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渊源
从1983年至今,国内各政法院校之间团结合作,共同携手走过近三十多年。第一次国内各政法院校图书馆图书资料工作座谈会是在当时司法部教育司的主持下进行的,共有八所政法院校参加。这次座谈会主要是针对《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的实施进行经验交流,并研究如何提高图书资料整理、收藏工作水平,除此之外还对各馆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最后将组织各馆际之间的信息、资源的相互交流与共享作为协会的宗旨之一。信息、资源之间的相互共建、共享、共知是协作委员会至成立以来三十年的工作重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各馆年度大事记、简报和政法院校联合书目的编印
共建、共知、共享是最终目标,要想达到这几点,首先要从了解各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和资源开始。因此,从1987年开始到1992年,协作成员馆坚持编写并出印本馆年度大事记。1985年到1992年的八年时间里,成员馆坚持每年将本馆采购收藏的各类图书期刊目录上交与协作委员会主任馆,而且还坚持每年编写《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馆际协作委员会法学图书联合目录》。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四所政法大学图书馆(包括8所成员馆,其中无资源的有4所)在1983年共收藏图书126万册,其中将近19万册属于法律类的图书。到了1990年,33个协作馆共同收藏图书将近372万册,其中包括124万多册法律类图书。
(二)外文原版书刊协调、采购协调
由于图书馆资金的缺乏和投入不到位,中外文图书在19世纪80年代末收藏量遭遇了严重的重复问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当时,中国图书进口公司编辑再印的外文报刊中法律方面的期刊有将近500种,其中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收藏了近150种,而中国政法大学多达200种,但两大学图书馆之间却有100种以上的书籍重复。因此,在1989年,馆际协作委员会在召开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多次探讨并通过了三个协议,分别是法学情报交换协议、采购协调协议和外文原版书刊协调协议。其目的主要是希望各图书馆之间能够做到共建、共享、共知。
(三)协作委员会会刊的编辑出版
90年代,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馆际协作委员会在进行多次讨论后决定创办其专有会刊,因此于1986年出正式版杂志《政法图书馆》,1995年根据其出版内容和发展形势改名为《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至今其杂志已经连续出版20多年。
(四)《法学文献检索与利用》教材的编写
为了提高社科文献检索方面尤其是法学方面的整体教学水准,在全国高校图工委的直接委托下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在19世纪80年代承接了关于编写文献课方面相关教程的法学部分分册的任务,于1990年编写出版了《法学文献检索与利用》一书,填补了我国文献检索法律方面教材的空缺。
(五)外文电子图书共建
四所政法大学法律图书馆(CLLC)于2010年与中科共同签署了关于CLLCMyiLibrary电子书集团采购协议,协议中约定双方共同享有外文电子图书共372册。
(六)定期与国内外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交换和互访活动
对于定期展开的交换和互访活动,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2009年举行的“中美法律图书馆论坛”是在与国外图书馆进行交流中收获最大的一次。而两岸之间最具影响力的活动则是2010年进行的部分高校法学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赴台访问。
(七)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的展开
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主要采取以下两种途径:其一,加入类似于CALIS或CASHL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各类高校图书馆建立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其二,依靠行业协会,在系统内部进行资源共建、共享。
二、政法院校图书馆馆藏与服务的共性与个性
在国内,各法律图书馆之间的相互合作具有必然性。其一,在使用人群、服务内容方面,各图书馆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共性;其二,各图书馆之间的服务特点和个性能够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弥补相互之间的不足。
(1)馆藏建设政策上有共性
相对来说,法律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比较集中,就拿中国政法大学来说,学校60%左右的学生属于法律专业,这一比例相对于其他院校来说非常之大,因此图书馆关于法律文献的收藏内容重点大致相同,以法律、政治、经济类的文献为主,内容几乎涵盖学校所有的学科和专业。
(2)馆藏现状的共性
政法大学图书馆大部分是1949年建国后建立的,学校在50年代大跃进时期对图书馆进行过相关调整,在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进行过停办,因此,组建的文献资源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地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的文献收藏量居于中国5所政法大学藏书量之首,而5所大学皆有百万以上的藏书量。其中各馆最为关注的是电子图书的收藏,藏量都在20万以上。博硕论文库、电子期刊库、电子图书库、法律数据库等,是目前中国高校各图书馆数据库的集中采集对象。中国知网、读秀、万方、方正电子书等是中国5所政法大学共同收藏的数据库。
(3)馆藏建设的个性
政治、法律类图书资源是目前国内各政法院校图书馆收藏书目的重点,但由于各政法院校政法学科设立、图书馆建设历史、收藏文献的地域性等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因此各图书馆之间的文献资源收藏各具特色。由于各类学校关于法学学科建设的侧重点不同,其图书馆收藏的法学资源书籍也不尽相同。如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律史学为全国重点学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重点学科则是民商法学。此外,各类大学在重点研究项目、研究基地等方面还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别。如法学专业是西北政法大学在陕西省的名牌和特色专业,包含国际法学、刑法学两个重点研究基地。各类法学高校不仅在学科设立上存在差异,其学校本身所形成的教学科研信息如各种研究课题、论文信息、讲座课件等也各具特色。这些特色共同形成了各高校特有的资源信息,也是共享平台中最需要的资源。
中国五大政法大学图书馆在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藏书风格。如西南政法大学在2012年8月做过一次统计,馆内共收藏纸质文献书籍将近184万册,“中国法律期刊文献索引”、“经典法律图书”以及“中国东盟法律文献数据库”是其图书馆自建的数字资源平台。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是华东地区收藏关于中外法学方面资源书籍数量最多、种类最为齐全的图书馆,其中《华图法学文献数据库》是图书馆建立的数据库,独具特色。中国政法大学文献资源涉及范围广,包括外文和港台资源,图书馆收藏近200万册纸质文献书籍。西北政法大学的图书馆则藏有延安时期革命历史文献、近代和现代法律文献,且数目较大。五大政法大学图书馆中收藏文献最多、种类最为丰富的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其图书馆中收藏的文献书籍多大500多万册,主要以政法、财经、管理类文献书籍为主。
三、读者需求
在我国,政法大学是法律人才辈出的地方,这里聚集着大量的已成为我国法律界翘楚或即将成为当中一员的法律专业的学生,他们要掌握最新、最全面、最有效的法律相关信息,因此法律资源全面的图书馆是他们的必然选择。满足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服务事业最核心的内容,这是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和带动事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各图书馆之间进行资源共享的动力。
四、“立格联盟”成为契机
“立格联盟”的名称取自英文“legal”的音译,可以翻译为建立一种规范、规矩、制度或树立一种标准的意思。在2010年5月份,法学界的五大老牌政法高校--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共同合作组成了“立格联盟”,其目的就在于为国家的法律建设做出贡献,坚定地支持依法治国方略,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担当重任。与此同时,也要为中国法学界的教育“立格”,使中国法律教育规范化,为中国在未来经济的大发展下提供高质量的法律人才支持。
目前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高峰论坛已举办了四届,其中第三届联盟论坛围绕“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法学教育质量”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制订了《“立格联盟”章程》,该章程中提到“联盟成员共建、共享教学资源,联盟成员合作办学、共同参与、联合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包括图书情报资料、实践教学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这为五所政法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提供平台,也便于各院校图书馆加强交流,达成共识。
(本文原为硕士论文《中国政法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构研究》部分章节,现分别转录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