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日益受到了挑战和冲击。在这样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专业图书馆的服务也融入了变革发展的洪流之中。图书馆角色的转变、读者需求和利用方式的变化以及专业图书馆价值评估都成为专业图书馆服务变革的动因。为什么要变革以及如何变革成为思考和探讨的关键问题。
一、专业图书馆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图书馆角色的转变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从图书馆的概念可以看出,收集、加工、整理、科学管理各类文献资源,以便广大的读者借阅使用,是图书馆角色的重要体现。传统图书馆主要职能在于最大化的保存各类资料。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技术的变革以及人们对文献信息的认识和利用方式的变化,传统图书馆的角色日益受到了挑战和冲击。
首先,图书馆的职能发生转变。今天,图书馆单纯的文献汇集存储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现代社会要求图书馆从传统的信息汇集中心向资源加工整合中心过渡,从图书信息流通中心向知识汇总传递中心过渡,从资源存储中心向教育指导中心过渡。可以说,对浩繁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整合,提供便捷有效服务及承担信息素养的教育功能是图书馆职能的新体现。因此,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从资源管理向信息服务转变。
其次,图书馆员的核心职业要求发生转变。图书馆员从单纯的信息资源管理者向信息深层次组织加工者与传播者、信息利用教育者转变。图书馆员核心职业技能的变迁,见证了图书情报信息的发展脉络和方向。而且,社会交流及推广能力也将成为未来图书馆员必备的能力。第三,图书馆质量评估标准的多样化。尽管目前还没有新的图书馆质量评估体系或者标准出台,但是可以看出,以藏书量作为衡量图书馆质量标准的时代已然结束了,丰富的藏书量不再是优秀图书馆的唯一代名词。而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图书馆员的专业素养、文献信息检索、资源整合加工、信息服务及推广的开展等方面已构成评估图书馆质量标准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读者需求与利用方式变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资料的载体和利用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数字多媒体冲击着纸质文献信息资料的地位,尽管纸质文献依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信息服务中所占的比重已经有所降低。此外,网络实时交互概念挑战着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工作。读者不必亲自来到图书馆,而通过虚拟咨询台、视频设备、即时通讯设施就可以迅速、便捷地获取相关的信息和服务。
在这样的环境下,读者的需求及利用方式也随之发生变革。从需求上讲,读者获取资源目的更加多样化。从基本的文献信息检索到深层次的专题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而不仅仅局限于获取信息本身,更加重视获取资源的内容质量和方法。另外,对信息服务的评价标准不断提高。过去因为获取资源手段的局限,使得全面、广泛成为信息资源获取质量的唯一评价标准。如今,面对海量的信息源及多样化的获取手段,获取信息的数量已然不再是问题和困扰。因此,如何把握信息资源的准确度、如何更快速的定位所需内容等问题成为信息服务工作的新焦点。可以说,读者不再满足于资源的多、全,更倾向于对资源可靠性、精准性的评估。而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更多更有效的资源成为评价信息资源获取的新标准、新要求。
从方式上讲,读者获取资源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尽管纸质文献信息的阅览方式依然是主要的阅读方式,还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方便、快捷。各类网站、信息服务专业机构以及个人博客的涌现,都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此外,各大搜索引擎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检索技术的变革发展,万维网和网络百科出现,为公共信息的提供和传播构建起自助交互式的平台和空间。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推进,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随时随地访问各种信息,将真正实现信息资源无边界的理念。这些都形成了新的革命浪潮,而现代图书馆的责任并非被这样的浪潮冲蚀殆尽,反而相应的扩大其服务的外延及专业性,从更高、更深层次的角度考虑图书馆的在文献信息传播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三)专业图书馆地位和价值的缺失
作为专业图书馆,其依托学院或者学科的专业优势,在服务对象和内容上具有自身的特点,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推进重点内容改革,开展普及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可以看到,专业图书馆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除了面临以上的问题和挑战以外,目前存在两大矛盾阻碍着专业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
首先,专业图书馆员职业规范的缺失与日益变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专业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服务内容方面提出了深层次、多方位的要求,如从单一文献信息检索到科研立项全程跟踪,从简单的资源整合到专题设立和扩充,从被动文献信息资源借阅流通到主动结合研究方向开展资源导读推荐等。面对不断变化的需求,专业图书馆缺乏相应的人员选拔标准及职业规范。此外,工作人员专业培训方面薄弱,缺乏有效的培训体系和知识储备。因此,在专业知识及技能方面与读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导致许多创新的服务理念和思想不能够贯彻和执行。
第二,专业图书馆工作深化发展与其地位边缘化之间的矛盾。尽管专业图书馆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专业图书馆员看到了其发展的前景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然而,学院的优先项目同专业图书馆价值评估出现背离,弱化了图书馆的地位。同时,因对网络信息资源发展的过于乐观和误解,导致对专业图书馆作用认识单一,使得大部分专业图书馆都面临着资金紧张、人员聘用、场地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二、法律图书馆及法律信息现状思考
(一)法律图书馆建设的意义
随着中国民主法治化进程的发展,法律图书馆及法律信息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开展法律信息的宣传推广工作,拓宽法律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和领域,对提高公民法律素养,推进法学教育改革,深化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法律信息存储中心、法律知识整合管理中心的法律图书馆,必然会在这一进程中谋求到更大的发展和更广阔的空间。在国外,法律图书馆已然作为评估法学院质量的重要指标,而提高学院的学术影响力则成为法学院共同的目标。在国内,评价法学院的同时,也会不断完善法学图书馆的相关指标。因此,法律图书馆的法律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必将会成为评估法学院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法律图书馆服务发展现状
专业图书馆在改进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首先,加强文献资源整合揭示工作。比如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等建立起法律类网站导航,通过特色的分类将各类法律网站汇总整理,读者可以根据需求浏览、访问相关的链接。其次,深化资源宣传推广工作。信息宣传推广工作是连通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只有让读者关注图书馆、了解图书馆,才能够谈到信任和支持。清华大学法学院采取新书报道、新闻宣传等形式及时地将相关的资源和图书馆工作进展汇报给读者。此外,一些图书馆创办了馆刊或通讯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图书馆的工作、服务项目及相关资源,使“图书馆员就在你身边”的理念得以实现。第三,开展资源培训工作。资源培训除了现实的培训讲座指导,还包括的虚拟网络学习。以现实辅导为主,帮助读者掌握了解相关资源的使用方法,并以虚拟指导为辅,通过编写各类指南和使用导引,使读者通过自学的方式,随时随地的了解信息资源的新动向。第四,完善文献信息检索工作。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实时、网络、电话等多种手段提供检索帮助,为编订检索指导提供依据。
尽管如此,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服务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和差距依然存在。有些读者不了解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内容,不知道图书馆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甚至会向网站管理人员、技术服务人员寻求帮助,而忽略了图书馆的作用。或者对图书馆员的能力不信任,认为图书馆不能够提供有效的资源。同时,图书馆服务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服务手段有限、时效性差、人员水平不足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法律图书馆及法律信息工作的推进。
三、专业图书馆服务模式变革
(一)资源的组织与揭示
信息资源的丰富、获取手段的便捷并没有真正使人们解放达到完全信息自由的状态。可以说,如今并不缺少信息,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的眼睛。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就是要成为读者的眼睛。图书馆员要充分发挥知识管理者、文献信息传播者的作用,积极推进文献信息检索和资源整合工作。
一方面,强化文献信息检索工作。有馆长指出,图书馆员寻找资料而不研究资料,任何时候都不应改变这一服务内容。应该说,一切服务手段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即帮助读者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资源中迅速、准确地定位目标。图书馆一方面应加强宣传推广工作,让读者了解图书馆文献信息检索工作的内容。如可建立检索档案,将各类检索问题汇总整理,围绕一个检索点多角度整理检索方式,并通过专门的栏目或者馆刊的形式推广,也可增加交互式环节,引入维基百科理念,让读者对检索内容和方式补充和修改。
另一方面,图书馆员应加强业务学习和专业知识的补充,除了熟练掌握各类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外,对学科背景知识及热点焦点问题应随时了解和学习,以便于从更广阔的角度提供检索意见。其次,深化文献信息资源整合揭示工作。人们错误地认为,所有的资源都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读者会直接选择网络搜索引擎而忽略图书馆员的帮助。事实上,网络信息量繁杂而庞大,无用、错误信息充斥其间,干扰着信息获取的质量和效率。这说明读者对资源获取存在误解,过分依赖搜索引擎,没有形成正确的文献信息检索概念。同时,这也对专业图书馆资源整合揭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应该通过将各类相关资源汇总、整理、筛选、揭示,以简化读者检索过程,提高检索效率。进一步帮助读者了解信息资源获取的途径,最终提高其信息素养。
(二)服务内容的拓展
继续加强信息推送服务。可将图书馆网站和相关通讯作为宣传以及与读者交流的基地,在强调内容丰富及阅读舒适的基础上,更应该重视即时性、便捷性,才能够更快、更好的宣传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在形式上,尽量选用便于阅读、拷贝、存储的大众型软件为工具,既便于读者阅览,又有利于提高出版的频率和次数,可采用专题、季刊、年刊相结合的形式。在内容上,注意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文字准确性,相关文献信息集中而完整;标明出处来源和馆藏状况,有助于读者参考和获取。在格式上,尽量简洁、明快,同时严格遵守相关引用标准及规定。尽可能扩大发放范围,使读者易于了解、获取和阅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图书馆专业素养和学科服务的特点。
拓展特色服务内容。
(1)充分开发利用电子阅览室服务功能。尽管现在笔记本电脑十分普及,但是电子阅览室也依然在发挥它独特的作用,它排除了无线网络自身的缺点和限制,同时通过网络打印机可以即时打印所需资料。但是,如何保持它的独特性十分重要。电子阅览室相对独立的空间及投影设备等条件,非常适合开展中、小规模的培训讲座。例如:法律信息检索课程、数据库使用培训、小型电子资源答疑会等。同时,也可开发小型讨论室功能,组织同学利用过这个场地即时检索文献信息资料,开展小组讨论。可以建立起一些特色的资源,如法律教学资料媒体专机、WTO等专题文档专机等方便读者利用。通过这些服务,使其成为读者培训和研究基地。
(2)继续拓展培训内容。除一般性和常规的培训外,应该注意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主动开展一些针对性的服务。如计算机应用和个人研究参考工具的使用,论文选题和写作格式指导,学术著作和论文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与学术规范介绍,对教师助教或研究助理进行图书馆利用和文献检索利用等培训。
(3)针对专业学术动态、研究热点问题追踪。根据这些专业特点和潜在需求,结合图书、期刊、数据库等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组织,进而推广相关资源的利用。总之,这些工作有利于专业图书馆员了解读者的需求,了解学科前沿和最新成果,有助于调整馆藏结构和服务,为图书馆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及服务奠定基础。
(三)服务方式多样化
首先,根据对象调整服务方式。专业图书馆读者群较为固定,专业性较强,对服务的要求更加深入和多样化。因此,应区分读者类型,分析读者需求,根据读者特点和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否则,可能达不到服务的效果,反而降低读者对图书馆的信任。以法学院系图书馆为例,其读者可分为教师、新生或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外籍学生等几个类型。一般来说,图书馆的工作往往更多的强调服务目的,而教育功能则被弱化。而针对新生及低年级读者更应强调图书馆工作的教育功能。此类读者对学科本身缺乏完整的概念,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方法陌生,需要帮助其建立起学科视角和感观,让他们学会用专业的模式思考问题。因此,可指导此类读者合理利用资源,引导他们有选择性的使用文献信息资料。针对高年级学生,他们对于资源的利用逐渐趋于合理,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强,懂得利用电子及纸质文献资料来完成学习,遇到图书馆利用问题的时候会主动寻求帮助。因此,普及型的资源利用指导已不能满足他们需求,可开展中、小规模的专题讲座,以答疑和实际操作练习为主的模式更符合他们的要求。针对教师读者,应主动跟踪,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建立教师服务档案,根据教师不同的研究方向汇总科研成果,结合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小型文献调研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也有利于帮助教师解决琐碎的文献搜集整理工作。针对外籍学生,可编订中外文对照数据库的使用指南,将有关专业内容的外文资料的汇总整理,并与负责人建立起良好的部门合作关系,帮助外籍学生尽快熟悉该专业领域内的科研成果。
其次,根据内容调整服务手段。既然获取资源的手段已经多样化,服务的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就应该调整相应的服务手段,以适应客观需求。根据服务的内容,可分为交流型、学习型及教育型三种类型。其中,交流型主要指参考咨询服务,可采用即时通讯、电话、网络等多种手段,及时的为读者提供服务。学习型主要是指资源推广宣传,可采用网络及宣传栏相结合的形式,突破网页层级模式给访问带来的限制,扩大宣传的范围。教育型主要是指资源利用指南,在线培训指导等内容,可充分利用图书馆主页的影响力,并注意及时更新相关的信息。
综上所述,专业图书馆只有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主动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才能应对网络信息发展的冲击和挑战;还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智慧和热情,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在专业信息服务领域内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