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大网站是宣传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密切联系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手段,也是展示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形象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国各级人大相继建立了人大网站,并借助网站开设了电子邮件系统、议案建议提交系统、信访案件提交系统、视频系统、网上调查系统、信息查询系统、公告系统等功能。地方人大网站已逐步成为宣传人大工作的新阵地,提高人大工作实效的新平台。但基层人大网站在建设和管理方面也存在栏目设置不合理、更新维护不及时、宣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笔者现结合实际,就加强基层人大网站建设谈几点建议:
(一)创新栏目设置是加强基层人大网站建设的基础。
基层人大网站建设要牢固树立实用性和贴近性的宣传理念,以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宣传宗旨,以人大工作动态、常委会会议内容、人事任免信息、视察检查活动等为宣传重点,丰富栏目版块,扩充内容信息,既要体现人大网站特色,又要向综合性网站靠近,体现容量大、信息广、实用性强的特征,提高网站的吸引力和关注度。根据人大网站的功能定位,可将网站分为宣传版块、监督版块、代表版块和服务版块,依照各版块的特点分别设置丰富新颖的栏目。如在宣传版块设置人大要闻、时政要闻、知情明政、两院动态、基层人大、媒体聚焦等栏目;在监督版块设置选举任免、监督广角、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栏目;在代表版块设置代表博客、代表活动、代表风采、议案建议等栏目;在服务版块设置人大概况、自身建设、投诉咨询、便民服务等栏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立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等栏目,力求实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效果,使网站内容更加生动丰富,让网民轻松地获取各类信息。
(二)及时更新维护是加强基层人大网站建设的关键。
时效性是信息的生命,也是网站的生命力之所在。因此,基层人大网站首先要抓实抓好网站信息更新和内容充实,对有关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的动态信息、调研文章等要在第一时间发布,并对发布的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尽力提高人大新闻和信息的时效性,使公众通过网络及时了解人大工作动态,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人大机关的良好形象。要注重专题分类,对每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信息进行集中归纳,制作相应专题,充实有关资料,形成延伸性阅读,使网民能从不同角度全面准确地了解相关情况。要转变信息形式,在标题新、内容短、联系紧上下功夫,采用关键词链接的方式,在有限的篇幅中提供更丰富的内容,为网民浏览提供方便。要强化网站管理,建立“集中管理,分散维护”的网站运行保障模式,组建信息采编和网络维护专业队伍,全面负责网站的建设管理和日常维护,制定网站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和网站录用稿件配套奖励政策,提高网站供稿的质量,严格信息审核制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人大网站安全运行。
(三)逐步完善功能是加强人大基层网站建设的核心。
基层人大网站要以建设“宣传阵地”“监督中心”和“服务平台”为基本定位,逐步完善网站的功能,加强与网民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人大网站的影响力和人大机关的公信力,推进人大工作不断发展。
一要着力打造“宣传阵地”,充分发挥网站宣传及时、快捷的优势,科学设置网站栏目,增大信息容量,对人大各方面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传递,逐步使网站成为宣传地方人大工作的主阵地。
二要着力打造“监督中心”,决定、任免、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职权,通过人大网站对各项工作进行全程公开,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能够推动“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
三要着力打造“服务平台”,通过设置网上调查系统、建议办理系统、公告系统、站内搜索、网上信箱、网站导航、天气预报、民主论坛、群众之声、主任信箱、网上信访等栏目,一方面建立文件传递、信息交换、网上办公平台,及时发布代表活动计划、议案建议提办情况等信息,加强人大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选民的沟通联系,一方面充分利用人大网站信息交流便利的优势,为代表、市民查找信息资料等提供便捷服务,畅通群众与人大常委会及常委会负责人之间的联系渠道,征询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倾听基层声音,了解群众意愿,全力打造听民声、尊民意、代民言、解民忧的信息化交流平台,为领导掌握舆情、科学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