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图书馆 法学文献与检索 政府信息公开 法律图书馆导航 法律法学网导航
馆藏特色研究
法律图书馆业务
法律图书馆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法律图书馆 > 法律图书馆业务
法律图书馆业务
暂无下载资料

 网络时代高校法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创新实践:
            产玲 点击量:2496
武汉大学法学院图书馆
【摘要】
分析、总结了湖北省教改项目“珞珈法学精品课教参资源数字化平台建设与研究”的建设内容与研究成果,探讨了网络时代高校法学专业图书馆开展创新性学科服务的要素和前景。
【关键字】
高校专业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实践
——以湖北省教改项目“珞珈法学精品课教参资源数字化平台建设与研究”为例
    

    1. 概述

    有报道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3h 网络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改变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方式.也改变着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内涵因此.研究高校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寻找服务之最佳途径.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者日益关注的问题。以笔者参加的湖北省教改项目“珞珈法学精品课教参资源数字化平台建设与研究”课题研究为例.此项目的建设与研究在实现高校法学教学方式改革、打造我国高校法学精品课程教学参考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同时.也走出了高校专业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为学科提供高效服务的新路径.或许对目前正在探寻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同仁有所参考与启迪

    2 珞珈法学精品课教参资源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研究

    2.1 项目概况

    “珞珈法学精品课教参资源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与研究”(下简称“平台”)项目.属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最终目标是以2005-2007年武汉大学法学院已有的《法理学》、《国际私法》、《海商法》三大国家级法学精品课程教学大纲为主线.建成内容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的具有珞珈法学精品课程特色的教学参考数字化资源平台。

    开展珞珈法学精品课程教学参考资源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与研究.目的是在网络环境下.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先进技术.对珞珈法学已有的精品课程教学参考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和集成.实施科学规范的教学.形成法学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从而满足现代高校教书育人,培养信息化、多元化与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2.2 “平台”结构与研究内容

    “平台”将其结构设计分为四级.主要由“课程介绍”、“著作摘选”、“案例精选”、“文献导航”四个栏目组成 其总体建设遵循了针对性、实用性、连续性、整体性与易维护性的原则 所收录的教参原始资料均由各精品课程负责人提供.课程资料在具体编排体例上遵循了“兼顾共性。保持相对独立特性”的原则

    2.3 “平台”研究成果与特色

    2.3.1 建立了科学规范、内容丰富、特色突出的法学教学参考资源平台

    本项目成果为“珞珈法学精品课教参资源数字化平台”.可以IP(限制)在线访问的形式提供使用

    “平台”收录了《法理学》、《国际私法》、《海商法》三门精品课程教学参考资源共约45万字,内容涉及课程介绍、著作摘选、案例精选、文献导航四个部分 其中收录著作摘选33篇,案例精选150例.推荐专著论文资料2 335篇.提供的网络资源94个 鉴于“平台”中每一门精品课程教参资源的编写与审定工作人员均由相关领域内的著名专家或精于的教学创新团队成员担当.确保了“平台”资源的高质量与高水平.直接反映了具有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学精品课程特色的教学体系

    2.3.2 实现了统一平台下提供多门课程的个性化教参服务

    “平台”为其中的每门课程独设子平台.既兼顾各门课程教参资源服务项目内部结构的统一.又保持有每门课程教参资源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从而在反映几门课程学科共性的同时.又体现了各自课程的专业个性 尤其是每个子平台可链接到精品课程的网站上.使其成为精品课程的“卫星平台”.达到丰富和延展精品课程内容的目的

    2.3.3 发挥了教学参考服务的知识增值功能

    在“平台”建设研究中.将文摘服务等引入到教参资源服务系统中.使教参资源服务系统由一个教参资源“集成器”.变成能发挥教学参考服务的知识增值功能的资源集合体.从而突破了传统教学参考服务的局限性.拓展了法学数字化教学的空间.为学生拓展专业视野、博览教参资源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形式.从而突破了传统教学参考资源服务模式的局限性.较大地发挥了教学参考服务的知识增值功能

    2.3.4 凸显了教学参考资源的教学实践性与服务效果

    为了使“平台”成果真正发挥实用价值.项目组研究人员从项目开始就十分注重实践性与实际服务效果相结合.在平台规划和资源整合阶段.做到了既注重原汁原味地保留或突 精心挑选的教参资源特色.又考虑平台的整体设计效果以及如何简洁明了、方便快捷地呈现这些资源.让“平台”在尽可能简约的结构下容纳尽可能多的教参资源信息 此外.在资料的选择上.课程负责人或教学人员经过了认真细致的挑选.有的还给出了导读建议

    2.3.5 “平台”界面友好,扩展、延伸、共享功能强

    “平台”的很多页面采取“全息”的方式来呈现同一栏目或层次的教参资源.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使用极其便利 同时.给许多“全息”资源制作了多途径索引页面.对信息的快速定位起到丫辅助作用 此外.“平台”采用超文本链接,通过层层链接、内外链接等形式,在节约教学中师生利用教学参考资源的时间的同时.为老师课堂教学、学生课下自学、开展课堂讨论、旁征博引,提供了丰富便捷的共享网络资源。

    2.3.6 走出了高校专业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为教学工作提供服务的新路径

    “平台”在建设中充分发挥了两个“一”的作用.即一个联手一课程教学工作者 图书馆工作者联手:一个结合一图书馆 作人员紧密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 在“一联手、一结合”的过程中找到了高校专业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建设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参资源数字平台建设的路子

    3 平台研究给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的启迪

    3.1 树立为学科服务的创新理念是高校专业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前提

    如果说理念是发展之魂.发展之本.那么创新理念就是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创新的核心.为教学服务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2008年3月中国图书馆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通过的《图书馆服务宣言》第4条中提出:“图书馆以服务创新应对时代的挑战” 为此.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为学科服务的创新理念.只有将为高校学科服务的创新理念融人到高校专业图书馆的服务宗旨中.才能保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有效实施与开展.才能实现学科服务工作的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创新及用户教育创新的目标.才能在创新中发展.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教学改革与服务中的作用

    3.2 掌握现代先进技术是高校专业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技术保障

    网络技术的应用与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发展.使得高校教学科研呈现教学时间延伸、教学空间分散、教学参考资源多样化等特点.并逐步变成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与开放的系统.让以书刊借阅方式为服务主导的传统图书馆教学服务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要求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服务于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 研究成果表明,此次“平台”的教学参考资源能够突破传统教参服务中受时空限制以及只能让少数受教群体受益的局面.就是得益于图书馆员结合现代计算机与网络等技术手段 如通过诸如Macr0一media Dreamweaver、Editplused等网页设计软件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参资源的动态增值.以保证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并且进一步证明了掌握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服务才是图书馆的优势所在.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与计算机技术是做好高校学科服务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图书馆馆员在开展学科专业服务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优化知识结构.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学科服务需要.达到提高学科服务的水平与质量的目的

    3.3 教辅联手合作是高校专业图书馆学科创新服务的有效途径

    高校专业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就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满足师生在教学科研中的信息需求 此次“平台”建设研究中武汉大学法学图书馆与学院教师的联手合作.展开教参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充分达到了优势互补、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充分证明了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方面有着资源与技术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验证_『高校专业图书馆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建设.在辅助高校教学中具有的独特优势.即不仅拥有丰富的专业馆藏文献资源,多层次性、多元化的网络多媒体信息资源以及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资源优势.而且表现出专业图书馆员熟悉馆藏、掌握网络文献信息资源动态、娴熟的文献检索技能及在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技术上的优势 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学科专业人员在“平台”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尤其是教学工作者在对教参资源的选择和把握上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优势.但若没有图书馆工作者的介入。而由教学人员自己去寻找教参资源实体.将会耗费他们宝贵的教学与研究时间 如果单纯由图书馆员去做教参服务.必定只能参照校外相同或相近课程的教参资源.那根本无法体现本校本院的课程特色。 因此.教师与图书馆专业人员的联手强强合作,既能节省资源查找成本,更能突出课程教学的院校特色,从而有助于产生品牌效应,对于提高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推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进步,都是互惠和双赢的。实践证明,图书馆工作人员直接参加到专业教学活动中去.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的可行之路。

    4 结语

    “珞珈法学精品课教参资源数字化平台”是高校法学专业图书馆与法科专业教学人员直接合作的结晶.也是高校法学专业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一次实践与探索 相信.在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动下.在高校专业图书馆人员的不懈努力下.高校专业图书馆与学院教学科研的联手合作领域会越来越宽广.高校专业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也会得到越来越大的进步。

【注释】
1 王乃芹.张喜旺.高校图书馆参与教学改革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7)
2 钱丽丁等.高校图书馆为精品课程服务的策略研究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2)
3 陈永玲.大学图书馆在高校教学中辅助功能的发挥[J].情报探索,2008(12)
        
        
      首都法学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CAFLL)
      国家图书馆       美国法律图书馆学会(AALL)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       国际法律图书馆协会(IALL)       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电话:010-82668266-152 传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页 | 联系我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