。需要指出的是, 电子议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内涵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议会应用的创新及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衍化。[3]有学者认为,电子人大就是将电子政府的理念引入人大领域,使信息和网络技术与人大的特性和需求有机结合,在互联网上构建一个电子化的人大机关,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拓展和提升人大各项职能。它包括三部分内容:(1)人大机关内部的电子政务;(2)人大机关与人大代表之间的电子政务;(3)人大机关与“一府两院”、社会公众之间的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不同的是,由于人大工作具有很强的法律性和程序性,人大的职能和工作流程并不能简单地整合、重组、优化。[4]

    (2)中国立法机关法律网站的发展历程

    立法网站是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逐步发展和推广应运而生的,是我国立法机关(各级人大)信息化、电子化进程的一部分。

    2001年12月15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提出,“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05年7月26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首次发表有关国家信息化发展状况的政府文告——《2005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系统全面总结我国信息化发展状况,指出信息化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正在稳步提升。

    我国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始于1991年。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水平的不断发展,人大电子政务建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98年初,全国人大信息中心建立,负责全国人大信息化建设和各地方人大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工作。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于2002年7月通过了我国第一个信息化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人大也规定了《全国人大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

    2002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北京主办了全国人大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全国31个省(区、市)及4个特区市人大常委会主管信息化工作的负责同志、具体工作部门的负责同志和技术人员、以及全国人大机关27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和有关人员共18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全国人大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稿)》及交流各地信息化建设经验。会上,李鹏委员长强调各级人大要通过信息化建设,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促进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把人大电子政务系统明确为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六大系统之一,极大地推进了人大信息化建设。201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规划》的总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初步建成共享开放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支撑面向国计民生的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显著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规划》提出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信息化工程建设”,建设目标为有效满足立法和监督等工作需求,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提供信息支持。建设内容包括围绕国家基本法律制度的建设,加强人大信息系统建设,完善法律信息库。

    二十几年来,我国人大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从简单的文字处理,到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取得了很大进展,促进了立法信息公开、法律监督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2000年3月,人民网、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人大新闻网站(http://npc.people.com.cn/ )正式运行。各级人大网站也相继建立。2005年2月25日,中国人大网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后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人大电子政务建设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对现有的和新建设的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业务互动与资源共享,全国人大建立了统一的应用支撑环境—全国人大办公资源信息运营系统,并在2008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成功运用。全国人大办公资源信息运营系统的成功研发和运用,为国内人大电子政务的建设树立了一个典范。[5]

    地方各级人大在全国人大的引领下,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电子政务

    建设途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导致地方人

    大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不平衡。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省、市,地方人大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上海市人大网、西安市人大网和郑州市人大网等。[6]目前,有立法权的各级人大机构大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而县级人大网站建设比例则微乎其微。[7]

    (3)中国立法机关法律网站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立法网站按建立机构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国家各级立法机关建立的官方网站。鉴于互联网在推动立法公开和公众政治参与中的重要作用,有立法权的全国级地方人大机关均建立了官方网站。第二,其他国家机关建立的相关网站,如中国人大新闻网(http://npc.people.com.cn/,人民网、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与信息中心主办)、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http://cmzz.mca.gov.cn/,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主办)。第三,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建立的相关网站,如人大与议会网(http://www.e-cpcs.org/Newslist.asp?id=109,北京大学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与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合办)、中国宪政网(http://www.calaw.cn/,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办)、世界宪政网(http://www.globalcon.cn/,)、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等。

    由于本次课题时间、人员以及资金等条件的限制,本调研无法做大规模的全国性调查和实地考察,只能采取通过互联网访问立法机关官方网站的方法,重点调研全国人大和各省、直辖市级人大网站。

    首先,我国立法机关网站总体发展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级人大中,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30个省、直辖市级人大常务委员会均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建网率96.8%。市州一级人大的网站建站率也达到了60%。在全国336个地级市/地区/自治州人大中,只有189个建立了网站,建网率56%。其中,地市级人大建网率达100%的只有浙江省和黑龙江省,建网率最低的是吉林省和青海省,分别只有11.1%和12.5%。在四大直辖市中,区级人大建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北京88.2%,上海83.3%,天津70.6%,重庆63.6%。就网站建立的地域分布而言,西部地区整体建网率普遍偏低,由高到低依次为贵州55.6%、云南、广西和陕西均为50%、四川和新疆均为42.9%、内蒙古33.3%、甘肃28.6%、宁夏20%、西藏14.3%、青海12.5%;中部地区建网率高低差距比较大,由高到低依次为黑龙江100%、湖北84.6%、安徽82.4%、湖南78.6%、江西75%、山西54.5%、河南47.1%、吉林11%;东部地区普遍偏高,由高到低依次为浙江100%、福建90%、辽宁85.7%、山东76.5%、河北72.7%、广东71.4%、江苏69.2%、和海南33.3% 。[8]

    其次,我国立法机关网站调研指标

    为保证调研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我们选取全国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中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地方人大网站—— 首都(北京人大)、华东地区(上海人大)、华南地区(广东省人大)、中部地区(河南省人大)以及西部地区(四川省人大)——作为调研对象。调研指标分为两个层面:一为网站基础数据,如首页设计、栏目设置和网站内容、运行状态等基本情况调查;二为网站的信息公开功能及其实践效果的调查。调研过程亦分为基础数据的采集及其整理分析两个阶段,分析过程包括国内立法网站(五个地方人大网站)和中外立法网站(中国人大网和美国国会官网)之间的比较。下面就调研情况做一简要概括,具体情况参见《中外立法机关网站调查报告》,

    调研指标之一 ——我国人大网站基础数据[9]

    第一,首页页面设计

    屏幕:在调查的5个人大网站中,除北京人大网站采用窄屏780*428像素设计外,其余4家网站均采用宽屏1007*600像素设计。

    页面色彩:5家均采用红色为主色调,黄色(北京人大、广东人大、河南人大)和白色(上海人大、四川人大)为主要配色。

    布局:“T形”结构(北京人大、广东人大、河南人大)为主要网页设计方式,占调查总数的60%,上海人大“国字形”结构,四川人大为“左右对称”结构。

    栏目:全部采用宋体字,颜色主要为灰黑色(上海人大、广东人大)和红色(北京人大、河南人大)。页面布局采用 “国字形”结构的有北京人大和上海人大,信息分成三列放置,中间版块突出;广东人大、河南人大和四川人大均采用“T形”结构,页面左侧为各个栏目的信息标题展示。

    正文:采用图文结合形式的有北京人大、河南人大和四川人大。首页正文布局全部为“标题正文型”结构,顶部放置标题,下部放置文字。

    第二,首页栏目设立

    主要栏目: 主要包括人大机构设置及工作信息、立法信息、监督信息、代表信息、法规资料库以及人大制度知识等。

    专题栏目:一般为热点专题、最新会议专题等信息。

    其他栏目:一般包括检索系统、人大代表登陆平台、监督系统、网站链接等辅助性信息。此外,四川人大会还设立文史哲艺术欣赏/休闲娱乐栏目。

    第三,基本运行情况

    信息特色;以新闻报道和资料类信息为主。

    网站背景:均为各省、直辖市级人大常委会主办。除北京人大网属北京政务门户网站以外,其余都是人大常委会信息中心维护。

    更新频率:各类栏目更新频率不一。工作类新闻信息更新最快,基本上是每天更新,河南人大稍慢一些;新法规更新速度及时的有上海人大和四川人大,河南人大目前只更新到2009年(1篇),其余皆为2004年以前法规;其余栏目更新较慢,河南人大是一月更新一次。

    语言类别:除上海人大有中文简体、繁体和英文版外,其他4家网站只有中文版一种。

    点击率:除河南人大有网站点击量以外,其余皆无网站点击率和每条信息点击量统计。

    草案征集渠道:包括意见在线征集平台和草案征集信息(其中列有联系地址/电话等征集渠道)。北京人大、上海人大网草案征集在线平台设立在首页,广东人大的设立在“立法专网”中。四川人大、河南人大未设专栏,而是通过在其他栏目如“立法建议”“通知公告”。

    互动平台:上海人大、广东人大、北京人大和河南人大网设置了互动平台。

    运行情况:5家网站首页栏目、链接大部分点击可以打开,表明网站处于正常有效运行状态。

    在线视频/直播:除四川人大网以外,其余4家均设置在线视频/直播功能。其中,两项均有的为北京人大网。

    首页检索功能:除四川人网大以外,其余4家均设置检索功能。

    调研指标之二——我国人大网站立法信息公开功能之考察

    1、法律信息栏目:包含立法新闻信息、立法草案全文、常委会公告、法律监督、回溯性法规信息、人大历次会议文件及其人大制度相关理论等信息。北京人大和上海人大设立了专门的资料库,资料比较完整,栏目设置清晰,便于查找。

    2、立法信息:首页一级栏目中均设立“立法工作”/ “立法聚焦”,栏目醒目,信息丰富,更新比较及时。

    3、立法草案意见网上征集:北京、上海和广东人大网站设立了在线意见平台,设立率占总数的60%。其中,上海和广东人大在线征集系统较为完善,不仅可以提交建议,还可以浏览已提交的建议,北京人大未提供提交渠道,只可以查看建议。

    4、法律信息的合法性:合法性指是否按法律要求全面公开、准确公开、及时公开。就法规的全面性而言,以地方性法规为主。其中,北京人大、四川人大2个网站法律信息比较全面,包括宪法和法律、地方性法规以及现行规章。河南人大网对法规信息未做进一步分类。就回溯性而言,5家网站收录的大都为2000年以后的地方法规,时间最早的是北京人大和上海人大,约为上世纪80年代。

    5、法律信息的便利性:便利性指信息全文能够阅览/下载/搜索/反馈/上传等,以及是否收费。5家网站一般均可以免费浏览/复制全文,但没有全文下载/打印/保存/邮件发送等功能。提供法规检索功能的有北京人大、上海人大和广东人大,占总数的60%,法律信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有3家(上海人大、广东人大和四川人大)。法规排列的无序性,为查找带来困难。如北京人大网既未列明法规的发布时间,排列也无一定顺序。

    6、立法公开:包括立法动态、立法草案征集意见、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等内容。北京人大、上海人大和广东人大网均设立了立法公开信息专栏,河南人大和四川人大网未设专栏,立法公开信息分别包含在“立法工作”和“立法动态”栏目中。

    7、监督公开:监督是人大工作主要内容之一。除上海人大网以外,其余4家网站均在首页一级栏目中设立监督专栏。北京人大网还设立“外省市人大监督工作动态”栏目。河南人大和四川人大网的“监督工作”栏目未作进一步分类。

    8、公众参与:北京人大、上海人大和广东人大网中反映民意的栏目比较多,除草案征求意见的互动平台外,还有“人大信箱”/ “网络留言板”之类的民意反映渠道。其中,北京人大还设立了“网上信访”专栏,广东人大在“立法专网”中设立了“公众互动”平台,平台下设“公众建议”、“图文直播”、“立法访谈”三个子类。不过,三个栏目内容暂时为空。河南人大和四川人大只有“领导信箱”、“群众来信”等单向民意反映渠道。

    9、人大常委会公报:5家网站均回溯到2005年,但广东人大网站只收录了《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公报》2008年第1号。提供查询功能的只有上海人大网,有会议次数/公报期数两种检索方式,其余四家只能通过目录浏览全文。

    10、代表信息:5家网站一般只提供本届和历届省人大代表名单,无代表具体情况介绍及其联系方式。上海人大网建立了专门的“人大代表资料库”,介绍代表基本情况并可以检索代表。河南人大通过 “代表采风”栏目,介绍部分代表简历、照片及先进事迹。

    11、人大知识:5家网站全部设立有关人大制度的专栏,宣传/普及人大制度、选举制度、代表工作、监督工作等相关知识。北京人大网站在制度解读以外,还设立“理论研究”、“法治论坛”等栏目。上海人大网站则通过“人大知识问答”和“网上咨询”等互动方式进行宣传。

    2、中外立法机关法律网站的比较研究

    (1)国外议会网站的诞生及发展概要

    上世纪90年代网络出现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议会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韩国是第一个使用“电子议会”概念的国家。目前,韩国的电子议会主要是由“数字大会厅”、“在线信息系统”和电子图书馆三部分构成。1995 年,当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候,只有少数议员通过调制解调器和商业网络供应商上网,有的是自费上网。目前,各国议会和议员们使用国际互联网建立个人网站博客(微博)/社交网络与公众进行交流的现象日益普遍。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国家是首先通过因特网提供议会活动信息的国家。1995 年期间,美国国会众议院最早提出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实施了所谓“网络国会工程”,并通过这一媒介可以利用议会的一些电子记录。1996 年,德国议会(联邦议会)宣布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紧接着英国、瑞典的议会也如法炮制。1997 年,丹麦、澳大利亚等国议会网站也在因特网上出现。[10]2004年1月,奥地利成为第一个全面实施电子化制定法律的欧洲国家。此电子立法项目从立法草案、修改、通过和公布法律创建一个完整的电子程序。2007年6月,在第七届“全球重塑政府论坛”上,该项目被认定在公共服务中极大地提高了透明度、责任性和响应性,获“公共服务奖”。苏格兰的“在线议会”,被认为是电子议会的一个先锋。它最突出的成就是创设了网络请愿、自由互动式在线论坛、网络咨询系统和网上现场直播辩论。2005年,它入围“欧洲电子民主奖”,排名第二。2006—2008年,欧盟一些国家和地区(荷兰、匈牙利、立陶宛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议会等)开始合作研究“电子代表工程”。该系统主要是为当选代表提供一种可移动的、个性化的工作环境。目前,此系统处于试验阶段。

    世界各国议会正迅速走向网络。2008 年全球电子会议报告资料显示:86%的受访者(各国参会代表)称本国提供议会或议院的网站,46%议会委员会已上网。电子邮件、网络访问等成为一般应用中最普遍的类型。在立法应用方面,55%的受访者称有文件管理系统,70%的有议会电子图书馆,70%的有大会辩论记录系统和备忘录,64%的有议案、条例草案及修正的应用软件。在代表应用方面,34%的受访者提供议员个人网站,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有公布财务状况的应用程序和与选民沟通的应用软件。在监督应用方面,一半多的受访者(52%)有处理政府问题的系统,41%的受访者有提供听证会的应用系统,只有11%表示支持其他监督活动的系统。[11]

    根据各国议会联盟(Inter Parliamentary Union,简称议联IPU )的最新统计,截至目前为止,全球共有190个国家的267个议院建立了网站。[12]

    尽管各国议会网站在版面设计、栏目内容和网站功能等方面差异较大,但已经呈现出一种国际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表现为:(1)议会网站建设已有了统一的理论指导。1998年夏,各国议会联盟秘书处汇编的详尽的数据分析建议:典型的议会网站内容可能沿着共同的模式发展,主要的特征可被用作文件证明并系统化,以适用所有议会网站的指导方针的形式。这样的指导方针各国议会联盟按照执委会的要求着手准备。各国议会可通过议会秘书长协会进行请教。[13](2)适应世界电子议会发展的需要,各国议会网站的系统、功能等方面也逐渐“接轨”。这表现在:在文字表达上,多数国家的议会网站至少用英文和本国文字两种语言表述。在内容结构和电子议会的软件系统和功能上也呈现出相似或接近的趋势。(3)在实践中,各国议会联盟发现议会网站的某些功能正在变得更加标准化,如美国国会的网站就采纳了澳大利亚众议院、德国联邦议院和南非议会具有的某些设计特点。[14]

    (2)国外立法机构网站的主要内容

    本世纪初以来,根据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评价指标,西方学者对各国议会网站的内容和功能进行了调研、比较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位学者:

    科尔曼(Coleman)的调研结果显示,议会网站包含一系列专题目录。绝大多数的议会网站包含三个不同类型的内容:议会的信息、议会会议议程、议会与其它网站的链接。具体地说,大多数的网站都有议会如何运作的信息(95%),搜索引擎(81%),链接到其他网站(93%),直接的电子邮件链接(76%),议案跟踪系统(74%),议员的网站链接(67%),“最新消息”(64%)和让公众发表意见的机会(52%);但大部分的议会网站都没有委员会工作文件(48%),关于如何参与的信息(45%),关于年轻人的特殊信息(40%),国会议员的投票记录(36%),自动索引(32%)或让市民咨询的机会(26%)等。[15]

    亚历山大(Alexander H. Trechsel)等人根据议会网站信息的功能不同,将欧洲国家的议会网站的内容划分为:提供信息(Information )、双向互动(Bilateral

    interactivity )、多边互动(Multilateral interactivity )和用户方便性(User

    friendliness )四种类型。其中,信息占 68.1%;双向互动占 69.2%;多边互动占 13.6%;用户方便性为 42.5%。[16] 具体地说,“提供信息”一般根据资料内容可分为 4 类: (1)有关议会活动的一般信息、链接和新闻,(2)关于议员和他们的政治行为表现的信息,(3)立法委员会的信息,(4)立法信息。 “双边互动”包括:(1)通知有关网站本身的问题,(2)表达自己对政治事务的意见,(3)提出要求和咨询。“多边互动”如,提供的网上辩论空间等。“用户方便性”(“user-friendliness”)有三个变量组成:(1)访问的便捷性和导航,(2)设计完善度,(3)网站的吸引力。如:直接链接,公布网站地图,搜索引擎,方便残疾人员访问的设置等等。

    此外,72%的议会网站是由议会本身来维护的,12%的由各种政府服务部门管理,16%的议会网站是由第三方代表议会来维护。

    但由于上述调研时间距今至少已经过去七八年,考虑到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站的内容和功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考察国外议会网站的现行运行情况及内容/功能的最新变化,本课题组以美国国会网站为样本,并与中国人大网进行了对比。

    (3)中外立法机关法律网站调研对象的选择

    众所周知,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国家,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行使有着严格的界限。同时,美国又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和各州根据宪法享有和行使各自的权力。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国会行使联邦立法权。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美国各州议会是其立法机关,行使州的立法权。各州议会除内布拉斯加州以外,都实行两院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美国国会信息化进程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美国的行政会议(现已不复存在)开始委托行政法学者亨利·佩立特(Henry Perrit)准备有关在政府保存信息和制定规则中运用IT技术的报告。[17]在该报告的推动下,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宣布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要求联邦机关发展和实施规章中更多地运用IT技术。之后,公众就可以通过因特网免费获得《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r)。不久,《联邦行政法典》(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也上网了。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国会也开始采取行动,制定《纸面文书减少法》(the Paperwork Reduction Act of 1995)[18],修改《信息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19],推动公众通过因特网获取政府信息。特别是在布什政府上台之后,电子政府被摆上了总统的议事日程上来,其中电子化立法(e-rulemaking,online rulemaking,electronic rulemaking)就是一个重要内容。2002年,美国参议院通过了《电子政府法》,[20]这也为推动信息技术的利用、促进公众参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目前,美国在立法中运用电子技术主要是在政府制定规则之中,而且主要是在公告评议制定程序(notice-and-comment rulemaking)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美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议会均设立了自己的网站。美国众议院网站(http://www.senate.gov/)和参议院网站(http://www.house.gov/)以及国会图书馆网站(http://www.loc.gov)都是美国国会的官方网站。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站成立时间最早,资源最丰富。其中的Thomas (http://thomas.loc.gov/home/thomas.php)网站,不仅能检索到国会通过的法律,还有大量的立法资料、法律草案、听证会资料。[21]

    1995-1997年,国会建立的“立法信息系统”分内外两个部分,并相互隔离。其中,内部的系统称“在线立法信息检索系统”,为国会议员以及他们的职员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立法信息资料服务。外部的系统称之为“国会图书馆—托马斯”,它是第一个综合性电子立法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向公众分发参众两院的立法信息。THOMAS收录了从1989年以来的国会法律全文和国会会议记录,1973年以来的议案总结,近年的国会委员会报告、立法机关工作时间表,同时与其它法律研究机构的网站链接。可以利用所提供的功能强大的检索工具查找到议案和其它一些不同标准的参考文献。 [22]

    众议院网站和参议院网站是近几年才建立,没有多少实质内容,主要起门户网站的作用,大量的立法信息都指引到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站上检索。 因而,我们选择国会图书馆Thomas作为与我国人大网站进行比较的对象。

    中国人大网是全国人大的官方网站,由常委会信息中心建立,2005年3月正式运行。

    (4)中美立法机关法律网站内容体系的比较

    表1:首页主要栏目比较

栏目名称
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
美国国会图书馆 Thomas(http://thomas.loc.gov/home/thomas.php
重要发布
包括讲话论述、法律文件、决议决定、任免、报告
本届国会立法:可以任意词/议案的发起人检索议案摘要或状态;还可根据检索
立法工作
立法动态、法律草案审议、立法草案征集意见、新法介绍、法制建设、立法专题、
·       国会活动Activity in Congress、委员会信息Committee Information
 
监督工作
综合报道、执法检查、工作监督、报告决议、监督专题
 
代表工作
代表活动、代表之声、议案建议、议案建议办理、代表培训、代表资格审查、代表委员论坛
 
选举任免
全国人大、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
驻外大使
 
对外交往
友好往来、国际会议、其他、人大驻外人员、外事专题
·         国际条约Treaties
·          
人大论坛
人大建设、法制天地、视点、工作交流
 
人大知识
人大概览、坚持完善人大制度、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知识问答、名词解释、外国议会
 学习Learn,包括国会图书馆托马斯介绍THOMAS Orientation 、立法程序、The Legislative Process 、最高法院The Supreme Court、《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美国宪法》U.S. Constitution 以及更多历史文件More historical documents
人大文献
领导论述、历届委员长、历次大会、历次常委会、文献资料、历史图片
议案和决议Bills, Resolutions、国会记录Congressional Record
地方人大
工作动态、会议活动、代表活动、交流园地、选举任免、地方法规、通讯员专栏
 
网站链接
中央机关网站、地方人大网站、相关媒体网站
政府资源Government Resources,包括美国众议院、参议院、美国法典、50个州和哥伦比亚地区议会网站。

    表2:立法信息公开调查

名称
中国人大网
美国国会图书馆 Thomas
立法信息
首页设立一级栏目“立法工作”
更多立法信息more legislative information
法律草案意见在线征集
登录“全国人大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管理系统”,可以看到已经结束的草案征集列表、参与人数、意见条数等信息以及相关报道和相关反馈,正在征集的法律草案无法点开,只能从首页进入。
 
法律信息的合法性
中国法律法规信息系统,包括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地方性法规,是全国人大信息中心和开元讯业科技公司合办的法律信息网站。
历届国会议案全文检索Search Bill Text for Multiple Congresses /财政拨款立法Appropriations Bills  /公法Public Laws/投票表决名单Roll Call Votes/联系国会议员Contacting Members of Congress,/各州立法网站链接State Legislature Websites
法律信息的便利性
免费浏览/保存/打印/检索,有导航标记/被引用情况/全屏浏览等。检索方式有分类/级别查询。
免费订阅/打印/保存/邮件发送/分享/检索等,
立法公开
“全国人大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管理系统”
·          
监督公开
首页设立一级栏目“监督工作”
 
公众参与
“全国人大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管理系统”
联系国会议员Contacting Members of Congress栏目:链接多种联络渠道,如参众两院议员个人网站Members' individual Web sites、众议院代表信箱House Write Your Representative service、如何与美国参议院议员联系 How to Contact U.S. Senators、托马斯立法资源THOMAS Legislative Resources、美国国会大厦总机电话号码The telephone number for the U. S. Capitol Switchboard1等。
互动平台
草案在线意见征集
托马斯众议院委员会听证视频更新THOMAS House Committee Hearing Video Update,还链接twitter
代表信息
全国35个省、直辖市/港澳台地以及解放军人大代表名单。该名单在首页可以检索。
 
运营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
 
在线视频/直播
 众议院现场视频直播House Floor Now (video)、参议院现场视频直播 House Floor Now (video) 、参议院委员会视频直播Senate Floor Now (video)
托马斯众议院委员会听证视频更新THOMAS House Committee Hearing Video Update

    (5)中外立法机关法律网站发展差异的分析

    通过对上述中外立法机关法律网站的发展历程以及内容功能上的调研和分析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外立法网站在某些内容和功能上基本相同,如机构设置、立法活动、立法草案征集、人事任免、规范性文件、人大制度介绍以及网站链接、检索功能等方面,但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定位上的差异:

    我国立法网站是立法机关进行立法信息公开、与外界沟通的重要平台,是对外宣传的窗口。例如,中国人大网的定位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的国家机关网站,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舆论媒介,也是其与人大代表、地方各级人大和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重要渠道,承担信息发布、舆论导向、公众联系、社会服务等多项功能。正是基于此种建站理念,人大网站将大量领导活动放在首页,并且是非常显著的位置。除了人大业务相关内容以外,有些网站还设立了“机关建设”(河南人大网)、“文史哲艺术欣赏”,甚至“休闲娱乐”(四川人大)、“人大书画院”(河南人大)等非业务专栏。

    从上文中提到的美国立法电子化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国外议会网站则被视为立法电子化/电子民主的平台。美国政府实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要求联邦机关发展和实施规章中更多地运用IT技术,以使公众可以在网上免费浏览《联邦公报》、《联邦行政法典》等美国法律。美国政府实施“电子化立法工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已经于2003年1月完成,也就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站(http://www.regulations.gov)上建立一个“搜索-评议的入口”(search-and-comment portal)。公众可以通过这个网站搜索到所有在《联邦公报》上公布的有关草案的公告,并且还可以就其发表评议。这些通过电子方式提交的评议将会被分发到相应的机关手中。第二个阶段是要扩展第一个阶段的努力,建立整个政府范围内的电子文档系统(e-docket system)。它是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在线文档,这样公众就能够随时获取与新的规章相关的文件资料。政府希望在完成电子文档系统之后步入第三个发展阶段,那就是生成一个规制者的“电子桌面”(electronic desktop),也就是要研制出一整套知识管理的工具,帮助规制者进行规制分析和决策。[23]

    功能上的差异:

    中国人大网站的主要功能,有学者归纳为政务公开、代表服务、公众参与三大块功能。政务公开功能:主要是人大工作信息的公开和发布,包括人大机构、人大概览、工作动态、文件资料等。主要内容分按目录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部分。代表服务功能:为代表履职提供服务,包括代表建议网上办理、人大会议VOD点播、重要咨询采集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等。公众参与功能:支持人大常委会机关、人大代表、普通公众、政府有关部门多方互动交流沟通。在信息公开的同时,为公众开辟反馈的渠道。同时,代表服务内容中部分代表履职的公开,也为公众监督人大代表履职提供了可能。[24]

    从上文的网站实际调研结果看,相较于其他两个功能,政务公开是中国人大网站的主要板块,也是目前为止内容最完善功能最齐全的部分。其中,人大工作之类的信息公开情况比较好,如机关介绍、人大知识普及、立法动态、立法草案的公布以及法律数据库等,在所调查的人大网站中公开率达到100%。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大网开发的“中国法律法规信息系统”,在目录分类、检索和使用功能等方面远远超过地方省、市的人大网站,后者有的甚至没有具体的法规颁布/效力/分类体系。代表服务功能一般只针对代表服务,需要密码登陆,所以不在本次调查范围之内。至于公众参与功能,近年来发展很快,根据本文调查,60%的省、直辖市级人大网站建立了法规草案在线征求意见系统。其中,中国人大网建立的“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平台”得到了公众的热烈回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甚至影响了我国的立法进程和条文内容。例如,2005年的物权法、2006年的劳动合同法以及2011年的个人所得税法,从草案开始公布之际,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全国人大法工委分别收到意见1.15万余件、19万多件和23万件。这些意见许多是通过网络发送的,其中的一些意见最终为立法者所采纳。2008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审议一部法律草案,都要通过中国人大网征集意见,并且在草案条文及其说明中注明“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提出意见”等文字。不过,公众参与功能的另一个主要内容——立法听证过程的在线直播与美国国会网站相比,差距较大。美国国会网站设置了参众两院立法现场视频直播/参众两院委员会最新视频等栏目,在直播现场还链接了twitter。

    泰勒(J.A.Taylor)和埃莉诺·伯特(Eleanor Burt)访问了全球30个议会网站,调查范围涉及南、北欧,北美、澳大拉西亚(一般指澳大利亚、新西兰及附近南太平洋诸岛,有时也泛指大洋洲和太平洋岛屿)、南非、英联邦国家。同时还访问、分析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一些民族和省的网站。他们按照议会网站信息对民主创新方面的作用将其分为五大类:(1)为培养公民权(citizenship)而提供的具有教育性和教益性的信息。这是议会网站最普遍的内容。多数网站提供议会的“教育性的”描述、历史发展过程和工作程序(包括当前的问题,如议会对公共开支的监督)。链接到其他站点的作为论证的信息。所有网站都包含议员的一些详细资料,如议员的简历、投票记录、经济收入及其他个人收益情况。(2)议会提供的服务信息。如,英国、加拿大等国的议会在网站上提供就业信息;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公民可以从网上直接订购国议会的出版物。(3)议会增强积极公民权的信息。网站鼓励政策形成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和反馈;提供当前议会辩论的时间安排和在议会内部公民参与的机会;开办国会论坛,确定当前公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咨询;从网站上获取公共政策和司法机关的文件;

    提供便捷的投票窗口等。(4)为公民使用网站的便捷性而提供的信息。如,提供搜索引擎窗口、网站地图、用户帮助服务;公民链接议会网站的介绍和建议;支持一种或更多的语言,配置触屏或声控设备,支持残疾人使用的辅助设备信息;更新频度等。(5)其他革新的方面:例如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议会网站设立与“世界议会网站”链接;德国网站提供登录“世界各国议会图书馆的目录”窗口;许多欧洲国家的议会有包括欧洲议会议员的列表等。[25]

    中外立法机关法律网站发展差异的分析:

    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不仅在于法律体系、制作理念和网络技术的不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西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法治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3、立法机关法律网站的发展问题和改进对策建议

    在我国立法公开化进程中,作为立法信息公开化平台的立法网站,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立法信息公开的内涵及其法律规定

    立法公开的基本含义是立法程序的每一阶段、每一步骤及其阶段性都应当以社会外界看得见的方式进行,向社会公开,公众有权知悉并取得立法的有关资料和信息。立法公开在各国的立法实践中大致表现为立法文件的公开和立法会议的公开两类:前者指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各种草案、说明、为立法目的而搜集的背景资料、立法讨论中的会议记录、备忘录等的公开;后者是关于立法机关公布议程、发表记录、准许旁听、接受监督、举行立法听证等各种制度的总称。

    建国以来,我国立法公开过程经历了从不公开—部分公开—公开三个发展阶段。2000年立法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立法公开开始走向制度化。特别是2007 年10 月中共十七大召开后, 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理念进一步得到强化,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8年4月,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进一步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予以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法律草案的公布有两种形式:一是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经常委会初次审议后,一般都在中国人大网站上予以公布;二是对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法律草案,经委员长会议决定,同时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中国人大网站上公布。法律草案公布后,社会各界可以将意见直接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也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站提出意见。[26]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继续坚持和完善法律草案公布机制,所有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都在网上予以公布。

    尽管截止目前为止,我国法律尚未明确规定立法草案必须公开[27],但立法公开化潮流已成为社会共识,得到各方认可,地方人大对于立法信息的“全公开”规定甚至远远早于全国人大。例如,2004年,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表示,所有立法项目都将在网上公开征集市民意见;2006年,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将进入审议程序的每件法规草案都在省人大信息网上予以公布;2008 年初,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立法公示制度规程,要求每件法规提请审议前都在网上公布。[28]上海市人大届常委会确立了“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原则,规定除主任会议特别决定不予公开征求意见的外,其余法规草案一律公开征求意见。立法公开已不限定于常委会审议期间的各个立法程序,立法规划、立法计划、立项论证、立法起草、法规案解读及立法质量后评估等各环节工作都有不同程度的公开。[29]

    (2)中国立法机关法律网站的发展问题

    网站定位不清晰的问题。目前,我国人大网站承担的职能过多,如上文提到的中国人大网承担的信息发布、舆论导向、公众联系、社会服务等多项功能:导致网站首页栏目众多,分类不明确,信息混杂。大量宣传性/新闻报道性信息充斥版面,影响了有用/公众关注的信息的版面数量。为了避免了上述问题,建立专网不失为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有些网站如中国人大网和广东人大网建立了专门的立法网页,涵盖了立法工作的全过程,栏目设置清晰,内容全面,更新及时。

    网站信息公开的质量问题。立法机构的工作性质和内容要求网站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全面、清晰和及时连贯。由于目前我国法律尚未对立法公开的范围、内容和实效等有明确、细化的规定,所以,无法准确判断立法网站的公开信息是否全面、完整、及时、连贯。例如,信息全面性的缺失不仅包括立法全过程信息的欠缺,还包括公开过程中社会公众参与信息的欠缺。在5所人大网站的立法草案征集意见系统调查中,仅有北京人大一家网站可以浏览其他网民意见。

    立法网站有别于政府网站和司法网站的地方在于其至今没有一套完整、科学、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和制作规范,其信息无法进行全面、准确、客观的评估。[30]

    网站设计问题。通过5家人大网站的调查,人大网站首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版面不够简洁,栏目拥挤,色彩单一,导致主题不突出,个性不鲜明。如人大网站首页色彩只集中于红、白、黄三种颜色。其次,栏目分类过于粗糙,许多不同性质的信息挤在一个栏目中,排列也无顺序,为信息的浏览和有效利用带来一定困难。如河南人大网中的法规类栏目,并未做下一层级的分类。又如,多数人大网站法规栏目只有发布级别的分类,缺乏内容/时间的具体分类,也没有下载、保存、邮件发送等多种传播方式。第三,立法草案征集缺乏必要的相关信息。在立法日趋专业化的背景下, 普通公众很难理解法律草案的专业术语和法律条文所包含的实质内容。因此,立法机关在草案征集意见时,仅公布草案条文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同时发布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资料,如立法背景、立法宗旨和目的以及中外配套/类似的法律规定, 并诠释立法所涉及的法律条文、典型案例、专业术语等。而目前我国人大网站公布的法律草案,大都缺乏有效的相关链接(相关条文的链接)和立法的延伸解读(包括学者解读、新闻解读、案例解读、立法沿革、修订变化),即使是信息相对完整、功能相对强大的全国人大法规数据库也是如此。第四,网站总体设计方面缺乏统一规划,表现为各栏目之间缺乏协调,相互之间也没有有效链接。如北京人大网站在资料库中只有本届市人大代表名单,无历届代表名单。但在“北京人大”栏目中却有上届代表名单。

    (3)中国立法机关法律网站的改进对策建议

    理念上的转变

    相较于政府网站和司法网站,无论是网站内容、投入的资金、设计规范、评估指标等方面,还是发展程度、社会影响力、研究成果来说,立法网站与二者是无法比拟的。在我国,政务信息公开化、电子化是开展得最早的,也是推广程度最高的。政府网站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法律依据,要求政府机关必须实行政务信息公开,每年提交政务信息公开报告,并且每年要进行考核——“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目前,信政务信息公开体系已经逐渐延伸覆盖全国公共企事业单位和基层政府。至于司法网站,最高法院先后颁布了《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关于人民法院直播录播厅审活动决定》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最高法院又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100家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制定了严格的《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标准》。上述指导性文件和评价标准的推出,不仅推动了司法公开、司法网站的制作和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也为社会评估提供了标本。[31]

    反观立法网站,由于我国电子人大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立法的“全公开”尚无法律层面的明文规定,各地人大网站的建设也无统一标准和规范,学界对此的关注度不高,研究程度不深,[32]影响了人大网站的“推进立法公开化和电子民主”功能的进一步实现。例如,人大监督是“电子民主”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县级人大网站的监督功能的实现存在着诸如监督公开度的难以把握、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网络与公开未能有机结合之类的发展“瓶颈”。因而,目前较多县级人大网站多是发布一些常委会机关日常工作信息或视察、检查和调研等活动信息,缺少对一些重大监督议题的策划宣传和深度跟踪报道,也就未能为社会提供全面的监督信息,以致县级人大网站点击率较低。[33]

    要改变立法网站“相对落后”的发展状况,首先改变过去片面强调网站的窗口宣传功能,充分认识到其对推进立法科学化和民主化、改善公共关系、进一步发展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的重要作用,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和广度。

    法律机制上的改进建议

    建议仿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立法公开的单独法规,明确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和方式以及未公开的法律责任,并制定详细的网站评估标准。公开的范围不单局限于公布成文法律法规,并且还应包括公开相关立法信息,从立法程序上说,应该包括如下内容:立法规划、计划编制及立项论证的过程及结果;立法起草过程及征求各方意见情况;立法提案阶段有关内容包括法规议案本身、会前组织法规议案解读活动及有关专门委员会调研并提出初审意见的情况;立法审议各环节有关情况,包括常委会历次审议的全体会议、分组会议及其相关记录,市人大法制委统一审议,各类立法民主活动情况等;法规草案表决情况;立法结果,即经表决通过的法规文本及其相关的立法性文件;以上立法过程中形成的全部立法资料和信息的整理、立卷、归档;立法质量后评估情况。[34]

    此外,还应仿照政府网站和司法网站,建立行之有效的网站建构指标和评估体系,促进立法网站快速、健康的发展。

    附:

    北京、河南、广东、上海、四川五省人大网站调研表

    北京人大网

    【官方网站】

    http://www.bjrd.gov.cn/index.html

    由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承建的北京人大网简约清晰,提供立法新闻、人大资料等信息并可以检索法规数据。现对本网站进行如下几方面调研:

    一、设计视觉

    (一)首页

    本网站所有网页均采用窄屏780*428像素设计,首页红黄主色调——淡黄色和银灰色的背景、红黄相间的宣传图、红黄渐进色的标题、红色导航栏、红色和黑色的小宋体字。

    首页的布局采用常用网页布局中的“T形”结构,页面顶部放置横向宣传图,其下左右两侧为具体版块内容列表。

    (二)栏目页面

    栏目页面宋体黑字或宋体红字,色块呈淡黄色和银灰色,颜色柔和饱满,有清透感。

    页面的布局采用常用网页布局中的“国字形”结构,信息分成三列放置,中间版块突出。

    (三)正文页面

    正文页面为图文结合形式,宋体黑字,色块呈银灰色。

    页面的布局采用常用网页布局中的“标题正文型”结构,顶部放置标题,下部放置图和文字。

    二、栏目设立

    本网站共设立八大导航栏目、两大专题,以及登录平台和其他网站链接等内容。

    (一)主要栏目

    本网站主要栏目包括新闻中心、北京人大、立法聚焦、监督纵横、代表园地、人大制度、法规大全、资料库八项。

    1.  新闻中心

    点击导航栏中的“新闻中心”即可进入新闻中心栏目首页。本栏目中收集了人大及各处的新闻、工作汇报、调研等内容,分成11个子版块:全国人大动态、一府两院传真、各地人大新闻、国外议会信息、媒体聚焦、区县新闻、在线视频、专题集锦、北京日报人大专刊、人事任免、记者登录平台。

    2. 北京人大

    点击导航栏中的“北京人大”即可进入北京人大栏目首页。本栏目中收集了人大的相关资料,包括人大简介、人大常委会机构设置介绍、历届人大代表名单、历届人代会会议内容和历届人大常委会会议专题相关等。栏目分成4个子版块:人大简介、历届人大代表名单、市人代会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会议。

    3. 立法聚焦

    点击导航栏中的“立法聚焦”即可进入立法聚焦栏目首页。本栏目中收集了立法新闻、公示,立法计划和征求民意的等信息。栏目分成6个子版块:本市立法动态、外省市人大立法工作研究、立法公示、立法征集市民意见、五年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其中,草案及征求意见稿版块将在后文详细介绍。

    4. 监督纵横

    点击导航栏中的“监督纵横”即可进入监督纵横栏目首页。本栏目中收集了监督执法检查新闻、年度监督计划、监督征集民意等信息。栏目分成6个子版块:本市人大监督工作动态、外省市人大监督工作动态、监督公示、监督征集市民意见、年度监督计划、相关法律。

    5. 代表园地

    点击导航栏中的“代表园地”即可进入代表栏目首页。本栏目仅提供服务平台供代表登陆使用。

    6. 人大制度

    点击导航栏中的“人大制度”即可进入人大制度栏目首页。本栏目中收集了人大相关理论研究、名词解释、制度解析等信息。栏目分成4个子版块:制度解读、理论研究、法治论坛、知识窗。

    7. 法规大全

    点击导航栏中的“法规大全”即可进入法规大全栏目首页。本栏目为法规数据库,收集了宪法类法律和北京地方性法规、规章等文件。栏目分成3个子版块:北京地方法规、北京现行政府规章、宪法和宪法类法律。栏目顶部有检索框,用户可通过法规名词、效力级别、时间三方面检索需要的文件。

    8. 资料库

    点击导航栏中的“资料库”即可进入资料库栏目首页。本栏目收集了人大代表相关资料、人大文件汇编等资料。栏目分成6个子版块:市人大文件汇编、市人大代表名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长副市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市人大常委会公报。

    (二)专题

    本网站除八个主要栏目外,另设有两大专题,分别是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北京市区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两专题的链接位于网页中部,以宣传图形式放置,点击后弹出新网页展示专题整版内容。

    1. 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

    点击网页中部的宣传图即可进入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专题的首页。

    网址:http://www.bjrd.gov.cn/zt/esqchy/index.html

    本专题以图文形式详细介绍了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的日程议程和相关文件等内容,子版块包括图片视频新闻报道、会议公告、会议日程、会议议程、会议文件、人事任免、监督职权向社会公开、媒体精萃、参考资料、天气预报。

    2. 北京市区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

    点击网页中部的宣传图即可进入北京市区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专题的首页。

    网址:http://www.bjrd.gov.cn/zt/hjxj/index.html

    本专题以图文形式详细介绍了区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的详细内容,子版块包括重要精神、选举动态、相关法律法规、相关评论、相关知识、图片报道。

    (三)其他栏目

    本网站除主要栏目和专题外,还设有登录平台和其他网站友情链接等。

    1. 人大代表登陆平台

    位于网页最顶端和网页中部右侧两处的登陆平台,供人大代表使用。

    顶部登陆:

    网页中部登陆

    2. 网络留言板

    点击网页底部的网络留言板宣传图,可直接弹出outlook邮箱,市民可通过如下地址发送邮件提意见:xinfangban@bjrd.gov.cn

    3.  其他网站链接

    网站首页有三处其他网站链接:友情链接、地方人大链接、区县人大链接。友情链接包括中国人大网、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网、新华网、首都之窗、北京市政协、北京法院网、京检网、京报网、千龙网;地方人大链接包括全国各地省级人大网站;区县人大链接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房山区、昌平区、延庆县、门头沟区、密云县、怀柔区、平谷区人大网站。

    三、分类体系

    下表简单介绍人大网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以新闻报道和历史资料为主体,配合互动平台构成完整的网站体系。

 
 
 
北京人大网
 
 
 
栏目
新闻中心
北京人大
立法聚焦
监督纵横
代表园地
人大制度
法规大全
资料库
专题
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
北京市区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
登陆与互动平台
其他网站链接

    四、网站背景

    北京人大网由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承建,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5042646号。

    五、更新频率

    本网站新闻报道更新较及时,每天约有1至3篇的更新量。法规等文件因数量有限更新间隔时间较长,新发法规文件更新较慢。

    六、语言类别

    本网站只有中文版一种版面。

    七、点击使用

    本网站总点击率及单篇文件的点击率均不显示。

    八、征集互动

    (一)草案、征求意见稿

    首页左侧的侧边栏下部设有“征集市民意见”版块,该版块将草案、征求意见稿等文件通过立法工作和监督工作两方面展示出来,同时分别隶属于主要栏目中的立法聚焦和监督纵横。

    其下共有文件12篇,其中立法工作7篇,监督工作5篇,数量较少。

    列表如下图:

    具体文件如下图:

    (二)市民互动平台

    首页右侧的侧边栏设有“网上信访”图标,点击后弹出页面显示信访邮箱地址,或者通过首页底部的“网络留言板”图标链接至邮箱提交意见。

    信息事业部法规中心

    广东人大网

    【官方网站】

    http://www.rd.gd.cn/

    由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的广东人大网,除主页及其各栏目外,另设置有两个专网:立法专网、代表专网。代表专网是人大代表的登陆和互动平台,需有代表账号方可进入。现对网站首页及其栏目和立法专网两部分分别进行调研:

    第一部分 首页及其栏目

    一、设计视觉

    (一)首页

    本网站所有网页均采用宽屏1007*600像素设计,首页采用鲜明的红色为主色调,红黄相间的宣传图、黄色标题栏、导航栏、黑色宋体字。

    首页的页面布局采用常用网页布局中的“T形”结构,框架整齐、简洁。页面顶部放置横向宣传图,其下左列、中间列为具体版块内容列表,右侧为登陆系统、人大会议专题及相关知识等版块。

    (二)栏目页面

    栏目页面采用灰色宋体字,色块呈灰色。

    页面布局采用常用网页布局中的“T形”结构,页面左侧为各个栏目的信息标题展示,以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布。

    (三)正文页面

    正文页面为红色大字号标题,宋体黑字正文。

    页面的布局采用常用网页布局中的“标题正文型”结构,顶部放置标题,下部放置图和文字。

    二、栏目设立

    本网站首页共设立八个导航栏目、两个会议专页,以及登录平台和其他网站链接等内容。

    (一)主要栏目

    包括新闻要览、人大工作、人大会议、代表工作、人大概览、常委会公报、图片新闻、网上直播。

    9.       新闻要览

    本栏目包括人大新闻、政闻时论、综合报道、媒体广角、专题五个版块,及时更新新闻报道。其中,专题版块与首页的专题栏目重合。

    2. 人大工作

    本栏目包括法规草案征求意见、监督公开、立法聚焦、监督视窗四个版块,分别介绍人大立法与监督工作情况。

    3.人大会议

    本栏目包括人大会议常委会会议、决议决定、选举任免、主任会议、考察交流、依法治省、市县人大七个版块,罗列相关文件。

    4. 代表工作

    本栏目包含:代表履职、视察检查、代表风采、议案建议办理。以生动的图片和文字描述了代表工作的具体内容。

    5. 人大概览

    以思考与探讨、论点荟萃、人大ABC、人大职能四个版块详细介绍了人大相关知识以及论坛的热点问题和深入思考讨论。

    6. 常委会公报

    将2008年常委会公报各期的文件展示出来。

    7. 图片新闻

    集中所有图片新闻的版块。

    8. 网上直播

    对历次人大会议最新情况进行及时公布的版块。

    (二)会议专页

    本网站首页中部及右侧分别以宣传图的形式设有两个会议专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广东代表团会议专页和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专页。点击该两宣传图可弹出新网页显示专题整版内容。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广东代表团会议专页

    点击首页中部和右侧的宣传图即可进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广东代表团会议专页。网址为:http://www.rd.gd.cn/dhl/jhyz/gddbt/

    本专页详细介绍了人大会议的情况,包括九个子版块,即会议议程、代表审议、媒体视点、新闻中心、议案建议、会场内外、图片报道、实录直播、网民议政,从该九方面详细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内容。

    2.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专页

    点击首页中部和右侧的宣传图即可进入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专页。网址为:http://www.rd.gd.cn/dhl/rdhyzy2/

    本专页以图文形式介绍了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日程议程和相关文件等内容,子版块包括大会进程、大会机构、大会文件、人大会议专页、最新动态、媒体聚焦、代表审议、议案建议、新闻中心公告、记者会、新闻发表会、导航、图文直播、图片新闻。

    (三)其他

    1.检索系统

    位于首页右上角,可进行模糊检索、按标题检索、按内容检索三种方式的检索。

    2.人大决策支持库和代表登陆平台

    供用户账号或代表账号登陆使用,查看相关信息。

    3.其他网站链接

    包括省级人大网站、市县人大网站、广东省政府机构网站和其他网站,覆盖全面。

    4.在线调查

    位于首页右下角,设置在线投票调查,收集公众对广东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最关心的内容。

    三、网站分类体系

    下表简单介绍广东人大网的基本组成部分,由主页支撑,下设立法专网和代表专网,结构复杂、内容细致。

 
 
 
 
 
广东人大网
 
 
 
 
首页
主要栏目
新闻要览
人大工作
人大会议
代表工作
人大概览
常委会公报
图片新闻
网上直播
首页
会议专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广东代表团会议专页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专页
 
首页
其他栏目
检索系统
登陆平台
在线调查
其他网站链接
 
 
 
立法专网
立法动态
立法聚焦
立法公开
立法研究
公众互动
最新法规
法规查询
代表专网
代表专用平台,需要专门的用户名才能进入

    四、网站背景

    本网站由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粤ICP备05085666。

    五、更新频率

    本网站更新频率较慢,信息多集中于一天更新。

    六、语言类别

    本网站仅有中文版一种版面。

    七、点击使用

    本网站总点击率及单篇文件的点击率均不显示。

    八、征集互动

    该部分主要体现在立法专网中,将在下文详细阐述。

    第二部分 立法专网

    点击首页抬头宣传图中的“立法专网”即可进入立法专网首页。本网详细介绍人大立法相关工作。

    一、栏目设立

    立法专网共设有七个栏目以及意见征集系统、互动平台等内容。

    (一)主要栏目

    包括立法动态、立法聚焦、立法公开、最新法规、立法研究、公众互动和法规查询。

    1.       立法动态

    立法动态包含立法工作会议介绍和在该类会议上形成的关于立法的报告、讲话等信息,点击“更多”或者导航栏中的“立法动态”可以获得该栏目的全部信息。

    2. 立法聚焦

    立法聚焦的信息内容多为某现行法规或者法规草案的亮点说明,带有新闻性质。

    3. 立法公开

    立法公开栏目共分三个子版块:立法计划、立法规划和立法文件。立法计划和立法规划两个版块仅有三篇信息;立法文件版块多为广东省地方性法规草案的说明、审议意见或报告。

    4. 最新法规

    最新法规为广东省最新通过的地方性法规更新版块,共有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法规和较大市法规两个子版块。该版块发布的文件较为完整,但及时性不强。

    5. 立法研究

    立法研究栏目设置有两个子版块,即理论研究和法规解读。理论研究版块多从法理学的角度阐述地方性立法意义的文章,与解析具体出台的地方性法规的法规解读版块不同。

    6. 公众互动

    公众互动共设有三个子版块,即公众建议、图文直播、立法建议。

    点击专网首页导航栏标题和底部的宣传图都可进入“图文直播”和“立法访谈”版块,但两个版块目前没有具体内容。点击“立法建议”的宣传图可直接弹出outlook邮箱,可以通过发送邮件给lfjy@gdrd.cn提出建议。

    7. 法规查询

    点击导航栏中的“法规查询”即可进入法规大全栏目页面。栏目顶部有检索框,可通过普通检索和高级检索两种方式检索法规。检索框下方设置有快速查找方式,可通过选择效力级别、颁布时间、时效性等方式获得搜索结果。

    搜索到的法规以如下形式显示,清晰便捷。

    另外,专网首页的右侧栏目还设有广东省地方性法规查询系统,可通过普通检索、高级检索和和按法规颁布单位检索等三种方式取得查询结果。其中,高级检索方式采用链接方式进入,并在检索框下设置法规颁布单位,点击相应单位可直接罗列该单位发文的检索结果。

    (二)其他栏目

    1.立法顾问

    位于专网首页右侧中部,点击可查看人大立法顾问。

    2.在线调查

    以投票方式收集用户对立法专网页面风格的意见。

    二、征集互动

    (一)草案、征求意见稿

    本网站草案和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分布于主站首页人大工作栏目中的法规草案征求意见版块和立法专网的立法文件版块中,内容为08年至今,数量较多。

    (二)互动平台

    专网首页右侧设置有法规草案征集意见系统,并在专网首页以飘窗形式展示,用户可通过匿名登录和注册登录两种方式进入系统,系统下方还明确给出了当前正在征集意见的法规草案,匿名登录该系统后,页面显示两个模块:正在征集的法规草案和已结束征集的法规草案,该两模块征集的公众立法建议较少。

    为方便公众针对每一条提出不同意见,系统从技术上设置了修改、不同意和无意见三个选项,点中修改选项的情况下,条文下方会出现空白框供填写修改意见。此外,系统还针对每一条文提供了该条文的相关资料。

    信息事业部法规中心

    2011-10-24

    河南人大网

    【官方网站】

    http://www.henanrd.gov.cn/

    由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的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内容丰富,收集了人大知识、人大工作新闻和立法资料等信息。现对本网站进行如下几方面的调研:

    一、设计视觉

    (一)首页

    本网站所有网页均采用宽屏1007*600像素设计,首页以深红色为主色调,红黄相间的宣传图、红色标题、深红色的导航栏、白色背景。字体大部分为黑色宋体字,对“热点专题”文件则以红色宋体字凸显。

    首页的布局采用常用网页布局中的“左右对称”结构,页面顶部放置横向宣传图,其下四列为具体版块内容列表。

    (二)栏目页面

    具体栏目页面是宋体红字,路径色块呈淡黄色,整体色泽柔和。

    页面布局采用常用网页布局中的“T型”结构,左侧为常用栏目罗列,右侧为该栏目具体内容罗列。

    (三)正文页面

    正文页面为图文结合形式,标题宋体红字,正文宋体黑字。

    页面的布局采用常用网页布局中的“标题正文型”结构,顶部放置标题,下部放置图和文字。正文底部设置有该篇文章所在版块的上一篇和下一篇文章的标题链接,可通过点击此链接进行下一篇文章的浏览。此外,本网站文章的录入时间、浏览次数和“打印本页”、“关闭窗口”显示在正文结束后的下方。

    二、栏目设立

    本网站设有八大主要栏目以及两会专题、热点专题、信息专栏和友情链接等内容。

    (一)主要栏目

    八个主要栏目包括:人大知识、工作动态、立法工作、监督工作、代表工作、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决定和履职专区。

    1. 人大知识

    点击导航栏中的“人大知识”即可进入人大知识栏目页面,栏目介绍人大基本知识。栏目左侧为常用栏目列表,包含了与人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河南省地方性法规以及人大简介、检索框和信息专栏。常用栏目列表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2.工作动态

    点击导航栏中的“工作动态”即可进入工作动态栏目页面,该栏目包含了人大会议召开情况、常委会日常工作情况和少量的河南省地方性法规征集草案等信息。在首页的该栏目下方为新闻图片的轮播,点击相应图片弹出相关新闻。

    3.立法工作

    点击导航栏中的“立法工作”即可进入立法工作栏目页面,该栏目包含立法新闻、立法参考资料、草案公开征集意见稿。

    4.监督工作

    点击导航栏中的“监督工作”即可进入监督工作栏目页面。该栏目中收集了人大监督执法检查、行使司法监督职权、法律实施等各项监督职权的新闻或文章。

    5.代表工作

    点击导航栏中的“代表工作”即可进入代表工作栏目页面。该栏目发布各位代表的具体建议。

    6.人事任免

    点击导航栏中的“人事任免”即可查看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名单。

    7.重大事项决定

    点击导航栏中的“重大事项决定”可以进入重大事项决定栏目页面,该栏目收集了人大行使职权形成的各种决议事项、人大重要新闻等信息。

    8.履职专区

    点击导航栏中的“履职专区”即可进入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履职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本栏目仅提供服务平台供常委会组成人员登陆使用。

    (二)专题

    本网站除以上八个主要栏目外,还设有两个专题报道、一个热点专题。新闻专题名称分别为:2011全国两会专题报道、2011年河南两会,图片链接位于首页导航栏下方,分别居左和居右以显示。热点专题在右侧河南两会下,以标题列表形式展示河南两会中的热点问题。

    1. 2011全国两会专题报道

    点击首页左侧宣传图即可进入2011全国两会专题报道的首页。

    网址:http://www.henanrd.gov.cn/2011lianghui/index.html

    本专题运用大量图片展示全国两会新闻以及涉及河南的相关内容。专题共分成六个子版块:两会新闻、聚焦河南团、两会掠影、商都@现场、两会直通车、中原经济区。

    2.2011年河南两会

    点击首页右侧宣传图即可进入2011年河南两会的首页。

    网址:http://www.henanrd.gov.cn/2011s/index.asp

    本专题详细介绍了2011年河南两会的的会议进程、文件报告等。子版块包括会议报道、议案提案、代表声音、视频访谈、批评建议、媒体报道、文件报告、会议花絮。首页底部设置了网友留言模块,以增加人民参与两会的途径。

    3.热点专题

    该版块置于首页2011年河南两会宣传图的下方,首页可显示九篇文章,红色字体,内容多为河南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进展情况。

    (三)其他

    本网站除主要栏目和专题外,还设有法规检索框、信息专栏、其他网站友情链接等版块。

    1.滚动信息栏

    首页导航栏下方设置有滚动条,信息内容为本网站的最新更新提示。

    2.常用栏目列表

    首页左侧侧边栏设置了常用栏目列表,为所有页面伴随状态。即打开任何页面均在页面左侧显示该列表,方便用户使用。

    该列表由三部分组成:通知公告、人大知识相关、法规检索框、信息专栏。

    (1)通知公告

    发布人大公告类文件,以及草案、征求意见稿等。

    (2)人大知识相关

    该部分包含七个与人大知识栏目相关的子版块: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简介、河南人大公报、机构设置、常委会会议、地方性法规库、常委会成员、主任会议成员。

    其中,地方性法规库提供人大发布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和较大市地方性法规。

    (3)法规检索框

    该检索框设置简单,有搜索和条件重置按钮。

    (4)信息专栏

    本专栏包含的信息类型有群众来信、立法建议、议苑学园、市县人大、关注民生、一府两院、廉政建设、人大书画院。其中,群众来信为公众在线留言系统;立法建议多为法规草案征求意见稿或省人大工作新闻;议苑学园内容为法律相关理论研究与评论;市县人大为市级县级人大的工作新闻;关注民生为民生类新闻及评论;一府两院是法院检察院工作情况介绍及人大报告;廉政建设主要是廉政学习和考核类的新闻、文件;人大书画院暂无链接。

    3.友情链接

    该版块位于首页右下方,链接包括各地人大网站、平顶山卫东网、人民网、人大建设、中国人大新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三、网站内容分类体系

    网站主要内容的分类体系基本是按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在现实工作的具体内容分布的,附带人大代表工作情况、机关自身的建设、对外交流情况及其工作动态,构成完整布局。

 
 
河南人大网
主要栏目
人大知识
工作动态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人事任免
重大事项决定
履职专区
专题
2011全国两会专题报道
2011年河南两会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人大知识相关、法规检索框、信息专栏
友情链接

    四、网站背景

    本网站属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版权所有,ICP备案编号:豫ICP备05016546号。

    五、更新频率

    新闻性质版块更新频率较高,约一至两天更新一次,其余栏目基本月更新。地方性法规库因法规数量有限,新发法规文件更新慢且间隔时间长,目前仅有2009年的一篇法规,其余均为2004年之前的文件。

    六、语言类别

    本网站只有中文版一种版面。全网站只有顶部的“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字样有英文译体。

    七、点击使用

    本网站单篇文件的点击率显示于正文结束后的正下方,可通过“浏览次数”查看某篇文件的访问量。

    网站总访问量可通过网页正下方的访问人数统计查看。

    八、征集互动

    (一)草案、征求意见稿

    草案、征求意见稿类文件分布于立法建议栏目、通知公告栏目,发文时间集中在2009至2011年。

    (二)互动平台

    1.意见征集电话、邮箱

    在具体法规、草案、征求意见类文件的页面下方标有意见征集电话和电子邮箱。

    2.群众来信

    首页左侧信息专栏中设有“群众来信”图标,可通过点击该图标进行在线留言。点击后弹出页面显示为:

    信息事业部法规中心

    2011-10-21

    上海人大公众网站

    【官方网站】

    http://www.spcsc.sh.cn/

    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办的上海人大公众网,格局清晰,信息全面。现从如下几个方面对本网站进行调研:

    一、设计视觉

    (一)首页

    本网站所有网页均采用宽屏1007*600像素设计,红白主色调,白色背景,红色色块导航栏,灰色小宋字体。

    首页布局采用常用网页布局中的“国字形”结构,页面顶部放置横向宣传图,宣传图右部显示上海市三个著名景点的轮换。

    (二)栏目页面

    子栏目灰色宋体字,页面布局多采用常用网页布局中的“国字形”结构,信息分成三列放置,左侧和右侧小列均匀,中间版块略宽,较突出。

    (三)正文页面

    正文页面为纯文字形式,标题宋体红字,正文宋体灰字。文件均可按大、中、小三种字体选择显示。

    页面的布局采用常用网页布局中的“标题正文型”结构,顶部放置标题,下部放置文字。

    二、栏目设立

    本网站共有六大主要栏目,两大其他栏目,以及登录平台和其他网站链接等内容。

    (一)主要栏目

    六大主要栏目包括:人大概况、人大要闻、常委会工作、人大代表、参考资料、人大专题。六个主要栏目未设置总页面,而是在主要栏目下又分设2至5个子栏目共19个子栏目页面。

    1. 人大概况

    人大概况分为组织结构和主任之窗两个版块,组织结构以图文结合形式介绍人大各室、厅、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主任之窗栏目以刘云耕主任的视角介绍了他的个人资料、同事资料、工作中的新闻以及讲话文件,亲切感十足。

    2.人大要闻

    人大要闻栏目共设置有要闻、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三个版块,三版块均罗列人大近期的重要新闻、会议情况和活动情况。三版块首页的左右两侧同时设有常用版块主任之窗、公告栏、人大专题等方便点击查看。

    3. 常委会工作

    常委会工作栏目共有四个版块,分别为:立法工作、监督工作、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

    (1)立法工作

    该版块包括三部分:立法动态、立法听证会和年度立法计划。立法动态部分及时更新立法工作进展类新闻、会议情况等。立法听证会主要以新闻稿件形式或图片、文字直播的形式介绍听证会工作内容,信息公开透明。年度立法计划罗列了1998年至2009年的立法计划。

    (2)监督工作

    该版块包括三部分:监督视窗、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三版块介绍了监督工作进展,发布相关工作会议汇报等。监督视窗版块报道常委会最新监督工作动态,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信息是常委会行使法律监督职权和日常工作监督职权的情况介绍。

    (3)决定重大事项

    该版块信息均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组织法行使职权,对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做出决定的内容,如批准审查本行政区域内的预算、决定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制定和修改本级地方性法规等。

    (4)人事任免

    该版块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行使选举和罢免本级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组成人员的任免决定。

    4. 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栏目分为市人大代表资料库、代表工作和代表风采三个版块,分别介绍了代表个人情况、工作情况、先进事迹等。

    5.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栏目共设置有五个版块:地方性法规、常委会公报、人大月刊电子版、人大工作交流、多媒体资料。

    (1)地方性法规

    本版块为省级地方性法规文件的集合,从1994年至2011年的文件尽收于此。文件信息完整,正文上方以表格形式简单列明了文件分类、法规名称、通过日期、修正(订)情况和废止情况。

    (2)常委会公报

    本版块内容多为地方性法规草案的审议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常委会各种工作报告,版块所属信息可按照公报号和会议次数两种方式查询信息。

    (3)人大月刊电子版

    月刊需使用PDF阅读器阅读,每期均上传封面彩图,点击封面可进入阅读。

    (4)人大工作交流

    以问答和论证方式展示人大工作互动。

    (5)多媒体资料

    点击标题列表直接显示视频。

    6. 人大专题

    人大专题包括市人代会和热点专题两个版块,以专题形式介绍历届人代会情况。

    (1)人大专题

    共八个专题,点击列表标题进入相应人代会专题。专题内容全面,包括会议要闻、每日热点、文件公告、选举工作、大会议程、专题审议、代表风采、专题评论等内容,同时设有文字和视频的直播版块以及网上调查和意见征集平台,满足用户及时了解会议情况的需要。

    (2)热点专题

    聚焦各届人大会议中热点的问题,提供相关新闻报道、热点新闻、媒体关注等信息。

    (二)其他栏目

    除主要栏目外,在主页还设有独立小版块。

    1.各地人大、区县人大

    在首页中下部设置各地人大和区县人大两个版块,分别介绍全国各地人大要闻和上海区县人大工作情况。

    2.人大知识问答

    位于主页左下角,以问答形式提供人大相关知识,生动且容易理解。

    (三)辅助栏目

    本网站除上述栏目外,还提供信息检索,设有消息树、其他网站链接等辅助性内容。

    1.检索

    信息检索框位于主页右上方,仅提供一种检索方式,输入关键词可检索出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中带有关键词的文章。

    信息检索框左侧列举了热点关键词,使用便捷。

    2.消息树

    栏目导航下方设置“消息树”滚动条,用户可据此了解该网站的最新动态。

    3. 其他网站链接

    位于主页右下角,以下拉菜单形式展现链接。其链接范围广泛,包括:全国人大、各地人大、区县人大、一府两院、区县政府、其他网站。

    三、分类体系

    下表简单介绍人大公众网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以新闻报道和历史资料为主体,配合互动平台构成完整的网站体系。

 
 
 
 
 
 
 
 
 
上海人大公众网
 
 
 
 
 
 
 
 
 
 
 
 
 
 
 
 
 
 
人大概况
组织结构
主任之窗
 
人大要闻
要闻
重要会议
重大活动
 
 
常委会工作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决定重大事项
人事任免
 
人大代表
市人大代表资料库
代表工作
代表风采
 
 
参考资料
地方性法规
常委会公报
人大月刊电子版
人大工作交流
多媒体资料
人大专题
市人代会
热点专题
 
其他栏目
各地人大
区县人大
人大知识问答
检索、互动平台
其他网站链接

    四、网站背景

    上海人大公众网属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沪ICP备10218916号。

    五、更新频率

    因本网站新闻版块较多,人大要闻栏目更新频繁,每天约有1至3篇的更新量;立法工作和代表工作版块不定时更新且更新频率较快;人大网议日约半月更新一期。法规等文件因数量有限更新间隔时间较长,但新颁布的法规文件更新较及时。

    六、语言类别

    本网站有简体版、繁体版和英文版三种版面。点击首页LOGO左上角的相应链接即可获得该网站的三种语言页面。

    其中简体和繁体版本内容相同,仅有字体区分,而英文版内容较少,多图。如下链接:http://www.spcsc.sh.cn/en/node_2743.htm

    七、点击使用

    本网站总点击率及单篇文件的点击率均不显示。

    八、征集互动

    (一)草案及征求意见稿

    本网站没有单独设立草案、征求意见稿等文件汇总的版块,而是通过立法动态和常委会公报两个版块中的工作进展新闻表现出来,包括代表针对草案所提的立法建议、草案说明、人大各委员会关于草案审议意见的报告等类型。

    (二)互动平台

    1. 主任之窗

    首页右侧的侧边栏主任之窗(主任信箱与人大信箱)处可通过邮件形式提交意见。

    2. 网友意见征集平台

    首页右侧的侧边栏设有“网友意见征集平台”图标,点击后可通过网页形式提出建议或意见。

    3. 网上信访

    首页左侧的侧边栏设有“网上信访”图标,公众可通过点击该图标向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公室提出意见建议。

    点击后弹出页面显示为:

    信息事业部法规中心

    2011-10-26

    四川人大网站

    【官方网站】

    http://www.scspc.gov.cn/

    由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的四川人大网页面内容充实、覆盖面广泛,提供人大新闻、代表工作等各类人大信息。现从如下几个方面对本网站进行调研:

    一、设计视觉

    (一)首页

    本网站所有网页均采用宽屏1007*600像素设计,首页以彩图红和背景白为基调,玫红色的导航栏、纯白色的背景、以及蓝色和黑色的小宋体字。

    首页的布局采用常用网页布局中的“左右对称”结构,页面顶部放置横向宣传图,其下四列为具体版块内容列表。

    (二)栏目页面

    栏目页面采用宋体黑色字和蓝色字。

    页面布局采用常用网页布局中的“T型”结构,左侧为常用栏目罗列,右侧为该栏目具体内容罗列。

    (三)正文页面

    正文页面为图文结合形式,宋体蓝字和黑字。

    页面的布局采用常用网页布局中的“标题正文型”结构,顶部放置标题,下部放置图和文字。正文底部设置有该篇文章所在版块的上一篇和下一篇文章的标题链接,可通过点击此链接进行下一篇文章的浏览。此外,本网站文章的录入时间、来源信息显示在标题的下方。

    二、栏目设立

    本网站共设立十一个主要栏目:综合要闻、领导活动、会议报道、立法工作、监督工作、代表工作、基层人大、观点理论、建言献策、对外交流、机关工作。另外还设有三个专题、其他栏目以及登录系统和其他网站友情链接等内容。

    (一)主要栏目

    1. 综合要闻

    点击导航栏中的“综合要闻”即可进入综合要闻栏目页面。该栏目包含了人大监督执法检查、各种会议、对外交流和少量的立法制定或修改计划等新闻,涉及内容广泛且更新频率高。本网站的新闻版块还有首页导航栏下方的五张轮播新闻图片,首页底部包含有十四张新闻链接图片的图文报道,可通过点击图片浏览相关新闻。

    2. 领导活动

    点击导航栏中的“领导活动”即可进入领导活动栏目页面。信息内容为介绍本省领导工作情况的新闻报道。

    3. 会议报道

    点击导航栏中的“会议报道”即可查看会议报道栏目全部信息。该栏目包含了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情况、在四川省召开的其他会议报道和座谈会等新闻。

    4. 立法工作

    点击导航栏中的“立法工作”即可进入立法工作栏目首页,信息多为立法新闻、立法计划和草案或征求民意等内容。立法工作栏在首页位于信息系统宣传图下方显示,可查看八篇文章,点击“更多”链接可浏览本栏目的全部内容。

    5. 监督工作

    点击导航栏中的“监督工作”即可进入监督工作栏目首页。信息内容多为监督执法检查新闻、法律实施监督新闻、工作报告审议等日常工作情况介绍。

    6. 代表工作

    点击导航栏中的“代表工作”即可进入代表工作页面。本栏目收集了代表建议、代表风采和人大换届选举等信息。

    7. 基层人大

    点击导航栏中的“基层人大”即可进入基层人大栏目页面。信息内容大部分为四川省所辖区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进展情况。

    8. 观点理论

    点击导航栏中的“观点理论”即可进入观点理论栏目页面。该栏目收集了与人大工作、代表工作、社会热点相关的法律学术著作和评论。

    9. 建言献策

    点击导航栏中的“建言献策”即可进入建言献策栏目页面。该栏目收集了社会热点问题及相关建议。

    10. 对外交流

    点击首页导航栏中的“对外交流”即可进入对外交流栏目页面。信息多为其他省市最新立法新闻、全国人大的工作委员会和其他省份人大来川立法调研新闻和四川省国际交流新闻。

    11. 机关工作

    点击首页导航栏中的“机关工作”即可进入机关工作栏目页面。该版块主要介绍本省人大常委会及其工作委员会工作进展情况。

    (二)专题

    本网站除以上十一个导航栏目外,还设有三个专题栏目:《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立法专题、会议专题、热点专题。立法专题的图片链接位于首页中部,会议专题和热点专题分别居于首页左右两侧。

    1. 《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立法专题

    点击首页中部的宣传图即可进入《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立法专题页面。网址:http://www.scspc.gov.cn/html/rdzt_70/cxhj/index.html

    本专题运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的立法过程。专题首页左侧是以宣传图形式放置的八篇本次立法的新闻报道,点击“更多”可浏览本专题的全部图片新闻。右侧汇总了本专题的子版块,包括立法背景、立法动态、重点和热点、立法进程。

    2. 会议专题

    本专题置于《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立法专题宣传图的左侧,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三个子版块,点击相应链接弹出该版块包含的具体会次。

    3. 热点专题

    本版块置于《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立法专题宣传图的右侧,其中的《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立法专题、从悲壮走向豪迈——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报道、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三十周年三个专题在此版块之外的首页配有宣传图。

    (三)其他栏目

    本网站除主要栏目和专题外,还有人大概况相关版块、通知公告、其他网站友情链接、四川省人大代表计划和预算审查监督联络员信息系统。

    1. 人大概况相关版块

    本网站介绍人大概况的版块位于首页左侧和右侧,相关版块有人大机构、专门为委员会、办事工作机构、人大资料室。列出的人大机构包括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省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常委会委员、组织机构图;专门委员会包括法制委员会、民族宗教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外事侨务委员会;办事工作机构包括办公厅、法制工作委员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研究室、信访办;人大资料室包括人大制度、选举制度、代表制度、工作报告、国外议会知识等。

    2. 通知公告

    本版块位于首页右上角,集中提供本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文件。文件类型包括常委会公告、任免名单、人大选举和代表任免资格决定和各种审查决议等。其中,任免名单也可直接从网站首页左侧的“人事任免”宣传图查看。

    3.法制文艺栏目

    除以上内容外,本网站还设有法制园地、文史哲艺欣赏和休闲娱乐版块。法制园地包括法律法规、法制讲座、大案纪实、反腐追踪、律师事务所、律师信箱。其中法律法规提供四种效力级别的法律文件:国家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四川省法规、省政府规章。点击文件显示为:

    4. 四川省人大代表计划和预算审查监督联络员信息系统

    点击网页中部的宣传图即可进入四川省人大代表计划和预算审查监督联络员信息系统页面。该系统仅供联络员和工作人员登录使用。

    5.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有六处其他网站链接:电子版报纸期刊、人大网站、市州人大网站、一府两院、友情链接。其中,电子版报纸期刊包括人民权力报、民主法制建设杂志,是以宣传图的形式放置于首页左下侧的,点击后弹出相应电子版报纸期刊。

    三、分类体系

    下表简单介绍四川人大网的基本框架,以新闻报道和历史资料为主,法制文艺为辅的综合性网站。

四川人大网
主要栏目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专题
《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立法专题
会议专题
热点专题
其他栏目
人大概况
通知公告
法制文艺
友情链接

    四、网站背景

    本网站属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版权所有,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进行网站维护,ICP备案编号为蜀ICP备11021803号。

    五、更新频率

    本网站新闻版块更新及时,综合要闻栏目每工作日约有7至8篇的更新量。四川省法规新发法规更新及时、省政府规章更新较慢,但两版块因文件数量有限更新间隔时间较长。

    六、语言类别

    本网站只有中文版一种版面。

    七、点击使用

    本网站总点击率及单篇文件的点击率均不显示。

    八、征集互动

    (一)草案、征求意见稿

    本网站没有集中设立法规草案或征求意见稿专栏,仅在立法工作栏目中收集了少量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纪实、草案审议侧记等新闻性质的文章。

    (二)互动平台

    网站未设置专门的公众反馈草案、征求意见稿的立法意见的途径,意见反馈可通过领导邮箱平台实现。点击网站首页右下侧的“领导信箱”宣传图可直接弹出outlook邮箱,公众可通过如下地址发送邮件提意见、建议:leader@rd.sc.cn

    信息事业部法规中心

    2011-10-27

【注释】
[1] 本文为北京市法学会2011年重点研究课题《中外法律网站比较研究》前期调研部分。
[2] 作者现为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3] 参见谢有光、王凤鸣:《电子人大:对传统人大的一种信息化建构》,《人大研究》2010年第2期。
[4] 参见周成钢,《网络环境下“电子人大”建设探析》,《人大研究》2009年第6期。
[5]  参见谢有光、王凤鸣:《电子人大:对传统人大的一种信息化建构》,《人大研究》2010年第2期。
[6] 分别参见赵颖:《上海人大:让互联网络奏响民主政治建设新乐章》,.http://nPc.PcoPle.com.cn/GB/150l7/4717729.htmI,2006一08一18; 杨键鸣:《网络应用服务人大工作开放进程——西安人大网站运行实践》,《中国信息界》2010年8月 ;《郑州人代会再开博客》:.http://newpaPer..dahe.on/hunb/html/2008­—04/22/count-58273.htm.。
[7]  参见周建球:《湖南省县级人大电子政务建设研究》,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8] 统计数字源于根据中国人大网页上的地方人大网站链接,http://www.npc.gov.cn/npc/xinwen/node_2558.htm。2012年6月13日访问。
[9] 网站访问时间为2011年11月——2012年6月底。
[10] 参见谢有光:《电子议会:代议制民主的创新》[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系,2007。
[11]  参见谢有光、王凤鸣:《国外电子议会建设:经验与启示(上) 》,《吉林人大》2010年第8期。
[12] 参见各国议会联盟的各国议会联盟的 PARLINE 数据库,http://www.ipu.org/parline-e/parlinesearch.asp,2012年6月26日访问。
[13]  参见Interparliamentary Union. Guidelines for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Parliamentary Websites [R/OL]. 2000[2008-3-1]. http://www.ipu.org/cntr-e/web.pdf.
[14] 参见Interparliamentary Union. Guidelines for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Parliamentary Websites [R/OL]. 2000[2008-3-1]. http://www.ipu.org/cntr-e/web.pdf.
[15]  参见谢有光:《电子议会:代议制民主的创新》[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系,2007。转引自:Stephen Coleman, Bridie Nathanson. Learning to live with the internet (How European parliamentarians are adapting to the digital age) [EB/OL].2005: 11-12[2008-03-1].Thttp://www.epri.org/epriknowledge/contents/7thconference_mat/2005  0606_1st_EPRI_workshop_Backgroundreading.pdf.
[16]参见谢有光:《电子议会:代议制民主的创新》[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系,2007。转引自:Alexander H. Trechsel,et al. Evaluation of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democracy in Europe [R/OL]. 2003[2007-7-20]. http://c2d.unige.ch/int/OverviewInstits/Main_Report_final%201.pdf.
[17] 参见于爱华:《创新与和谐:立法电子化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公共管理系, 2007。转引自: Henry H. perritt,Jr.,Electronic Dockets: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Rulemaking and Adjudication— Report to the Administrative Confer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September10,1995),at
http:/vls.1aw.vill.edu/academics/jd/courses/administrative_law/faa.htm.
[18] 参见于爱华:《创新与和谐:立法电子化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公共管理系, 2007。转引自: Barbara H. Brandon and Robert D . Carlitz,online Rulemaking and other Tools for Strengthening Our Civil Infrastructrue,54 ADMIN.L.REV.1421,1460(2002)。
[19] 参见于爱华:《创新与和谐:立法电子化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公共管理系, 2007。转引自: Barbara H.Brandon and Robert D.Carlitz,Online Rulemaking and other Tools for Strengthening Our Civil Infrastructrue,54ADMIN.L.REV.1421,n94(2002)。
[20] 参见于爱华:《创新与和谐:立法电子化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公共管理系, 2007。转引自:各府省情报化通括责任者联络会议:《电子政府构筑计划》(2003年7月17日通过,2004年6月一4日修改),http://www. e-gov.go.jp/doc/040614/keikaku.html.
[21] 资料来源于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罗伟教授。
[22] 分别参见谢有光、王凤鸣:《国外电子议会建设:经验与启示(上) 》,《吉林人大》2010年第8期;百度百科美国国会图书馆条目,http://baike.baidu.com/view/190913.htm ,2012年6月25日访问。
[23] 参见于爱华:《创新与和谐:立法电子化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公共管理系, 2007。转引自:Cary Coglianese. E-Rulemaking: Information Tecnology and the Regulatory Process[R].56 ADMIN. L. REV. 353, 366-367(2004).
[24] 周成刚:《网络环境下电子人大建设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8年。
[25]参见谢有光:《电子议会:代议制民主的创新》[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系,2007。转引自:J.A. Taylor,Eleanor Burt. Parliaments on the Web: Learning through Innovation [M]. //  Stephen Coleman. Parliament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45-149.
[26] 参见《立法草案广征民意将“常态化”》,《解放日报》2008年4月1日。
[27] 立法法第34条规定,立法草案应当发送有关机关、组织和专家征求意见。
[28] 分别参见邢亚飞:《人大立法信息公开的思考》,《党政论坛》 2012年第2期;伟民:《公开化,立法民主新起点》,《浙江人大》2008年第9期。
[29] 参见邢亚飞:《人大立法信息公开的思考》,《党政论坛》 2012年第2期。
[3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2)》中,有对我国司法透明度情况(法院网站)的调研报告,由中国软件测评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的“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 迄今已经主办10届,唯独缺少立法网站的公开调研和权威评估。笔者就个中原因咨询相关人员,其答复证实了笔者的看法。
[31] 《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2)》中的《中国司法透明度报告》就是根据司法网站(法院网站)的信息公开程度进行评估的。
[32] 笔者在今年6月先后登录CNKI中国期刊网时,以“人大”+“网站”或者“电子人大/人大信息化”或者“电子议会”或者“立法公开”为主题检索,结果仅340余篇文章,检索最后时间为6月30日。作者多来自实践部门的人大工作者,
[33] 参见张顽可:《浅谈网络在县级人大监督公开中的运用》,《人民论坛》2011年第4期。
[34] 参见邢亚飞:《人大立法信息公开的思考》,《党政论坛》 2012年第2期。
        
        
      首都法学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CAFLL)
      国家图书馆       美国法律图书馆学会(AALL)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       国际法律图书馆协会(IALL)       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电话:010-82668266-152 传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页 | 联系我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