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图书馆 法学文献与检索 政府信息公开 法律图书馆导航 法律法学网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中心 > 法律图书馆业务
法律图书馆业务
暂无下载资料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法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
            叶元生 点击量:4265
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读者服务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特点的变化以及读者对图书馆服务需求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高校法律图书馆作好读者服务的对策。
【关键字】
网络环境 法律图书馆 读者服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在高校法律图书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法律图书馆的传统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高校法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也因此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法律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我们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网络环境, 创新服务理念, 更新服务内容, 提高服务效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信息资源加以挖掘和开发, 使信息资源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一、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新特点

  1. 信息的载体形式呈现多样化。在网络环境下,法律图书馆的印刷型资源逐步削减,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各种网络化电子文献的大量涌现,改变了传统纸质文献在高校法律图书馆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导致高校法律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外,高校法律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已不仅仅是本馆的馆藏文献资源, 而且还包括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向馆外“ 索取”的文献信息。各种书目数据库、图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声像多媒体记录等电子文献信息产品的上网, 更使法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规模进一步扩大。

  2. 读者信息需求集成化与个性化。信息资源网络化大大丰富了高校法律图书馆信息资源,为高校法律图书馆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服务手段得到大幅度提升,服务功能也得到大幅度拓展,导致读者对法律图书馆服务需求呈现出了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从需求内容上看,读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为其提供的一般性服务,而是要求图书馆员能够综合利用法律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对某一专业、学科资源进行整合、加工、提炼成综合信息,从而使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本学科、本领域的最新进展。可见读者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能够提供经过整合、集成、创新,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知识内容,并要具有专业性、精确性和集成性。

  3. 服务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在传统的读者服务观念中, “重藏轻用”占据主导地位。图书馆工作重心大都放在对图书文献的收集, 整理, 加工等内部基础工作上; 对如何提高文献利用率, 如何为读者服务尤其是提供高层次服务方面不够重视, 但是, 在网络环境下, 随着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和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 读者服务的重心将转向以用为主, 即怎样利用本馆的各种馆藏资源和网上电子资源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各种文献信息需求。未来的读者服务的理念, 将是如何引导读者快速准确地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4. 服务手段和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法律图书馆将是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信息研发机构, 其工作手段主要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使法律图书馆成为一个具有文献信息高速收集、加工、整合、管理、传播的有机系统, 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读者服务主要是依靠网络平台, 开展数字参考咨询和高层次的情报调研、定题跟踪、专题检索等服务。有更多的图书馆员从事信息的检索、组织、加工以及知识的管理工作, 由传统的简单重复操作变成了智能密集型的脑力劳动。因此, 未来图书馆员的工作主要是知识管理。

  二、 网络环境下法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策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完成了图书馆校园网、局域网、中国教育和科研网( CERNET) 以及国际互联网的连接, 各图书馆基本实现了信息资源存储数字化和信息传递的网络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将成为高校法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法律图书馆在工作重心和服务重心都应有所转变。工作重心应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变,从被动提供文献服务向主动推荐文献、提供文献的方向转变。服务重心,从一般服务向参考咨询服务转变。参考咨询服务的水平不仅能改善法律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更能体现图书馆员的核心价值。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图书馆的读者服务。

  1. 通过开发网络平台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首先要构建一个适合本馆特色的图书馆主页。法律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主要是以网上图书馆主页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它是法律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主要渠道,是提供信息服务的窗口和平台。法律图书馆要利用主页这一平台,介绍馆藏资源与布局阅览规则、读者须知;发布各类信息、通知,使读者全面地了解图书馆馆藏资源,并能更快、更充分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其次,在主页上设置读者检索要求的导航功能。法律图书馆主页的信息栏除了设置常规的馆情介绍、馆藏书目信息检索、自建特色数据库服务外,还应做好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导航工作。根据本馆读者的知识需求,把法律信息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整合,编制网络资源目录并建立学科导航。使读者通过学科导航进入自己需要了解的专业学术网站搜索所需信息。这项工作是持续而费时的,但又是必须做的。这样做引导读者更充分地了解和使用数据资源,读者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作漫无边际的检索,而能快速查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源。

  2. 开展专题资源的收集与整合服务。专题服务是法律图书馆开展的针对某一学科较深层次的信息服务。馆员根据读者的研究课题及教学需求,将收集到的相关专题信息资源经过分析、整合后提供给读者。专题服务不仅要求专业性突出,还要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图书馆员不仅要通过纸质载体定期向读者提供有关专题文献资源,还要通过网络或其他电子载体向读者及时通报学科的发展、变化等动态信息。组织专题文献是一种连续性很强的工作,馆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事业心,能够经常关注有关研究课题的新进展,为不同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读者对图书馆的信赖,让读者实实在在感受到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3. 开展文献资源的检索服务。积极开展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专题讲座,使读者掌握检索功能和技巧,不断提高读者检索信息的能力。近十几年来,我院图书馆一直把读者的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院图书馆对读者进行分析, 研究不同类型读者的特点与需求,根据他们的需求有针对性的为他们提供服务,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读者安排培训。例如:(a)新生入馆教育的培训。介绍馆藏概况,编制推荐书目,重点放在帮助新生改变高中时代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尽快熟悉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和学习技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b)高年级学生法律信息检索培训。侧重放在引导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增强他们的知识宽度和深度。(c)博、硕士生的培训。主要按学科专业、专题培训,例如:人权法班、国际税法、国际公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环境保护法、中国法项目班等。(d)专题小组培训。主要是模拟法庭训练营、理律杯、进修教师等。(e)由外文数据库商培训师提供的外文数据库讲座的培训。(f)特别要提到走进课堂的读者培训,为了切实提高外文数据库的利用率, 我馆在外文数据库的培训上改变了以往的培训方式,将一般培训与专业课培训结合起来,在最恰当的时机将最恰当的资源推送给最适合的读者, 采取了主动与各专业课程教师联系, 把数据库的培训引入课堂, 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总之,针对不同类别读者的特点与需求, 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这对于提高服务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读者培训方面加强了资源推送的主动性、引导性。

  4. 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员的要求。新时期法律图书馆的发展模式与功能将朝着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图书馆员又一次面临角色的转变,其角色定位将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承担起新世纪所赋予的全新角色。馆员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读者服务,读者需求的满足,是由高素质的馆员通过服务来实现的。因此,提高馆员的素质,塑造复合型人才已成为法律图书馆工作的重点。首先,馆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甘为人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思想品质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第二,馆员要有广博的学科知识,馆员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法律专业师生这样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未来的读者服务强调的是“个性化”、“以人为本”,不同读者所需求的法律信息不尽相同,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最根本的就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作为后盾,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就不能完全理解读者的确切要求,所以,要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具有法学、图书馆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些都是网络环境下搞好读者服务的关键。第三,法律图书馆员要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要提高一个意识和三个能力:信息意识;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分析与服务能力。信息搜集能力是信息素质的基础,处理能力是手段,分析是核心,服务是目标。图书馆员要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努力进行图书馆工作模式的改革和业务、技术的创新,要从简单的借借还还向文献资源的深层次服务转变,从被动提供文献服务向主动推荐文献、提供文献转变,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

  总之,网络环境下法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既存在挑战,更面临着发展机遇。无论是传统的法律图书馆,还是现代的法律图书馆,其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它的服务性。因此,搞好读者服务,是法律图书馆工作的灵魂与宗旨,要不断更新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发扬开拓进取和创新的精神,建设服务型图书馆,使法律图书馆的工作跟上时代的要求,为创建一流的教学科研水平,培育一流的法律人才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注释】
本文为2011年北京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年会提交论文。
【参考文献】
{1}. 陈利民:《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 2009年增刊(1)。
{2}. 李严 、刘安民:《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8年第4期。
{3}. 蔡屏:《法律图书馆员的未来发展趋势及角色定位》[J],《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研讨会论文集 (200年)》。
        
        
      首都法学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CAFLL)
      国家图书馆       美国法律图书馆学会(AALL)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       国际法律图书馆协会(IALL)       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电话:010-82668266-152 传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页 | 联系我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