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王室到民间 从传承到共享
图书源于人类文字的发明,馆藏的出现源于蒙昧期政府组织保存风俗文化、传承法典制度的需要。
(一) 文字、纸张、学者与早期的图书馆藏
从结绳文字到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地独有特色的文字,从粘土到动物甲骨,从石刻到金属铭文,从竹(木)简到绢帛,从羊皮卷到纸张,图书伴随着文字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之路,这一过程漫长达数千年,而记载文字的材料稀缺和昂贵,造成早期图书成为名副其实的稀有品,并只能掌握在早期的诸侯王室。相关的中外考古资料表明,有序的、成规模的图书馆藏出现在人类文明发展到奴隶社会阶段,建立者均为当时的王室,而其管理者大多也是当时名动一方的学者。比如埃及托勒密一世国王建立的著名的亚历山大(Alexandria)图书馆,以及同期的帕加马图书馆,收藏了希腊大部分的重要文献,而且管理者在自身的学术特长之外,对图书馆的目录检索、应用管理都做了相当多的贡献。在中国,一般认为河南安阳出土的大量殷商甲骨,是最早的图书馆藏的雏形。进入西周时期,周王室以及各诸侯封国均设有专门的图书馆藏机构,道家的代表老子就曾担任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
伴随着纸张技术的进步、印刷技术的出现,图书馆的数量以及收藏量都有了很快的发展,这个阶段负责管理图书馆藏的大多成为政府的教育官员,而同时出现了地位较低、数量众多的一般性馆员,负责日常的图书抄誉和管理工作。民间私人收藏也相对流行,由于民间收藏不具备分享性,因此我以为并不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
(二)宗教与图书
宗教与图书收藏也是图书馆历史重要的一部分,在西方,长达数百年的宗教中世纪阶段,,古代大型图书馆基本消失,基督教支配了政治、思想和文化教育,修道院图书馆成为当时的主要馆藏形式,一般平均藏书在二三百册,出借管理非常严苛,不具备现代的公共图书服务特征。在我国,宗教机构同样在藏书方面卓具特色,尤其是佛教,比较注重理论建设,加之流派众多,著述丰富,因此寺院宫观都建有专门的经书及外典收藏机构,就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来说,数量也是相当的庞大。
(三 )大学与图书
中国古代的政府建设机构之完备,文字记载之周详都是世界罕见的,隶属于政府但不同于王室收藏的还有以太学、国子监、书院为主体的教育机构藏书,这批藏书服务于科举选拔教育,数量同样巨大,图书类型和王室收藏的广博相比更多地集中在诗书礼仪方向,服对象也主要针对在该机构的就学人员。
十二世纪开始,大学在欧洲出现,并随着宗教改革逐步取代了曾经占主体地位的修道院式藏书,图书收藏不仅在数量上取得了突破,而且门类也极大地丰富起来。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和普及,一般市民阶层也可以有能力购买图书,社会受教育人口的增加也使图书阅读需求大大的增加,图书馆藏的数量空前地增长,传统的编目管理、借阅管理都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这一时期现代图书管理理论开始略现雏形。
(四)近代图书馆出现的标志---公共服务原则
近代图书馆的出现,得益于近代工业革命的技术发展,,得益于社会受教育人口数量的增加。工业革命使图书成为彻底的、廉价的消费品,教育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图书的社会需求空前庞大。近代图书馆的出现,不仅仅表现在馆藏图书数量的增加,也不仅限于图书采购的有计划性、有组织性,甚至也不在于新的管理规则和管理手段,而是图书馆功能的重新定位和转变。1850 年,工业革命的先驱国英国在下院通过了公共图书馆法,确立了普及公共图书馆的原则,包括建馆的覆盖人口、资金来自政府税收、普及教育的宗旨、免费对纳税人开放的原则,至此,图书馆告别了以往只具备保存文化,传承文化,统治者拥有的阶段,进入平民化、大众化的共享阶段。这一性质今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我们在这里引用几个相关文件的描述:
“公共图书馆是地区的信息中心,它向用户迅速提供各种知识和信息。
每一个人都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和社会地位的限制。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应该是与信息、扫盲、教育和文化有关的以下主要使命:……包括支持个人和自学教育以及各级正规教育;加强文化遗产意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促进科学成就和科技创新等十二条基本使命。……
公共图书馆原则上应该免费提供服务。建立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必须专门立法维持公共图书馆,并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图书馆应该是继承文化、传递信息、扫盲和教育的长期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
公共图书馆网络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与国家图书馆、地方图书馆、研究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以及大中小学图书馆之间的关系。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
二、 网络与信息社会是图书馆的挑战、机遇还是末日?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所有和信息保存传播,尤其是与纸媒体相关的行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纸媒体大多经历了一个抗拒、反思到主动结合的过程。
(一) 速度、便捷、低廉---网络的优势
计算机从出现之日起,就在各领域起到了为社会提速的功效,等到电脑网络被社会广泛认识和接受后,这一特征更为显著。如今查阅资料,阅读藏书,回顾历史,浏览新作,已经初步满足了普通民众足不出户,随时调用的需求,既免去了传统去实体图书馆的舟车劳顿,也节省了复杂的目录检索、质押借阅程序,并且有效地突破了地域性,使文化的世界性、交融性得到加强。数字化革命正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改变着图书馆与图书馆工作者们的工作方式,这是一种可以为图书馆业更好利用的手段和机遇,图书馆业将因此而更加生机勃勃而不是消亡。
(二)深度、无序、可靠度---网络的劣势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网络信息具有诸多的不可避免的缺憾,这些缺憾也直接决定在更长的时间里,实体图书馆(具有固定实体建筑、固定覆盖区域、拥有大量实体图书)仍将非常必要地保存在生活中。首先是网络信息开放性,由于网络极大地实现了言论自由,所以每个人都可以说,每个人都在说,好的方面它激发了全体人类的智慧,糟糕的一面是单一信息因此被弄的异常驳杂,而大量堆积在网络上的信息因缺少利益驱动而没有整理分类,这使得你每天将从海量的信息垃圾中翻取你想要的东西变得艰难。此外,受社会节奏的影响,信息的简短化,破碎化都极大地影响了信息的完整度,使得寻找深度的信息成为奢望。黄宗忠教授在他的《论21 世纪的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一文里,列举了诸如数字化信息受制于物理载体、特定软件、受病毒威胁、缺乏版权保护等八条局限性,大体上有一定道理,在未来,不是不可以解决,但没有协调的利益做驱动,网络的无序仍将延续下去。
(三)网络会将一切信息源电子化吗?
很显然,人们怀念一起在图书馆工作中学习和工作的日子,因此对图书馆无纸化,甚至取消实体建筑图书馆还是有更多的否定意见,他们认为,图书馆的信息帮助、教育功能虽然被数字化建设所取代,但作为文化象征物、作为社区性(包括学校)社交中心来说,它仍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我认为,未来图书馆将是一个混合体,同时包括数字化内容和实体书藏,网络不会将一切信息源电子化。
三、 图书馆产业化的争论
关于图书馆产业化的问题,一直以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一)支持者观点:图书馆要有自己的品牌,有偿可以有效提升服务质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图书馆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些中心城市、教育密集区图书馆规模不断迅速扩大,图书采购量不断翻番,工作人员数量激增,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多新内容,使得成本也不断攀高,而一些地方区县、分布散落的地区,图书馆门可罗雀,少人问津,同样面临着财政预算被削减,入不敷出的情况,因此,图书馆行业自我造血,进行信息深加工的有偿服务被提到了桌面上,持这一观点的一方认为,(馆藏)图书产品化,通过对信息的深度加工使得图书馆具备了出产自我品牌文化产品的能力,而这一造血技能不但缓解了国家财政拨款压力,也大大提高了图书馆自身建设的能力。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还就这一命题编撰了专门的论文集。
(二)反对者声音 :图书馆服务有偿化,违背了公共服务精神。
很多年来,一些把图书馆当作事业的人一直怀有一种自豪感,他们在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文化的施与者,是文化的传播者,这一神圣的感觉很大程度来自于图书馆立馆的公共服务精神,得自政府财政、社会捐助的款项使他们能够专心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管理和研究,而图书馆产业化的提议让他们有了被背叛的感觉,背叛了他们向往的公共服务精神,而且会分散相当数量的图书馆正常的工作精力,因此,图书馆产业化, 图书(深加工)产品化不能被接受。
(三)产业化的出路应该在资源共享网络的建设上
规划建设图书馆全盘网络,从同地区资源共享,到广泛区域的资源共享,从同专业的数字化网络资源共享,到跨学科的资源共享,这是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和研究力度的领域。由于地区发展程度不同,馆藏资源丰富度不同,因此对待共享资源建设上,各图书单位的态度是迥异的,也就是说,谁来掏共享资源网的建设费用,共享后的资源网如何向社会开放以发挥最大的功效,而如果作为有偿服务收入又如何分摊给不同的参与单位,这些命题在今后都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总体上看,加快实现图书信息数字化进程,加快建设大范围共享网络平台,符合图书在人类社会中的存在价值,是图书馆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
本文谈及的几点内容只是做了抛砖引玉之举,简单地列举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不足之处请同业们指正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