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图书馆 法学文献与检索 政府信息公开 法律图书馆导航 法律法学网导航
馆藏特色研究
法律图书馆业务
法律图书馆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法律图书馆 > 法律图书馆业务
法律图书馆业务
暂无下载资料

 网络环境下法学中文图书采购研究
            严玲 点击量:4264
武汉大学法学院图书馆
【摘要】
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法学中文图书出版、发行销售的新趋向, 指出了法学中文图书采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
【关键字】
网络环境;图书采购
    

  1.网络环境下我国法学中文图书出版、销售新趋向

  本文所言法学中文图书是指正式公开发行的有关法律诠释、介绍、论述法律思想、法学理论、各类案例、法律法规内容的中文专著、教材、工具书和普及性读物, 包括各种法学中文译著等出版物。综观近年我国法学图书出版发行的历程, 其主要呈现出如下新趋势:

  1.1. 出版、销售机构增多

  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加强及对法律知识的渴求, 各出版社都加大了法律图书的出版力度, 迎来了法律图书出版的艳阳天, 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大潮的冲击下, 图书出版发行市场打破了长期以来单一出版、新华书店独揽发行销售的局面, 更多的出版社开始出法律图书, 更多的书商开始销售法律书籍, 形成了专业、国家、地方、大学出版社出版, 新华书店、集体、民营书店、个体书商、出版社代销的新格局。

  1.2. 品种繁多, 载体形式多样

  据统计, 2003年政治法律类图书品种数保持增长22%,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在图书出版发行业中的普及与应用, 使得法学图书出版载体形式呈现多样化, 不仅有传统印刷型的图书出版发行, 同时还有光盘、电子版期刊、电子版工具书等出版发行。中文法学图书随书光盘的现象越来越多。

  1.3. 出版周期缩短, 频率加快

  随着我国立法的不断修订与完善, 尤其是法律图书内容的时效性及出版与立法密切相关性, 决定了法律图书的出版速度将越来越快, 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 1979年全国出版的法律图书仅47种, 而在1999年, 仅京版法律图书就达1 100多种, 而武汉大学出版社仅一年的时间, 出版的法学专著等就由2004年的42种增加到2005年的53种, 增长了26%。

  1.4. 特色鲜明, 精品、系列图书层出不穷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各出版社不仅注重与国外法律精品图书标准接轨, 不断开发,引进、出版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法律书籍、高品位的法学理论专著以及介绍有关的国际法和外国法律制度的书籍, 而且在图书编校、装帧、设计、印刷等方面精心打造自己的精品、系列图书, 形成了以法律专业出版社为主, 其他出版社独具特色的百花争艳的局面。如法律出版社的学术类书籍、中国法制出版社的法规书籍、人民法院出版社和中国检察出版社的司法实务类书籍, 都已成为各社的拳头产品;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北大优秀博士论文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等,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的《中青年法学文库》、《美国法律文库》等数十套大型学术丛书以及武汉大学出版社近期推出的《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文丛》等等都成为深受读者欢迎的精品、系列图书。

  1.5.销售渠道灵活多样

  市场经济改革以来, 出现了以法律专业图书发行公司为代表的专业图书发行公司、新华书店系统、民营书商及个体法律图书连锁店的图书销售格局。仅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在北京、上海、苏州、深圳建有10余家子公司、分公司、营业部, 与全国近千家新华书店、法律专业书店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同业中最大的发行平台, 形成了订购、现采、网上购等灵活多样多选形式, 许多图书经销商不仅开辟了良好的物流绿色通道, 保证新书及时到馆, 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试行新书盖章、加磁针、分编、打书标、上架一条龙售后服务。

  1.6. 网上购书成为新时尚

  所谓网上书店是指通过网站在网上发布信息, 并在网上进行售书交易活动的图书销售模式。自我国1995第一家网上书店诞生以来, 以其采购图书方便、获得图书信息便捷、无时空地域的限制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 可以说, 网上购书的兴起, 正改变着传统的图书采购方式, 成为一种新型图书零售发行渠道, 成为网络环境下法学中文图书采购的一道风景线。目前颇有影响的网上法律书店有: 中法图- 网上法律书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网上商城、西湖法律书店、山东天平法律书店、深圳法律书店以及其他综合性图书销售公司, 各地新华书店, 大学出版社等建设的网上书店等。

  2. 网络环境下法学中文图书采购面临的问题

  2.1 网站建设标准、质量参差不齐。虽然目前法律网站较多, 但是由于各自为政的格局, 或公司大小、或公司计算机专业管理人员水平的缘故, 使得目前国内大多数出版社、销售商网站水平良莠不齐, 网站设计及图书信息通报缺乏统一规范标准与格式, 界面友好程度不一, 易检、易查标准不一,甚至某些网站提供过时信息等等, 给图书采购人员带来麻烦, 不能得心应手、放心大胆地应用现代化设备。

  2.2 已有网上新书信息更新不及时。突出表现在: 不少出版社新书网页更新不及时,往往是死链, 不能及时报道最新书讯; 已有的书目不少新旧年代混排, 名为最新书目, 却含有大量往年的图书目录, 有的甚至不给年代, 使采访人员查重工作耗时、费力。

  2.3 以书代刊的出版物逐年增多。所谓以书代刊出版物是指有ISBN号的按专题或论文汇编形式出版的有卷册期的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物。由于该出版物出版灵活、手续简便, 受到越来越多的法学专家、学者的青睐, 其出版物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如: 近年出版的《珞珈法学论坛》、《清华法学》、《北大法律评论》、《中山大学法律评论》、《东吴法学》等等都是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专业刊物。但是也正因其不定期、出版灵活, 给图书采购人员查重、系统收藏、及时采购等带来问题。

  2.4 地方版采购仍然成为关注的问题,表现在地方版书目信息获取渠道难, 虽然各出版社出版的法律图书越来越多, 但在全国社科新书目上征订的地方版图书却越来越少, 使得漏订、缺藏现象时常发生。

  2.5 图书销售市场价格缺乏统一调控,突出表现在图书折扣空间差价较大, 给图书采购人员造成极大压力。

  2.6 网上购书业务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网络书目信息的组织不当, 信息内容详尽及可靠程度存在瑕疵, 特别是货物配送渠道较复杂, 网上认证方式及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没有统一标准等等, 使得采购人员根本无法放心大胆地利用网上购书, 仍不能成为采购的主流。

  3. 措施与对策

  3.1. 严把采购关

  3.1.1.制定严格的图书采购规程。图书质量的好坏, 关系到本馆藏书质量的高低。必要的规章制度是做好图书采购工作的根本保障。为此各馆应根据本馆读者需求, 制定严格有效的图书馆采购制度, 确保采购图书的质量与档次。包括制定采购原则、采购策略、重点图书、拟购册数、新书到馆后的拆包验收等内容。只有规则明确, 手续完备, 才能有效防止图书采购工作中的随意性, 以及图书流转过程中丢书或错乱现象的发生。

  3.1.2. 锁定核心出版社。法学图书与一般的普通图书不同, 其具有很高的专业与学术性。通常优秀出版社的图书, 品位高, 质量好, 定价相对合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图书出版社权威性、独特性、实效性、新颖性、图书内容信息量、价格等方面考评一个出版社水平的高低, 选择实力雄厚、有出版法学图书经验的出版社为本馆的采购对象。如本馆就锁定近年出版法学图书有特色的出版社诸如法律出版公司、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等为采购主体, 其它出版社为辅, 其效果不错。

  3.1.3. 稳定图书销售商。确定相对稳定的图书销售商十分必要, 这是确保新书到书率的必要保障。通过考察, 可以选定有销售经验、服务上乘, 有信誉, 进货渠道畅通、实力雄厚的专业法律书店及综合性大的图书销售商为进书点。

  3.2. 广、快、精、准地掌握新书信息。

  3.2.1.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通过对访问的网站性质、收录主题范围、信息内容(可靠性、新颖性、独特性、创新性等)、信息量、信息来源、作者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更新速度、点击率等进行考量,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从而获取高质量的网络信息资源。

  3.2.2. 充分利用评价后的网站信息服务。虽然网上购书有待发展与完善, 但由于其独特的优势, 超前的时尚, 特别是在为客户提供图书书目信息的同时, 还能利用计算机声像技术, 为读者提供部分新书精彩章节介绍、图书的封面, 出版者和读者的__书评等, 给读者以直接的感观效果, 这些都是非利用网络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图书馆采购人员应扬长避短,养成勤上网、勤浏览的好习惯, 充分利用网上书店的优势收集出版发行信息, 获取更多的第一手真实出版信息。

  3.3.走现采之路。

  所谓现采是指采购人员直接到书店选购图书。由于专业图书往往发行量小, 再版几率少, 因此采访人员要做到腿勤, 在获取书目信息的同时, 及时到有关书店采购, 及时补充新书。现采具有如下好处:

  ( 1) 直观。直接看到图书内容, 可以及时判断其好坏与取舍;

  ( 2) 为采访人员提供一个锻炼、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机会。因为采购人员只有熟悉本专业馆藏情况、了解学科研究状况, 掌握学术发展动态等, 才能有针对性地选好图书, 成为采购本专业图书的行家里手;   

    ( 3) 避免漏购。由于销售商配送的图书与配送人的业务水平有关, 往往一些好的专业图书被漏送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为了保证一些冷门的专业书不被漏配,采购人员亲自现购十分必要。

【注释】
[1] 余敏主编. 中国出版蓝皮书  2003--2004中国出版业状况及预测.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5
[2] 沈雷. 法律图书采访初探. 图书馆学研究, 2002 ( 2)
[3] 项前. 法律图书市场凸显经营思路亟待拓展. 检察日报, 2003- 03- 04
[4] 孔希. 中国网络书店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出版交流, 2003 ( 2)
[5] 易斌. 网上书店与图书馆的采购工作. 情报探索, 2005 ( 2)
[6] http: / /www. ch ina lawbook. com /corp /
[7] www. Google. Com
作者简介:严玲,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武汉大学法学院图书馆馆长。
注:原文载于《图书馆研究》2006.11. 为扩大交流现转于此,特此鸣谢。
        
        
      首都法学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CAFLL)
      国家图书馆       美国法律图书馆学会(AALL)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       国际法律图书馆协会(IALL)       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电话:010-82668266-152 传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页 | 联系我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