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图书馆 法学文献与检索 政府信息公开 法律图书馆导航 法律法学网导航
法律信息资源
法律信息服务
数字信息检索
数字技术发展
专业网站建设
澳门法律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信息研究 > 法律图书馆研究
法律图书馆研究
暂无下载资料

 打造法律图书馆品牌的战略研究
            吴郁 点击量:4042
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
【摘要】
从法律图书馆的涵义入手,以挑战和机遇为背景,可以分析研究型法学图书馆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型法学图书馆的品牌建设主要包括:图书馆的发展定位、形象塑造、管理优化、馆藏资源建设、服务创新、人员和科研建设、品牌文化建设等方面。
【关键字】
法律图书馆;品牌;战略
——以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
    

    我国的法律图书馆主要包括各综合大学法学院或政法院校的图书馆、研究院所法律图书馆、政府部门法律图书馆、律师事务所图书馆等。[1]随着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法律图书馆的品牌建设是关系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决定图书馆品牌的因素是多样的,在明确了办馆理念和思路后,把握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对重庆地区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分析法律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社会自然环境(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等背景。笔者在此仅以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做相关论述。

    一、挑战与机遇下的法学图书馆

    (一)法律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1.竞争更加激烈。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目前已有600余所高校开设法学院系,法学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将面临扩大办学规模与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双重压力,尤其是有权自主设置一级学科博士点且综合实力强的高校,具有更多的竞争优势;国家高等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给更多的学校举办特色法学教育提供新的机会,任何一所高校将他们的特色优势学科专业与法学结合,都会在这个领域发挥示范领军作用,对单科性政法院校形成更大的竞争压力。[2]法律图书馆在馆舍规模、办馆理念和特色、品牌质量等方面也随之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

    2.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需要增强。高校图书馆要通过自己所在学校的专业优势和社会影响力,通过履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未来等方面的职责,获得学校领导和各学院、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争取更好的办馆条件。目前,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在配合学校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把握和能力上有所不足,受制于学校现有的师资队伍、学科专业设置和图书馆自身的软硬件等条件,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法律图书馆迎来机遇

    高等教育在全球化背景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与作用突出,法学教育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更加明显。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教育优先”、建设“法治政府”等战略,《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法制权威,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凸显了法学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这就为西南政法大学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推动国家民主化、法治化的发展进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需要法律图书馆更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服务于国家和地方法治、经济社会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新区”作为中国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要求重庆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这对于将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1],也为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打造法律图书馆的品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打造法律图书馆品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打造法律图书馆品牌的必要性

    “法律图书馆在国家的立法和法制建设、法学教育和研究、法律实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家法治建设的水平。”{1}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法律图书馆不仅仅是对法律文献的收藏和利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图书馆工作和职能的实现,促进法学教育和法治建设的发展。尽管这种作用不是显现的、即时的,但确是深远和长久的。法律图书馆的建设应该成为法学教育和法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

    (二)打造法律图书馆品牌的可行性

    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建于1950年,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现设渝北校区中心馆和沙坪坝校区分馆两座馆舍,总面积共38000平方米,阅览座位3000多个。渝北校区中心馆造型现代、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目前是渝北区的标志性文化建筑,也是重庆市信息设备先进、单体建筑面积最大、楼宇智能化最高的高校图书馆之一。在200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市“两江新区”之后,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独具这一区域性发展优势。作为国内重要的法律图书馆,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在法律文献的收藏方面独具特色,纸本文献约160万册,数字文献折合馆藏240余万册,除了常用的CNKI、万方等数据库外,还拥有Westlaw、LexisNexis、HeinOnline等国际最著名的法律专业数据库和北大法宝、北大法意等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法律专业数据库,具有打造法律图书馆品牌的馆藏优势。

    三、打造法律图书馆品牌的战略

    按照西南政法大学在“十二五规划”中的发展定位:法学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法学与其他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根据图书馆目前的藏书水平来进行发展定位,并制定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包括短、中、长期计划),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型图书馆。

    (一)塑造良好的图书馆形象

    大学图书馆代表着一所大学的文化形象和文明水平,良好的图书馆形象就是大学的文化品牌,他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是有目共睹的{3}。塑造特有的图书馆形象,可以为实现将西南政法大学建设成为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1.图书馆的形象

    (1)使用校徽徽章所赋予的意义是品牌留给外界的第一印象{4}。考虑到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可以直接在馆内各库室使用校徽并配以文字标识。西南政法大学的校徽见上图。徽记中间形似独角兽的阴图,是由西南政法大学六个字的拼音中每个字的打头字母(SWUPL)经过巧妙的变化组合而成。其中,头面、双角组成X,鼻尖为n,正面独角为Z,右边眼睛为f,鼻尖n加一横为D,双角外层为X。整个图形又似包公的脸谱,寓意着法律的公正与威严。中间的阴图与外圈的阳图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关系和互补效果。外圈的阳图是由郭沫若手书的西南政法大学、校名的英文翻译(Southwest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学校成立年份等共同构成。整个徽记传承了我国民间的传统,又紧密结合现代意识,巧妙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其含蓄抽象的图形,郭老手书的专一性以及罗马字体的外文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强烈、美观、大方、内涵丰富的校徽。

    (2)各种标识清楚、准确图书馆作为大型的公共场所,各种标识应该做到规范化、系统化。首先,各库室都应有醒目的标识,最好是在文字标识的旁边加上校徽,以增强图书馆的整体活力,提高馆员的荣誉感,塑造崭新的法律图书馆形象。其次,所有的架标都应该做到文字清楚、用语准确,以达到方便读者识别的目的。

    2.馆员的形象

    通过统一着装和得体的言行举止来体现馆员良好的素质,进而展示图书馆的形象。首先,可以统一着装,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妆”,通过馆员的着装展示法律图书馆庄严大气的形象,可以定制统一的职业服装作为馆服,以示对读者的尊重。其次,规范馆员的言行举止,这既可以体现馆员的素质,又可以展现图书馆的服务品质,还可以避免纠纷的发生{5}。

    (二)优化图书馆的管理

    科学的管理可以保证图书馆高效有序地运行,法律图书馆需要运用有效手段和方法,增强凝聚力,充分发挥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各流程的运行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1.完善激励机制

    健全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强化馆员的岗位责任。对业绩突出或考核优秀的部门和馆员,在年度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

    2.构建安全、和谐的图书馆

    建立矛盾纠纷妥善处理机制,在与读者产生矛盾和同事之间发生纠纷的时候,要善于疏导当事人的情绪,妥善处理问题;建立应急管理机制,以增强面对地震、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拥挤踩踏等突发事件,偷盗、斗殴等违法事件的能力;加强图书馆的网络、人员、物资及书刊等方面的管理,构建安全、和谐的图书馆。

    3.加强团队建设,增强凝聚力

    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在尊重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增强集体的凝聚力,着眼于整个馆员队伍,尽可能使馆员的个人目标与图书馆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6}。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增进馆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加强团队精神,以促进工作效率和提高服务水平。

    (三)加强馆藏资源的建设

    有特色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是建设研究型法学图书馆品牌的基础。经过长期的建设,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建成了以政治法学类文献为主、非政治法学类的专业文献为辅、一般性文献为补充的藏书体系,馆藏文献总量400余万册,涵盖古今政治、法律等社会人文类书刊,港台及美、英、法、德、日和前苏联等国家的重要法律、法规、法学专著等,覆盖西南政法大学所有学科和专业,基本上能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

    目前,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珍藏有普通古籍线装书17000多册,善本书53种605册,最为珍贵的是乾隆五年武英殿刊刻的善本《钦定大清律例》和乾隆年间手抄本《大清律续纂条例》,经专家鉴定为研究级藏书。2010年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成功入选首批“重庆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同时还收录了中外著名的法律数据库,如:北大法宝、北大法意、Westlaw、LexisNexis、HeinOnline法律全文数据库和HeinOnline国际法数据库、NSTL外文期刊库等。另外,还有经典法律图书、东盟法律数据库等自建数据库以及以本校教师为主的科研成果展示平台---学子文库。

    (四)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以“服务教学、科研和社会,办读者满意的图书馆”为办馆理念,做好读者服务工作,配合学校,以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争取各学院和职能部门的更大支持和帮助,争取更好地服务于重庆市的经济和法治建设。

    1.对外降低服务门槛,创造开放的服务环境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校友、教职工家属、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校所在社区的居民等特定群体开办借阅证,扩大图书馆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2.对内提供特色服务,各业务部门都提供特色服务,推进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第一,文献资源建设部门加强图书馆与各学院和重点学科的联系,了解其教学科研的发展和学术活动开展情况及对文献信息需求的变化情况等,听取其对藏书建设的意见,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使藏书体系更趋合理。邀请各学科带头人、师生代表等共同参与本学科文献资源建设,定期召开中、外文期刊征订及文献资源配置工作会议、现场选书展示会等,以进一步保障重点学科的文献信息需求。

    第二,读者服务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对各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以及优秀本科生和经学院同意、有一定规模的、有组织的各类学习研究小组和读书小组提供额外的借阅服务工作;为读者提供打印、复印、扫描等服务,这样既弥补了复本量的不足,又为读者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如设置排行榜并对名列前茅的读者以实质性的鼓励;创办馆报《学科信息快报》、《西政图书馆通讯》和《法府书香》等,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第三,信息咨询部门提供电子资源下载、信息与课题咨询、文献传递、文献复制、用户培训、多媒体点播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

    (五)加强人员、科研建设

    目前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在人员结构上不合理,高职称和高学历人员偏少;在编人员共70人,高级职称12人,占在编人员17.1%(其中,正高2人,占全馆在编人员2.9%;副高10人,占全馆在编人员14.3%);中级职称37人,占在编人员52.9%。研究生学历9人,占在编人员12.9%;双学位1人,占在编人员1.4%;本科学历45人(全日制本科生11人),占在编人员64.3%;大专以下15人,占在编人员20.2%。因此,馆领导在培养已有人员的基础上,尽可能引进具有硕士(尤其是法律、计算机、图书情报等相关专业)以上学历的人才,使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在年龄、学位、学缘、职称结构方面更优化合理。

    因此,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加强对馆员的专业技能(尤其是法律、计算机、外语、图书情报知识和信息检索能力等)、职业道德、礼仪和沟通技巧以及学习和科研等能力的培训,帮助青年馆员迅速成长;积极支持馆员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座;组建科研团队,打造科研平台,整合法学相关学科建设和图书馆的既有资源,以学科馆员为平台,或以申报课题项目为切入点,组建以学科群为基础的图书馆科研团队。同时,建立科研转化平台,使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发表或转化。

    (六)营造图书馆的品牌文化

    图书馆的品牌文化是图书馆的精神要素,不仅包括馆藏文献资源、建筑规模等外在因素,还包括提供知识服务的水平,馆员、读者以及与之相关的利益群体对图书馆的满意度等方面,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多种文化共同融合的集合体{4}。

    打造法律图书馆的品牌文化要以深厚的校园文化为支撑,以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为依托,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泼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如通过与各学院加强联系,举办各种法学论坛、名人论坛、国学论坛等学术活动,扩大图书馆的学术影响,营造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形成法律图书馆的品牌,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夯实学术基础。

【注释】
[1]于丽英老师认为,法律图书馆包括:法学院校图书馆和研究院所法律图书馆、政府部门法律图书馆、律师事务所图书馆等。(参见:于丽英.中国高校法律图书馆现状与展望{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7(3)
[2]参见:西南政法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EB/OL}http://news.swupl.edu.cn
【参考文献】
{1}于丽英.中国高校法律图书馆现状与展望[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7(3)
{2}于丽英.中美法律图书馆比较研究[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2(4)
{3}红英.论图书馆形象[J].前沿,2006(2)
{4}黄红华,韩海涛.高校图书馆品牌文化构建[J].图书馆建设,2009(1)
{5}张静.细微之处见真情---应注重高校图书馆服务细节[J].黑龙江史志,2009(2)
{6}陈光华.“唐僧团队”对高校图书馆团队建设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7)
        
        
      首都法学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CAFLL)
      国家图书馆       美国法律图书馆学会(AALL)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       国际法律图书馆协会(IALL)       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电话:010-82668266-152 传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页 | 联系我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