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图书馆 法学文献与检索 政府信息公开 法律图书馆导航 法律法学网导航
馆藏特色研究
法律图书馆业务
法律图书馆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法律图书馆 > 法律图书馆研究
法律图书馆研究
暂无下载资料

 公安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探析
            信晓红 点击量:4543
北师大珠海分校图书馆
【摘要】
公安院校图书馆需要发展数字资源馆藏,但现有条件使得数字资源建设难以形成规模,造成馆藏中现有的数字资源缺乏独到的资源优势,难以吸引现有的用户群体,利用率较低,需要从读者培养服务、数字馆藏建设、数字资源服务手段等方面加以调整,以提高馆藏数字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字】
数字资源;公安院校图书馆;资源利用;读者培养
    

      数字资源所带来的信息检索和利用的便捷高效毋庸置疑,特别是数字资源的检索功能,为人们快速、准确、全面地获取所需信息提供了非常满意的服务。公安院校图书馆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进行数字资源建设并有效地提供服务。

      一、数字资源利用是社会信息需求发展的方向

      当前,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各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用户对信息的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获取的便捷性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滞后的信息服务方式正逐渐被淘汰。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服务方式已成为信息服务的一种主导方式。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服务逐渐成为图书馆的一个新的基本业务内容,数字资源在整个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已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的互联网络的发展促使图书馆资源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光明日报》2004 年底就曾经刊登了关于“公众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报道,将新型媒介对传统纸质媒介的冲击视为导致阅读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称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约40%的受访者主要通过互联网了解新闻,互联网已经超越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料的主要来源。

      网络媒介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信息获取途径变得异常便捷,读者已经不满足在某一图书馆或信息机构查找大量相关信息而获取核心情报信息,而是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查找到所有相关的信息。网络信息检索手段的易用性以及网络上所拥有的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得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用户的最佳选择之一。据国家统计信息中心的研究表明:我国的信息能力排在世界低层,在所统计的28 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排名27 位;我国的信息技术与设备居各亚洲国家前列,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人才素质等方面都是最低的。帮助社会大众了解数字信息的获取方式、数字信息的作用和价值,可以有效提高国家整体的信息能力。

      二、公安院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现状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包括: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社会信息流整序、传递情报和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现阶段,整个图书馆行业以读者服务为工作核心。对于公安院校图书馆而言,工作重点包括读者服务工作和基础业务建设两部分,但最终目标是强调智力开发和社会教育职能,公安院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馆藏建设同样必须通过服务读者来体现其价值。

      在目前公安院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强调数字资源建设但缺乏对数字资源利用的问题。对于现代化技术硬件设备、电子和视听文献入藏、网上资源收集、数据库建设都可以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和可见的业务建设成绩,但数字资源的利用在很多时候缺乏以足够量化统计依据和业务指标作为强制标准。

      大多数公安院校图书馆都购买了数字期刊和大量电子图书,自建或购买了一些专业特色数据库。这些数字资源建设工作不仅是本馆适应现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图书馆评估定级的考核标准;但目前其利用效率较低。

      公安院校图书馆主要面对的是学员,这部分人群对数字资源缺乏足够的认识,也根本想不到能够在近距离的图书馆直接使用数字资源。现有图书馆网站提供的简单的检索入口和短暂的宣传公告并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绝大多数读者缺乏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基本了解,更不用说使用情况了。

      三、利用数字资源需要调整工作方法和服务方式

      数字资源对于图书馆的现有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有新的要求。采访合适的数字资源功能、建设相对合理的数字资源馆藏体系、简化数字资源的利用方式、培养读者对数字资源的使用能力,这些都是现在公安院校图书馆面临的数字资源服务的课题。

      公安院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满足用户需求,通过与其他图书馆加强合作,实现数字资源协作共享,对于有相关数字信息资源需求的咨询用户,通过借用其他图书馆和其他合作机构的资源信息,尽量向读者提供满意服务。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各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以及共享工程中的数字资源,加强与其他机构的业务合作;利用各级图书馆和各种国家信息推广工程提供的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增强本馆的社会影响力。

      (一)更新观念,拓展方式

      现阶段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普遍存在关注知识与信息的获取与提供,而忽略读者信息素养的培养问题。读者使用指导工作需要图书馆付出更大的努力。公安院校图书馆的读者群范围小、类型单一,既难以具备专业科研机构用户那样的信息素养,也不可能像地方高校那样采用专门设置课程培训的方式进行图书馆特别是数字资源的使用培训,因此需要从宣传辅导和读者培养的角度帮助读者熟悉、了解和使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首先,需要对现有读者群进行读者分析,了解读者的基本需求情况;其次,需要对数字资源的潜在用户进行分析,包括了解公安特色专业和公安科研需求的基本研究方向。通过现有数字资源提供信息资料的推送服务,使本校的各院系、单位了解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情况以及服务水平,帮助他们熟悉和有效利用数字资源。例如,针对防恐、防暴等重大课题对多学科的综合需求,可以定期提供相关最新数字资源,增强其信息优势,从而提高图书馆馆藏的社会效益。

      在数字资源的推广工作中,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条件,主动地向社会提供服务,通过与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一系列信息服务的联系、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和设备条件,更好地发挥出图书馆的数字馆藏作用。

      (二)资源优化,提高质量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属于公共知识的管理。从事知识创新是图书馆员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使命。由于技术力量、人员等因素,使得公安院校图书馆的主要数字资源建设途径主要是外购、共享现有数字资源。如何吸引读者利用本馆的数字信息资源,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需要图书馆员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资源,通过科学的技术方法组织、创新,以形成具有特色和价值的信息资源类型。

      数字资源建设首先应注重特色资源整理。由于公安院校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有限,在实际数字资源采访和数字馆藏建设中,应认真调研本校读者的特色,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公安院校读者需求相一致的资源类型,选取的数字资源应能够体现公安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时效性;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系统内其他相关信息机构的数字资源建设情况,协调合作,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尽量发挥购入数字资源的特色优势。

      在数字资源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到提供商的版权限制、数字资源的维护需求和设备条件。根据本馆实际,除了考虑数字资源的内容外,还应选择用户界面友好、方便读者使用以及硬件和维护条件都能够达到的生产厂商。在具体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所购数字资源的保留价值,对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的购买和使用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三)简化操作,整合资源

      对于读者来说,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非常便捷。尽管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的可靠性和质量往往更高,但如果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不能提供方便快捷的检索渠道,那么读者往往更容易选取网上的信息而不去使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数字资源服务中,应强调读者服务效果。从访问界面整合、读者使用指导、数字资源推介等几个方面努力,尽力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

      公安院校图书馆的工作主要应该通过优质的服务方式和高效便捷的访问手段来吸引读者,减少读者的使用问题。现有图书馆外购的数字资源通常是由不同厂商生产的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均采用各自不同的浏览器,检索界面也各不相同。这对于不熟悉相应检索方式的读者而言,使用起来非常困难。公安院校图书馆在进行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的选择以及提供读者数字资源服务的网站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现有的读者条件、潜在读者需求以及未来的资源完整性保障。现在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技术正在推进资源整合工作,公安院校图书馆更应该充分应用相关技术,有效整合本馆的各类数字资源,从而提高利用率。

【注释】
[1]张世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J].情报探索,2008(9)
[2]吴凤琴.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8)
[3]郑笑笑,严海帆.论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的读者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5(11)
[4]朱新军.中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J].中小学图书馆,2007(2)
[5]陈林林.关于图书馆典藏工作的几点思考[J].情报探索,2007(5)
        
        
      首都法学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CAFLL)
      国家图书馆       美国法律图书馆学会(AALL)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       国际法律图书馆协会(IALL)       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电话:010-82668266-152 传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页 | 联系我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