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图书馆 法学文献与检索 政府信息公开 法律图书馆导航 法律法学网导航
法律信息资源
法律信息服务
数字信息检索
数字技术发展
专业网站建设
澳门法律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信息研究 > 法律信息资源
法律信息资源
暂无下载资料

 中小型专业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刍议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图书馆为例
            蒋隽 点击量:7837
法学所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摘要】
为科学采购提供依据,法学所图书馆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法律专业数据库问卷调查,本文以此次调研活动的结果为依据,分析法学所电子资源使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因地制宜搞好自建数据库、整合电子资源,加大学术型电子资源的购置力度以及转变图书馆工作观念和服务方式等建议。
【关键字】
电子资源 数据库 中小型图书馆
A Modest Proposa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Data Bank in Small or Medium-sized Professional Library
----- With the Library of the Institute of Law(CASS) as the Case in Point
    

  目前,在以“Open Access”和“Google Scholar”等为代表的新型学术信息交流和服务方式使用户通过因特网轻而易举地获取信息、从而对整个图书馆界形成巨大挑战的背景下,中小型专业图书馆如何在公共图书馆与其它专业图书馆之间的夹缝中生存并发展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众所周知,文献资料的数字化所需要的资金和人力远非法学所图书馆这样的中小型图书馆所能承受和支持,因而,外购数据库成为普通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首选方式。本文拟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图书馆为例,探索网络环境下中小型专业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建设问题。年初,为科学采购提供依据,法学所图书馆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法律专业数据库问卷调查,本文以此次调查活动的结果为依据,分析法学所电子资源使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

  1.法学研究所图书馆馆藏结构现状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图书馆(以下简称法学所图书馆)成立于1958年,是国内较早的、规模较大的法律专业图书馆之一。作为国家级研究机构的专业图书馆,法学所图书馆的工作任务和服务对象主要是满足本所研究人员的科研和教学需求。不过,实际上法学所图书馆服务对象并没有局现于本所人员和学生,而是始终坚持对公众开放。法学所图书馆现有正式工作人员8名,馆藏中外文献总量约为30万册。

  目前,同大多数中小型专业图书馆一样,法学所图书馆呈纸质文献为主、电子文献为辅的馆藏格局。其每年用于电子资源的支出占全年购书经费总额的比重不到5%,购买的电子资源包括光盘和网络数据库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其中,光盘包括《人大复印资料法学版光盘》、《中国法律年鉴光盘》和《日本法规数据库光盘》,前两种光盘已在2005年停止购买,后者为日本民商事法中心赠送;网络数据库包括《国家法规数据库》、《北大法宝》和《北大法意》三个中文数据库以及《联合国条约数据库》。

  法学所图书馆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其馆藏现状。法学所图书馆与院图书馆的关系类似于高校的“大馆”和“小馆”,囿于资金与人员等因素,规模较大、占用资金量大的电子资源一般由“大馆”购买,“小馆”的订购目标则集中在规模相对较小,但更加对口的专业资源上,遂形成了以院图书馆资源为主、所图书馆资源为辅的法学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2.法学所电子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尽管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法学所图书馆就开始购买《中国期刊学术光盘CNKI》和《国家法规数据库光盘》等中文电子产品,并于2001年6月购买了刚刚登陆我国境内的美国LexisNexis数据库,但是这些数据库实际利用的效果到底如何,一直未有确切答案,只能从年初法学所搞的一次调研活动中略见端倪。

  2.1调研名称

  法学所数据库使用情况调查表

  2.2调研时间

  2008年1月11日——1月21日

  2.3调研对象

法学所和国际法中心的正式员工132人,研究人员约100人,其中40岁以下的约为60% ,估计习惯使用因特网、数据库的人群大部分集中在此年龄段。本次接收《法学所数据库使用情况调查表》的有105人。

  2.4调研方式

考虑到此次调研的重点在于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因此,调查对象也应集中于对网络比较熟悉并经常使用的群体,所以决定采取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调研。为保证此次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我们并没有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调研方式(如张贴公告栏或向学者个人当面递交调查表)。

  2.5调研内容(具体内容见附表)

  围绕法学所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的使用情况设计了10个问题,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

  2.5.1确认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如研究领域、资料查询习惯和路径等(《调查表》第1—3);

  2.5.2针对本所数据库的使用,如了解程度、使用中的困难、使用率及对各数据库的评价(《调查表》第4—8);

  2.5.3 就法学所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和服务征求意见和建议(《调查表》第9—10)。

  尽管本问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方面还不尽完善,但基本上满足了设计要求。

  2.6调研结果

  收到回复7份,包括5份电子表格和2份手填表格。与我们掌握的全所使用电子资源的人数相比,回复率是比较低的。这种状况也从侧面上反映了图书馆与科研关系的现状,即学者们似乎并不期望从图书馆中获取更多的研究资源。其实,这也是当今中外图书馆在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冲击下面临的共同尴尬。

  2.7反馈意见

  2.7.1目前,查询文献资源的首选途径为因特网和法学专业数据库的比例为57.2%,首选图书馆的比例为28.6%。

  2.7.2法学所/社科院购买的数据库的使用效果堪忧,“不知道,从不使用”这些数据库的占总数的57.2%。,只有28.6% 的人“知道并经常使用”。考虑到答卷的人还是经常使用/关心电子资源的,在全所范围内,这一比例应该更高。

  2.7.3制约数据库使用的主要障碍在于其使用方式的限制(IP登录),85.8%的学者希望提供密码访问的使用方式,这也是本调查表中意见集中度最高的。当然,这与社科院科研人员的工作方式有关(法学所研究人员不坐班,一周只需返所1天)。

   2.7.4至于数据库的质量评价以及具体的购买建议,学者并未给出一个统一/相对集中的答案,这或许跟使用率不高有关;再者,在我国数据库制作越来越规范和专业的前提下,准确比较同类数据库的优劣得失对普通用户来说有一定难度。

   2.7.5对于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全部为满意或基本满意。当然,由于调查方式的限制,这个数字并非完全客观。

  2.8调研活动的评价

  2.8.1代表性方面。从填表人的背景来看,本次调查只涉及了法理学(比较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社会法学、法史学等学科,虽然并没有达到覆盖法学各学科的预期目标,但基本包涵了法学的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更何况,为了扩大调研面,还特地选择了一个熟谙网络的图书馆人员参加。所以,应该说,本次调查结果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过,鉴于回收的信息量毕竟不大,作为数据库采购的依据尚不十分充分。

  2.8.2真实度方面。由于采取了顺其自然的调查方法,基本避免了“人情表”、“面子表”的出现,所以,除了本表第9项的答案以外,其余各项结果还是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学者的意见。但对于这些结果,不能完全依照字面进行判断,要联系填表的整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因为调查表的设计是采取渐进式的询问方式,各问题之间有一定的逻辑性。

  综上,本调查活动虽然规模较小,学科面不宽,但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法学所电子资源利用现状,具有一定的可采信度,也与我们掌握的其他信息数据以及此前的估计相印证。

  2.8调研结论。本次调查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图书馆采购电子资源提供客观依据。尽管调查结果从表面上看并没有完全解决上述问题,但我们还是从中得到不少启示:

  2.8.1电子资源类型的单一化。作为全国最高级别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社科院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历来偏重于理论型强的学术型文献资源。当然,对于法学这样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社会科学来说,实用型(工具型)文献资源也必不可少,特别是就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各部门法而言。所以,就文献资源的建设比例而言,学术型资源比例应大于实用工具型资源。

  本调查结果清晰地反映出科研机构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为以学术型资源为中心,实用型资源为辅,而我馆现有数据库中缺乏学术型资源配置。尽管《北大法意》和《北大法宝》两个数据库各有特色,但大同小异,都是属于法规、判例类实用型资源;而院馆购买的以清华同方和重庆维普为代表的学术型资源,由于使用方式的限制(IP控制),亦远远无法满足我所的科研需求。

  2.8.2数据库使用方式的限制。现有的IP使用方式成为妨碍数据库使用的主要障碍。

  2.8.3图书馆工作的不完善。考虑到本调研活动的方式,对用户电子资源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反映了图书馆工作还有不少漏洞和亟待改进的地方。

  3.对法学所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初步建议

  3.1 因地制宜搞好自建数据库

  由于缺乏资金,法学所图书馆在因特网时代未能延续其纸质文献时期的辉煌——其1978年开始进行的纸质法学文献的剪贴整理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目前,法学所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完全来自外购,并无自建数据库。不过,作为国家级研究机构,外购数据库是不能完全满足科研需求的,应该针对本所科研重点,制作规模不大、但有一定深度的专题数据库。

  此外,法学所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如学术论文和专著、调研报告、中外课题、学术会议论文、博硕士论文以及本所主办的期刊等。如何实现上述宝贵资源的数字化,对图书馆而言,既是挑战,又是发展良机。

  3.2 整合电子资源,加大学术型电子资源的购置力度

  对现有的法规类实用型电子资源进行调整,增加学术型、特别是外文电子资源的采购比重。由于法学所的研究大都属于学术前沿的高端项目,需要大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国际惯例,因而其对外文文献资源的需求远远超过中文文献。而目前,图书馆学术型电子资源贫乏,可资利用的只有院馆购买的LexisNexis、清华同方等数据库。而这些学术资源自身存在的缺陷(前者回溯期限比较短,后者不能在家使用)严重制约了学者的使用,远远无法满足其需求(这从去年法学所试用美国Heinonline数据库的情况可见一斑,在1个半月的试用期内,法学所免费下载论文近万篇,远远超过中文法规数据库全年的使用量)。为此,可以考虑购买回溯性的法学学术数据库Heinonline(可以和LexisNexis互补)以及购买如清华同方和北大法宝的法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使用密码等方式。

  3.3 转变图书馆工作观念和服务方式

  作为中小型专业图书馆,法学所图书馆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根本无法和公共图书馆或高校图书馆竞争、更无法抗衡新型学术信息交流和服务方式的前提下,馆藏结构和馆舍设施之类图书馆“硬件”的改善空间毕竟有限,而图书馆工作观念和方式等“软件”的提高方面则大有可为。首先,观念的转变,冲破陈见樊笼,代之以积极进取、更符合时代潮流之新型理念;其次,馆员素养的提高,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专业素养的提升,积极探索法学与图书情报学的契合点,以满足法学所高端科研项目的要求;第三,服务手段的不断创新,将最新科技成果积极运用到图书馆服务中,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专业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图书馆地位,避免在以学术为中心的科研机构中不被边缘化。


  附法学所数据库使用情况调查表

1、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为(           )
(1)法理学;(2)宪法学;(3)行政法学;(4)民商法学:(5)经济法学:(6)刑法
(7)诉讼法学;(8)国际法学;(8)法律史学;(9)其它。(请说明)
2、您在从事法学研究的过程中,更喜欢(或习惯)利用哪知形式的文献资料(      )
(1)电子文献:(2)纸质文献;(3)缩微制品;(4)音像资料;(5)其它。(请说明)
3、您的研究活动中,您获取法律文献资源的主要路径依次为 (          )
(1)法学专业数据库、图书馆、因特网;(2)图书馆、法学专业数据库、因特网;
  (3)因特网、法学专业数据库、图书馆;(4)其它。(请说明)
4、您是否知道以下数据库为本所或本院图书馆购买的中文法规和期刊数据库:《国家法规数据库》、《法律之星》、《北大法宝》、《北大法意》、《中国资讯行—中国法规数据库》、《法律法规大典》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法律之星——中国法学论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金报兴图年鉴资源库》、《新华社专供数据库》、《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等。(            )
   (1)知道并经常使用;(2)不知道,从不使用。
5、您在使用本所/本院购买的数据库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1)对数据库不熟悉,不会使用;(2)使用方式的障碍(IP控制),即不能在家使用;
(3)对数据库质量不满意,认为无法满足需求;(4)其它。(请说明)
6、在我所购买的中文法规数据库中,您使用最多的数据库是(       )
(1)国家法规数据库;(2)北大法宝;(3)北大法意。
   原因是(          )
(1)数据库本身质量比较高,能满足需求;(2)使用方式便利,能在家用密码登陆
(2)非上述原因,只是使用习惯了;(4)其它。(请说明)
7、您认为本馆应该购买的中文法规数据库为(      )
(1)《国家法规数据库》;(2)《北大法宝》;(3)《北大法意》;(4)其它。(请推荐)
原因是(      )
(1)数据库质量高,能满足科研需求;(2)使用式便利,能在家用密码登陆(3)非上述原因,只是使用习惯了;(4)其它。(请说明)
8、您认为本馆应该购买的英文法律数据库为(      )
(1)Westlaw数据库:(2)Heinonline数据库:(3)其它。(请推荐)
原因是(      )
(1)数据库质量高,能满足科研需求;(2)使用式便利,能在家用密码登陆(3)非上述原因,只是使用习惯了;(4)其它。(请说明)
9、您对本馆目前提供的电子资源服务工作的评价为(     )
(1)满意;(2)基本满意;(3)一般;(4)不满意。
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
(1)电子资源太少,无法完全满足科研需求;(2)使用方式的限制,无法密码访问; (3)宣传力度不够;(4)沟通渠道不畅;(5)应加强电子产品的后期服务;(6)其它。(请说明)
10、您认为本馆今后在电子资源的使用上,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
(1)购买/试用更多高质量的法学数据库;(2)提供使用培训;(3)提供密码帐号:  (4)加强宣传推广;(5)其它.(请具体说明)

 

【注释】

蒋隽(1968- ),女,法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15号法学研究所图书馆,100720。E--mail: jiangjun@cass.org.cn,Tel:64014042。

 

        
        
      首都法学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CAFLL)
      国家图书馆       美国法律图书馆学会(AALL)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       国际法律图书馆协会(IALL)       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电话:010-82668266-152 传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页 | 联系我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