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图书馆 法学文献与检索 政府信息公开 法律图书馆导航 法律法学网导航
馆藏特色研究
法律图书馆业务
法律图书馆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法律图书馆 > 法律图书馆研究
法律图书馆研究
暂无下载资料

 公安院校图书馆流通馆员应知应会之素养篇
            张新花 点击量:4898
山东警察学院图书馆
【摘要】
本文论述了公安院校图书馆流通馆员应知应会职业素养的内涵,并就如何自觉地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进行探讨。
【关键字】
流通馆员;职业素养;公安院校
    

  图书馆曾以保存古代文化的“藏书楼”和向公众开放的近代图书馆而呈现出历史的辉煌。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服务对象的全球化,对高校图书馆特别是对公安院校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完成应知应会之业务篇的基础上,也就是在有扎实的业务能力基础上,再提高个人自身的素养是应对新局面新挑战的重要方法。特别说明业务与素养同等重要。

  1、 流通馆员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图书馆的职业素养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经过长期实践由图书馆员形成的一种职业信念和价值追求。在我国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包括政治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文化业务素养等方面。

  1.1 政治思想素养

  图书馆员首先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为思想指导;自觉遵纪守法;有助人为乐的思想,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公安院校图书馆流通馆员因其院校的特殊性在政治思想素养方面要特别注重。

  1.2 职业道德素养

  图书馆的职业道德则是指图书馆员在从事图书馆各项工作中,思想行为所必须遵循的服务道德规范和准则,通常是由职业规范与职业精神构成的。其主要表现为:

  1.2.1 以“读者永远都是正确的”为宗旨

  “读者永远都是正确的”是图书馆服务的宗旨。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寻找新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是每一个馆员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点。现代化管理需要流通馆员研究和分析读者的阅读需要,虚心听取读者意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要把读者放在图书馆整个工作的中心位置。热爱读者,尊重读者,以读者需要为己任,使文献、知识、信息和读者需要有序地结合起来,尽最大的努力满足读者需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读者。

  1.2.2 有忠于职守,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

  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无私奉献,甘当人梯、为图书馆事业尽心竭力是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1.2.3 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相互衔接,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它们有序的结合形成一项结构严谨的有机体。流通馆员要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全局意识,分工不分家,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使图书馆内部充满活力,保证整个图书馆工作畅通无阻。

  1.3  文化业务素养

  1.3.1 扎实的流通专业理论和熟练的业务技能

  现代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使图书馆学专业理论和技能都有新的发展和变化。流通馆员必须对图书馆的分类、编目、典藏、流通、阅览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如指掌,熟记在心,还要掌握有关工具书的使用方法、现代文献信息的检索手段,时时了解国内外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新动态、新观念、新成果,了解国内外图书馆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情况。有超前的服务意识,引导读者快速地利用图书馆。

  1.3.2 丰富广博的学科知识

  图书馆是知识积累和传播的枢纽,任何知识领域的变革都会很快在图书馆中得到反映。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促进了各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互相渗透、交叉和整合。一个优秀的流通馆员只具有本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法律知识、外语基础知识、熟练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对信息进行充分地开发、加工,使信息得到升华,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1.3.3 熟练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及应用技能

  在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知识交流和传播的方式,新的技术环境和服务模式对流通馆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流通馆员必须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了解网络功能,熟悉各种网络检索工具,充分利用馆藏和网上信息资源,并对馆藏和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指导用户迅速获取所需的知识信息,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导航员。

  1.3.4 流通馆员能否适应公安院校图书馆推行知识服务的要求,也是职业素养的体现

  在国际互联网出现的这个全新环境中,不仅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造就了犯罪方式方法日趋复杂和现代化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公安机关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科教强警要求。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金盾工程”(CCIC),即以全国犯罪信息为核心、以各项公安业务为基础、以数字化警察为目标的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提高办公效率的执法能力以及为祭祀服务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迫切需求一大批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这是信息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公安机关为适应这种需要提出了“向教育要素质”的要求,而作为公安机关培养人才的公安院校在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中就具有了兴趣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落实好科教强警目标,建设新型公安队伍,公安院校必须首先做到自身的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而公安院校图书馆是公安民警终身教育的重要基础,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也应与时俱进,从简单的信息提供向知识服务转变,以满足读者对知识的渴求。

  1.4  良好的沟通素养

  1.4.1 正确认识服务沟通

  沟通是服务的保证,沟通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合理的沟通促进读者满意程度的提高。必要的沟通是构建高校图书馆与读者关系的信用基础。尊重和信任是平等沟通的前提。以人为本,读者第一,是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但在图书馆的规则中常见对读者的要求,却少见对读者的承诺。馆员应当真诚关爱读者,尊重读者的人格、尊重读者的需求,平等地满足每个读者的需求。

  1.4.2 提升沟通感染力

  仪表风度美是友好沟通的润滑剂。流通馆员要注重将良好的职业素质以美好的仪表风度表现出来,以整洁端庄的服饰打扮、大方得体的言行举止、热情亲切的服务态度、自信饱满的精神面貌,于无声中传达对读者的接纳和尊重,体现流通馆员的职业风范,从而使读者产生好感和信任。

  1.4.3 培养良好的沟通素质

  流通馆员要学会沟通的临场发挥技巧:观察、倾听、反馈、表达和控制情绪。流通馆员要切实掌握沟通艺术,仅有理论感受是不够的,必须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沟通能力。流通馆员可以通过切身经历,吸取经验教训;也可以向资深馆员请教与读者沟通的心得体会;也可以通过情境训练法,在心中演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情形,有意识地进行角色转换,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事情,感同身受读者的处境、心态和反映,从而学会如何控制局面,实现良好的双向沟通。

  2、终身学习是提高流通馆员素养的有效措施

  图书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图书馆的读者需求又复杂不一,知识高低不等,上至专家学者,下至职工群众。要想做到图书馆工作,没有广博的学识和高深的专业修养是不可能更好地完成图书馆各项服务职能任务的。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时代,新专业、新知识不断出现。身处文化知识的殿堂,如果不学习,就难以在此立足。因此,每个图书馆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修养和专业修养。怎么办?一句话,就是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

  加强在职人员的终身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应该鼓励、支持在职图书馆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参加自学考试或在职读研究生等方式,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而不断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另外图书馆作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承担着信息研究、信息开发等职能,必须有科学研究工作做先导,这样才能保证事业的兴旺发达,才能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结构。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和专业知识结构要与时代的要求和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最有效的提高方法就是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以拥有广博的知识为荣。学校的图书管理部门也必须改变“重用轻育”的传统人才管理办法,在经费上将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经常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和再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现有人员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并形成制度。

【注释】
[1] 夏晓林.浅析图书馆的群体素质与个体素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6).
[2] 饶坤英.浅谈新时期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素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8).
[3] 张明军,邱江涛.高等学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及其培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5).
[4] 魏争光.以岗位轮换的方式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的图书馆员[J].农业图书情报刊,2005(1).
[5] 贺彩丽.浅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人性化管理[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6(1).
[6] 王海辉.新形势下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与继续教育[J].职业时空,2007(11).7原
        
        
      首都法学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CAFLL)
      国家图书馆       美国法律图书馆学会(AALL)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       国际法律图书馆协会(IALL)       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电话:010-82668266-152 传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页 | 联系我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