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图书馆 法学文献与检索 政府信息公开 法律图书馆导航 法律法学网导航
法律信息资源
法律信息服务
数字信息检索
数字技术发展
专业网站建设
澳门法律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信息研究 > 法律信息资源
法律信息资源
暂无下载资料

 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利用率与高校教学效率的关系研究
——以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
            何冰 点击量:5919
黑河学院思政教研部
【摘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具有“突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方式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学方式的创新对于授课效率的提升意义重大。以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研究发现,结合信息时代所提供的特有资源并将其与大学传统课程结合,通过教学方式的现代化 信息化改善,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观察、思辨和表述的综合能力,未来应进一步提升授课教师的数据资源使用能力;同时通过教师自身的独特“改编”提高传统课程的现代化、信息化特性,便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过程。
【关键字】
大数据;信息资源;基础课;利用率;结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具有“突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帮助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的重要任务:(1)对于高校而言其作为普及该思想、该认识的教授者,必须通过教师的基本知识传授和认知引导,实现对年青一代的正确导向作用 具体而言,就是要我们必须完善“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基础”课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事实上,高校一贯采用的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达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既无法实现基本教学目标也无法真正实现对学生思想的正确积极引导。如何通过教授方式的改善,变革实现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一直是高校教师关注的焦点。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实现了交流的便利更带来了海量的资源 .对于高校教学而言,这种资源一方面是素材型的基本资料;另一方面更是可用交流工具的丰富,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的“交流”不再限于教师的口述讲授,它可以是更为生动的形象讲授。例如: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讲授中运用相对广泛的视频资源教学法。可以说“这种结合了具体、真实案例的”更为生动的教学法的实践型教学方法,更能够增添课堂教学的乐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思辨、表述等多方面能力。

    一、信息化教学方法及其效率

    对于什么是信息化教学?理论界尚未给出明确的定义,对其所展开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也非常之少。 从笔者所查阅的资料来看,学者们普遍认可的一点就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的结合特征。基于此,不难发现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基本教学方式特征的符合。应该首先符合教学的基本要求。二是,于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与信息资源的结合,表现出数据信息技术的相关特征。须专门指出的一点是,当前的研究中对于信息化教学效果

    效率的讨论也是理论界的热点。学者甚至指出:信息资源的形式结合并不能成为信息教学的关键特征,对于这种结合所产生的效果研究才是关键之所在。鉴于此,本文将更进一步的探讨信息化教学效率。

    以孟琦为代表的学者们就明确指出,对于信息化教学效率的认识应该回归到教学的策略与教学效果的评价两个方面,主张将教学目标的实现仍设为一切行为的根本。在此前提下再来考察具体技术方法的专门运用。至于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效率评价,则需要基于系统的视角分层次全面剖析。

    首先,从基本形式来看,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必须是动态的。即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以学生参与为显著特征的知识接受者成为课堂的主角。这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是灵活的、愉快的,教学两种行为交融的过程。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要首先明确自我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在充分利用自我教学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实现各知识点的动态、有序、最优组合,即能够运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实现知识、情感的融合。

    最后,在深层次的教学理念上,教师要真正接受信息资源。包括资料与技术两个方面:成为以后日常教学方案设计中的必要部分,不再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教学技术或是年轻教师专用的“新型”教学方法而是意识到这是教育行为对时代发展的适应,是对自身教学行为效果提升必不可少的措施。

    可见,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认识必须基于系统、动态的观点,这样才能认识到外在的、形象的教学方式的改变不是某一类教师的新创;而是基于深层次教学理念改变的行为变化。且这种变化的最终体现仍然是教学内容的实质性改善。

    二、翻转课堂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视频资源教学法

    翻转课堂由美国的两位高中教师首先发起,后经萨尔曼·汗验证其能使学生自信心提升 ,进而得到师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可。具体而言 就是通过将教授内容的视频化,使学生可以灵活选择学习的进度和速度,可以在学的过程中同时展开实践活动。受此启发,国内高校的基础课教育也开始尝试视频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结合。可以说,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视频资源教学法结合了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实践教学中的一种常规性教学手段。视频资源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大致可分为准备、实施和评价三个阶段。要使视频资源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各个阶段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具体来说就是视频的适当选取、合理使用和正确评价,只有最大限度的发挥视频资源教学法的优势,才有可能全面提升《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适当选取,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视频资源的选取是视频资源教学法的首要环节,视频资源种类丰富、来源多样,在选取的过程中,要根据“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特点等情况选择最为合理的视频资源。

    首先,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都要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样视频资源的选取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这是视频资源教学法最基本的原则,如果在视频资源的选择中,教师对实现“基础”课教学目标的意识淡薄,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或过于注重课堂的“生成性”目标,则给学生留下的只会是视频中的画面印象;而不会在学生中产生对知识的共鸣。因此,教师在视频资源的选取中首先要参考的就是“基础”课的教学目标。

    其次,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决定。因此,视频资源教学的应用要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视频资源教学法是为了展现教学内容,服务教学内容的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教学内容选择视频资源。如果割裂视频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只会影响教学效果,“基础”课包括了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两个大方向的内容,这也就决定了视频资源必须灵活选取、应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比如在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中,可以选取像“复兴之路”这样材料主题鲜明、视听震撼的视频资料,不但能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且能加强教育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增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总之,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视频资源是为了正常的教学需要,视频资源的选择要契合教学内容,不能偏离“基础”课的教学主线。

    最后,学生作为教学对象的主体,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因此,视频资源的选取应具有差异性、特殊性、针对性。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作为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在视频资源的选择过程中更应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素材,学生才会愿意看、愿意听、愿意想、愿意学,才会迸发出最强的教育意义和教学效果。比如在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中,教师可以亲自制作学生从入学到军训到进入课堂的视频资料,学生不但通过视频资料可以回顾自己短短一个月的成长变化;而且能够缩短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真实感受大学生活特点,适应大学生生活,树立新的生活理想,避免了“基础”课中空洞讲解的枯燥无力。

    (二)合理使用视频资源、打造高效“基础”课堂

    视频资源教学法的作用是以实践内容印证理论知识,因此,视频资源的应用要与“基础” 课教学中相关的知识相衔接。一般来说,视频资源的使用可以是在理论知识讲解之前,也可以是在理论知识讲解之后或者是两者相互交替三种模式。如何使用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找好切入点,既不能“画蛇添足”也不能可有可无。

    一是,先视频展示后理论讲解,这样的安排方式一般应用于问题引入,在引入问题时,采用适当的视频资源,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问题的理论讲解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解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就诚实守信问题讲解时,首先运用视频资源“现实版的扶不扶”,引起学生对诚实守信道德问题的关注,进而增强学生对道德理论知识渴望。

    二是,先理论讲解后视频展示。这样的安排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观看视频资源的过程中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视频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相关事实,所起的效果更佳明显。例如:在讲解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中恋爱中的道德规范时,单凭教师的理论讲授会使爱情的美好变得空洞、乏味,使学生本身丧失对爱情的向往和爱情相关知识的渴求,但是在理论讲解之后,加上生动的“爱情”视频资源,能够重新唤起学生对恋爱中的道德理论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三是,视频资源的展示与理论讲解相互交替。这样的模式避免了只有教师理论讲解的枯燥性,适用于时间较长的视频资料。这样的教学模式,以视频内容作为主线。教师的讲解围绕视频内容展开,随着视频内容的发展,理论讲解不断深入,视频和教师双向传授,使学生既可以从视频中获得感性认知;也可以从教师的讲授中获得理性知识。例如:在讲解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时,通过《今日说法》等真实的视频资料或一些典型案例中公安机关的侦查行为、法庭上的控辩行为以及专家的点评等都可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对现实案件处理的重要作用;而教师跟随案件的发展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学生随时进行讨论分析,则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三、正确评价视频资源、促进教学相长

    视频资源教学法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视频资源的评价也就是教师的课后教学反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学生的学习跟进、巩固教学内容。由于受到课堂教学学时、教学空间的限制,学生对视频资源的分析与讨论只能局限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想要真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就必须拓展学生课后时间与空间,“基础”课教师可以采取例如第二课堂、课后作业等方式跟进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基础”课的独特魅力。

    二是、学生对视频资源教学法的认可程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注意力。由此可以判断视频资源教学法的实际效果,以便教师及时更新视频资源、挑选更为合理的视频资源、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促进教学相长、提高视频资源在“基础”课中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效果,使“基础”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真正受益的课程。

    三 信息化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视频资源教学法作为一种常规性实践教学手段已经普遍进入 基础 课课堂 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两点:

    一是,教师的技术水平不过关,导致视频资源的正确选取难以实现。视频资源的选取阶段作为视频资源教学的首要步骤,关系着整个视频资源教学法的实施,虽然可供我们选取视频资源的较多,但是视频资源的排列并不会根据“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命名。这就需要“基础”课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找观看各类视频,再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取;而视频资源获得后,如何进行编辑、截取这些又对教师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关注一些视频资源,或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建立“基础”课视频资源库,以便在需要时更快的挑选适合的视频资源;同时,加强对自身的技术培训,以解决在视频整理过程中的难题,更好地运用视频资源教学法。

    二是,在发挥视频资源教学法在“基础”课中的实际效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视频资源本身并没有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分析的功能;而视频资源的过多使用也会造成学生沉溺于视频内容,认为只要关注内容就可以找到答案,进而限制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因此,要吸引学生自觉参与视频资源教学法,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视频资源教学法时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充分安排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综合利用其它教学方式,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视频资源教学法,使之真正成为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最终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原载《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秦宜智.2015年首期高校团委书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班在北京举行N.中国青年报 2015(4)
2.胡晓玲.信息化教学有效性解读 J.中国电化教育 2012(5)
3.孟琦.数字传媒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应对 J. 新闻战线 2 015(8)
4.赵磊磊、赵可云、徐进、芦佳莹. 基于共词分析法的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现状分析 J. 重庆高教研究 2015(2)
5.聂法良. 视频资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3)
6.王聪、初建杰、刘林. 数字化教育教学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新进程--关于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思考 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2)
7.李方裕、杨霞.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探析 J. 教育探索 2011(8)
8.徐华伟.试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2014(1)
9.阮李全、付乐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拓展--资源节约教育 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首都法学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CAFLL)
      国家图书馆       美国法律图书馆学会(AALL)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       国际法律图书馆协会(IALL)       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电话:010-82668266-152 传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页 | 联系我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