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图书馆 法学文献与检索 政府信息公开 法律图书馆导航 法律法学网导航
法律史料文献
中外法学文献
法学文献整理与利用
文献检索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文献与检索 > 业内新闻
业内动态
《互联网治理与法治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发布日期:2016-11-24
  点击量:12383

      11月18日,以“互联网治理与法治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今天在国家检察官学院举行。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出席论坛开幕式  并讲话。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陈冀平主持开幕式。
 
      本次论坛以“互联网治理与法治发展”为主题,所收集到的的3000多篇论文及36位青年学子和著名法学家的报告、评议,将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法治中国和数字中国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王乐泉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互联网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成为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加强网络法治建设,既是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与网络空间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客观需要;既是转变社会治理模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现实选择,也是互联网依法治理对法学青年提出的时代要求。网络法治处于法学发展的前沿,这个新兴的学科需要朝气蓬勃的青年学人去开拓建设,富有创造性的青年学人一定可以有所作为。
 
  王乐泉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治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主张新论断,为我们加强网络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与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相比,与实践需求相比,我国网络法治建设还存在不少的盲点和空白,其中最重要的是尽快构建完善的网络法治体系。一是制定科学的立法规划,全面推进网络立法,建立完备的网络法律规范体系;二是理顺网络执法体制机制,明确执法主体、执法权限、执法标准,推进执法方式改革与手段创新,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形成高效的网络法治实施体系;三是建立高素质的网络法治工作队伍,大力培育行业自律等社会治理机制,构建有力的网络法治保障体系;四是增强全民的网络法治观念,促进网络法治文化建设;五是发挥学科建设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创新网络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网络法学体系建设。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互联网治理与法治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研讨交流,积极建言献策,为全面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学理支撑。
 
      陈冀平在主持讲话时指出,本届论坛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一系列重大部署的实际举措。一直以来,中国法学会高度重视网络法治研究和青年法律学人培养,成立了网络法治研究方阵,通过专业研究会和地方法学会组织了大量的网络法治课题研究、学术活动以及相关立法咨询会,为国家相关法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下一步,还要筹划改组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进一步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完善学术研究机制和学术激励机制;进一步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探索网络法学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为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构建完善的网络法治体系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开幕式上还举行了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奖、第四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的颁奖仪式。开幕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法制研究中心主任周汉华、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等7位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论坛围绕“互联网时代的国家与社会治理”“互联网经济与法律规制”“互联网与刑事司法保障”等重要话题分为三个分论坛展开。论坛指导单位、主办单位、本届及下一届论坛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来自全国部分法学院校的著名专家学者,论坛主题征文、第四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获奖代表和优秀组织单位代表200余人参加论坛。
 
       据悉,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是由中央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指导,中国法学会主办的三大法治论坛之一。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以广大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为本,紧紧围绕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点热点问题,推出了一大批有创见、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大批高质量、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已经成为联系和汇聚法学青年人才、鼓励创新、奖掖后学的重要阵地。
 
                  附件:
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
获奖论文名单
 
一等奖(30篇)
题目
作者
单位
网络冒名行为的类型化与及审判方法初探
安晋城
清华大学法学院
大数据时代政府数据开放立法研究
陈尚龙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搜索服务商操纵结果行为的反垄断法分析
陈 焱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互联网域名管理制度对网络言论的规制
丁春燕
武汉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视角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动向实证研究
付 磊
国家检察官学院
在线调解:域外经验与本土构建
黄 鹂
复旦大学法学院
网络主权:网络空间秩序构建的基石
黄志雄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检察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姜廷松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个人信息去身份的法理基础与规范重塑——立足于民法典编纂下的审思
金 耀
张先贵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
网络司法拍卖市场化改革的路径与选择
李欢如
李辉品
湖南省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法院微博、微信运营现状及完善路径
李 楠
河南省濮阳县人民法院
互联网交易平台专利侵权“通知与移除”规则检讨与反思——兼评《专利法修改草案(送审稿)》第63条第2款和近期案例
刘润涛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互联网金融监管理论争议的方法论考察
彭 岳
南京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时代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的主体制度创新——以环保NGO的参与为突破口
施志源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后现代主义”与“互联网思维”下的裁判共识:检察指导案例制度反思
宋生辉
河北省新乐市人民检察院
论互联网自由的人权属性及其限制
孙南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对Robots协议的法律分析
王德夫
武汉大学法学院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法责任功能性的类型化区分之提倡
王华伟
北京大学法学院
大数据时代侦查模式的变革及其法律问题研究
王 燃
天津大学法学院
关于保险行业调解机制的实证探析——以余杭法院道交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保险行业调解前置为例
韦英俏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
介入与限制:双层空间下网络诽谤罪的司法认定——以“真实恶意”的影响为中心
徐 娟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网络服务商中立行为犯罪化及其限度——兼议《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九条
徐远太
陆银清
湖南省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
网络虚拟财产——一个习惯物权的进路
许 可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监管时代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实务问题
薛文超
武汉大学法学院
侵权责任法三十六条之重塑——以网络交易平台的专利侵权责任为中心
姚志伟 
沈一萍
广东金融学院法学研究所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论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利救济制度的构建
殷 华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网络犯罪帮助行为正犯化的规范解读与理论省思
于 冲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百度竞价排名的竞争法规制——以滥用相对优势地位为视角
詹馥静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互联网时代的大众媒体、公共事件和立法供给研究——以2003-2013年公共事件为例
张 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网络社会的被遗忘权研究
郑志峰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二等奖(58篇)
题目
作者
单位
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立法: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常 健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在中国竞争法中的角色重塑与功能再造——兼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
陈耿华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公私互补:互联网+时代ODR执行与民事执行的分离与融贯
陈龙飞 
王 雁 
刘卫东
湖南省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湖南省祁东县人民法院
湖南省祁东县人民法院
自媒体时代互联网治理的现代化——基于自媒体传播规律的视角
陈明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等约计量:犯罪对象海量化下网络犯罪评价体系的新坐标
邓 超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网贷行业风险备用金的法律争议及其规范路径
邓建鹏
黄 震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大数据技术在金融检察工作中的应用
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检察院
让大数据发声:依托裁判文书数据建立案件分析决策辅助系统的研究
高 玲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
“互联网+”检察教育培训新启示
韩 啸
国家检察官学院
金融深化进程中的非法集资犯罪规制研究
何小勇
江苏警官学院
理论根基与实现路径:加强我国网络国防建设的法治保障
侯嘉斌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论个人信息保护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冲突与平衡立法
胡田野
国家法官学院
“司法慎言”视野下法院微博的运营机制分析
贾 薇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
互联网时代网上银行客户权益特别保护机制重构——以司法实务为视角
姜新林
李世寅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
“以网管网”背景下网络平台的刑法境遇
姜 瀛
大连理工大学法律系
网络虚拟人格对民法典编纂中主体制度的突破
李佳伦
北京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中新型传销行为即网店刷单的刑法规制
李学良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
侵犯著作权之深层链接行为入罪问题研究
——评全国首例深层链接行为侵犯著作权罪案
李逸竹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人肉搜索”之隐私权思考
林花灵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检察院
论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真实性问题——以快播案为例
林志毅
杨泽光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网络反腐法治化的路径规划——从“国家治理”的层面展开
林竹静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
我国关键基础设施立法的基本思路和制度建构
——兼论《网络安全法(草案二审稿)》相关条文的修改完善
刘金瑞
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
裁判文书网上公开与公民隐私权碰撞及平衡
——以100件民事案件为样本
刘俊佚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
技术网络化与专利侵权判定——以云计算技术专利权为视角
刘 强
中南大学法学院
网络犯罪帮助行为的教义学解决路径重塑
——兼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梅 腾
海南大学法学院
证券交易的互联网外部接入信息系统监管研究
缪因知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时代个人数据概念重构及保障性规范探索——以《欧洲人权公约》第八条及相关判例为视角
裴 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电子商务中“炒信”行为以及“专业炒信”平台的法律定性分析
申柱石 
马煜琴
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
网络时代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的新发展与防治对策研究——以两岸司法互助协议之实践为切入点
沈 威 
徐晋雄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检察院
电子送达的理论反思及其制度完善
宋春龙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基于《刑法修正案(九)》的解读
苏 青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
论谦抑理念在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审查中的适用
孙 晋 
吴孝敬
武汉大学法学院
虚拟财产民法保护路径之比较——从萨维尼的法学方法出发
唐嘉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互联网平台下刑事涉案财物执法司法新制
田力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共犯正犯化”质疑——以网络犯罪的修订切入
王兵兵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吊诡的司法共识——近十年竞价排名纠纷中搜索引擎法律责任实证研究
王红霞
中南大学法学院
基于网约租车平台提供运输服务的关系认定
王天玉
清华大学法学院
论网络约租车平台的安全保障义务
王运鹏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科技创新在秩序行政中的适用空间——论“网约车”利益博弈与司法救济路径之破解
王再忠
黄美容
湖南省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
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酌定赔偿考量因素的实证研究——以312份法院判决为样本
吴太轩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大数据下个人数据信息使用的法律规治——对私权保护的批判与公共物品的共享
吴伟光
清华大学法学院
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对知识产权侵权通知的审查义务——以淘宝、天猫交易平台案例实证分析为例
夏江皓
北京大学法学院
智慧城市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与制度框架
谢 潇
重庆大学法学院
技术、构罪与证明——“互联网+”语境下诉讼的“+互联网”性
严义挺
福建省委政法委
外部性视域下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
羊海燕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互联网+”与政府监管转型:机遇、挑战与对策
尹少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刑法因变:立法、司法与执行
张 弛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互联网领域中消费者后悔权的限度与边界
——以网络拍卖经营方式为研究对象
张 琴
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法院
互联网时代法律服务研究述评
张 涛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后悔权的冷思考
张 鑫
武汉大学法学院
大数据时代下职务犯罪侦查模式的变革探究
张自超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暴恐音视频网络传播危害性及其治理机制研究
赵丽莉
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
涉法舆情案件风险管理的路径思考
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从经验依赖到客观规制——大数据分析在司法认知中的应用探索
郑慧媛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搜索引擎推广链接的侵权责任探究 
郑 雯
福建省永泰县人民检察院
“被遗忘”权利的回归:网络信息时代下刑事司法领域被遗忘权的适用
郑 曦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渐进与跨越:大数据时代检察工作革新
周 媛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
信息化如何让诉讼服务更美好?——以诉讼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期望与体验为视角
朱春叶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三等奖(84篇)
题目
作者
单位
浅析信息公开义务主体的认定——以若干法院判例为素材
常文芳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网络空间社区公约的规范性分析——以新浪微博社区为例
陈 斌
花文静
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
安徽大学法学院
信息清除权及其本土化思考
陈道英
东南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金融风险刑法规制若干问题研究
陈国庆
贝金欣
最高人民检察院
互联网环境下电子数据认定的现状及建议
——以B市122份合同纠纷案件对电子数据认定的实证分析为切入
陈 琨
曹成成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
论基于互联网的动产担保物权电子登记制度
——我国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建设中经验、问题及其法律应对
陈历幸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互联网时代远距医疗中医疗刑事责任的认定
陈 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
大数据时代下的反贪信息化初查建设
陈 熙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人民检察院
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子数据客观性审查问题研究
陈 宇 
沈 威
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检察院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检察院
同意换保护:论大数据产业中应建立同意让渡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
邓矜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网络购物管辖协议条款效力的司法认定——以诉讼契约理论为分析工具
窦晓春
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职务犯罪侦查“互联网+”研究
杜 邈
徐 志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网络犯罪证据适用问题研究
范思力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
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虚置与重构
郭 琳
董亚伟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
电子证据规则实证研究
侯东亮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刑法保护若干问题探析——兼论《刑法修正案(九)》对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修订
黄 成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
检视司法网络舆情应对:主体、路径与理念的改良——以“雷洋事件”为切入
黄鹏程
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检察院
整合模式与完善:“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司法拍卖改革研究
黄珊珊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大数据时代实现职务犯罪案件精准公诉的路径选择
黄 胜
赖冬水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检察院
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的正当性基础与保护路径研究
黄娅琴
南昌大学法学院
打击跨境网络诈骗犯罪应对机制研究:以《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为蓝本
江英凤
福建省诏安县人民法院
互联网禁毒治理基础性问题研究:网络群体吸毒的新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姜昊昂
温 清
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法院
基于实证的网络诈骗犯罪刑法规制研究——以354份生效判决书的分析为切入
焦艳鹏
杨红梅
重庆大学法学院
网络非法集资刑法治理的模糊化与精密化
——基于2007-2015年26起公开案例的实证分析
金善达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
也论个人信息权的独立性——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区分为视角
蓝 蓝
天津大学法学院
论美国的网络单边主义及中国应对策略
黎 慈
江苏警官学院
以镒称铢:大数据背景下中国司法系统对于知识冲突的解决方案——以医疗纠纷为分析起点
李亚凝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当公告送达遇上“互联网+”:建立“网络公告送达平台”的思考及路径设计
梁 伟
刘炳杰
王海光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法律问题及防治
刘 卉
铁道警察学院法律系
利益衡量视角下《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适用——以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为中心
刘建臣
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
分享经济的合作监管
刘 权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二阶观察、区分与沟通——系统理论下的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
刘 涛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积极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善治
刘 哲
申 凯
北京市公交集团党校
国家检察官学院
涉电子商务交易纠纷中若干疑难法律问题探究——以淘宝交易平台为例
罗 鑫
夏渭云
孔 政
叶文娟
成文娟
沈宇珍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
司法大数据背景下公司法研究的三种转向
马俊彦
宁波大学法学院
论法院负面舆情现状及应对策略——基于广西14个地级市42件法院负面舆情案例的实证分析
潘俊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
新媒体对传统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文化的冲击
裴 育
甘肃省武山县人民检察院
上海市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现状评估及政策建议
彭 辉
史建三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分享经济”的监管思路——以在线短租为视角
钱 瑾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义务之反思与检讨
荣振华
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从强制缔约看“打车软件”的法律规制
单平基
东南大学法学院
论我国互联网管制与自由的边界——以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研究对象
沈 畅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
巡查制到抽查制的时代变迁:数据增长时代市场监管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石 珍
伍 星
广东省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
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法院
论微信证据在行政诉讼中的运用与认定
宋 歌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
网络干扰行为的竞争法适用——“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之检讨
宋亚辉
南京大学法学院
网络共同犯罪的多元挑战与有组织应对
孙道萃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新媒体时代下法院“两微”格局构建——基于S省17个中级法院微博、微信的实证分析
孙艳旗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
网络环境下的版权合作治理
孙 阳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论我国移动医疗服务法律监管制度之完善
涂永前
王晓天
辽宁大学法学院
网络直播平台色情行为的刑法规制论
汪恭政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共享经济视阈下互联网约出租车劳动关系研究
汪 强
温州大学法政学院
“数据窗”:大数据时代检察变革的思维与优化
汪勇专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
权利真空: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的“创制性信息”为分析视角  
王可利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金融监管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王黎黎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职务犯罪侦查思维的优化
王文帅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昙花一现抑或持久繁荣:“互联网+”时代P2P网贷所涉民刑问题及进路探究——以司法裁判为切入点 
王 晓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
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的价值取向及路径选择——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为研究蓝本
王晓松
施 忆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互联网广告中运营商民事责任认定的类型化研究
王玉凯
中国⼈民⼤学法学院
传承与创新:网络交易合同中消费者权益保护路径研究
王云霞
杨 治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数据主权与跨境数据规制研究
吴沈括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网络时代我国“舆论审判”问题的刑法教义学析解——网络舆论效应与刑法规范场域的范式“对话”研究
熊 琦
武汉大学法学院
网络平台治理初探
修青华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平台的责任结构与规制路径——以审查义务和经营者责任为基础
徐 可
北京大学法学院
电子送达方式的解读、困惑与展望——以新民诉法框架下的域内送达为视角
徐 颖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
对“电子法院”的理性思考
寻 锴
吉林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未成年人优质网络内容促进制度研究
杨 攀
西南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环境下公众参与高科技风险决策的法律建构——聚焦因发展核电所引发的争议
杨尚东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中适用赔礼道歉与消除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我国近16年的相关裁判文书为研究样本
叶 明
陈耿华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基层检察机关在推进“互联网+检察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和路径选择
尹晔斌 
吴让军
湖北省黄石市人民检察院
大数据时代的“被遗忘权”之争
张恩典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大数据时代司法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张吉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论金融消费者信息权保护的立法再完善——基于大数据时代金融信息流动的负面风险的分析
张继红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
论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在互联网产业的调适适用
张 键
孙 晋
武汉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的版权保护困境及突破——兼评国际图联(IFLA)关于数字环境下版权保护的立场
张 力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论网络恐怖主义相关法律问题及我国的立法建议
张咪娜
张晏瑲
山东大学法学院
裁判文书上网中的隐私分级保护机制构建
——以操作层面公共利益与个人隐私的衡平为主线
张 敏
杨海超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互联网环境下检务公开相关问题研究——以天水市检察机关为实证研究
张 喜
郭洁璐
甘肃省天水市人民检察院
甘肃省甘谷县人民检察院
全球化视野中网络安全法律规则研究
张学博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
淫秽视频种子文件的刑法学分析——以贩卖行为为视角
张远金
浙江省奉化市人民法院
网络诽谤案件中“通知—移除”规则的合宪性解释
郑海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全球治理的法治之道
支振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互联网金融激励性监管研究
周昌发
云南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时代法律图书馆资源建设研究
周 萍
国家检察官学院
司法中的“可操作性政策”——“大数据”时代的事实认定及政策适用问题
邹立君
南京大学法学院
 
优秀奖(81篇)
题目
作者
单位
量刑信息系统研究——大数据时代下量刑失衡的克制路径
蔡曦蕾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背景下刑事法治发展困境与出路
操宏均
国家检察官学院
互联网+审限:司法改革背景下民事一审审限制度之适应性修正
陈昶屹
杨海超
王振乾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在线庭审:司法传统与互联网科技的交互碰撞——作为第三种独立庭审模式的探讨分析
陈冬妮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
论消费者网络购物后悔权的现实困境与法律思考
陈宏寿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网络服务技术发展与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制度的构建
陈敬根
上海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时代的基层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
——以手机数据为研究对象
陈涌涛
管世奇
邹蜀睿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
触摸正义:小额诉讼与ODR的融合与贯通
——基于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互补的视角
陈 忠
陈龙飞 
王 雁
湖南省祁东县人民法院
湖南省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湖南省祁东县人民法院
再论虚拟财产的概念及法律属性——基于对网络服务合同的解构
程 闯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互联网与法院异地送达难之化解——建立全国法院统一送达网络系统之建言
邓 辉
谢小剑
江西财经大学
“互联网+”时代微商规制的逻辑基点与制度设计
董 彪
李仁玉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
公安自媒体现状及发展研究
高 玲
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
涉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刑事规制
顾海鸿
顾肖荣
张 菁
胡春健
王 卓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平衡“共享”与“独有”:计算机游戏的相似性判断与著作权法保护
桂 舒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第三方电子商务在线调解机制的探索和问题
郭成龙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法治发展中互联网金融治理的反思与探索
郭金良
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对网络公证的法律规制
郭欣阳
国家检察官学院
“被遗忘权”的中国本土化探析——兼评我国“被遗忘权”第一案
何培育 
林 颖
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内容产业的跨国竞争与著作权保护——以针对网络粉丝创作行为的企业著作权策略为切入点
何天翔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
“互联网+”视域下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法与商法的互动关系研究
贺大伟
华东政法大学
大数据信息技术运用与检察统一业务应用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完善——以深化案件管理机制改革为目标
贺英豪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检察院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异化及其法律应对——以关涉的主要法律风险及实践疑难展开
洪泉寿
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人民法院
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检察法律文书公开的路径与实践——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工作为视角
胡 捷
曾国伟
王 倩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
位置服务数据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及其立法规制
胡 荣
重庆警察学院
自媒体时代检察机关涉法涉诉网络舆情应对方法初探
胡晓楠
郑 昱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检察院
自媒体时代表达自由法律限制的论证方法
胡彦涛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认知科学视阈下司法信息的加工与认知控制
——以民事诉讼中的可视化为例
黄世吉
甘肃政法学院
大数据驱动职务犯罪侦查体系建构
黄 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试析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定与防范
靳 婷
国家检察官学院
社会效率、意外后果与网络交易中消费者的撤回权——基于法律经济学的分析进路
靳文辉
重庆大学法学院
监管治理、金融法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的分析
李安安
武汉大学法学院
新闻报道之著作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李国庆
中原工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分权法治框架下我国公有产权的配置
李 蕊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事责任
李世阳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论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的考量因素
——以若干典型案例的判决为评析对象
李宗辉
河海大学法学院
莫让监督变成干预:论互联网+媒体对独立审判的影响
梁 珊
陈建光
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人民法院
跨境电商平台商标间接侵权责任的认定
廖爱敏
成唐静之
北京市炜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论我国量刑信息系统的构建——以大数据技术为背景
刘 坚
福建省福清市人民法院
网络约车管理的私法进路探究——以对网络约车平台的侵权责任研究为核心
刘 郡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
“互联网+”在经济犯罪侦查中的适用研究
刘 坤
山东省菏泽市公安局
构建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案例指导机制——互联网视野下缩小裁判尺度之有效途径
刘忠瑜
江西省安福县人民法院
网络环境下反恐侦查规律研究
陆 栋
刘万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省以下检察机关门户网站集群建设与“互联网+检察工作”新模式探究
马亚东
朱学祥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检察院
网络公共空间治理中的自由秩序之衡平及其法治保障
孟卧杰
江苏警官学院
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赔偿责任制度的完善
——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的审判适用为视角
彭旺鸿
安徽省宿松县人民法院
基于犯罪大数据的社会治安精准防控
单 勇
同济大学法学院
论政府信息公开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
沈定成
凤立成
东南大学法学院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检察院
失范与规制:论供给侧改革语境下P2P平台之风险防控——基于P2P平台“跑路”乱象的实证研究
石瑞婷
王虹超
王彦平
湖南省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湖南省永州市人民检察院
湖南省永州市人民检察院
“为网络犯罪提供帮助罪”正当性考量——《刑法修正案(九)》第29条之评议
苏彩霞
侯文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论网络金融领域集资行为刑事违法性的认定
孙淼淼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研究
汤 敏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由“绊马索”到“安全带”——网络舆论监督与依法独立审判间的冲突与互动
田 源
中国政法大学“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性质及其刑法规制径路——以刑法边界的考量为视角
童春荣
重庆大学法学院
网络支付环境下我国盗窃罪解释扩张的路径、弊端及其限制——基于裁判实践的实证分析
涂龙科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大数据应用于刑事法学研究的冷思考
王登辉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
虚拟财产权债权说之坚持——兼论虚拟财产在我国民法典中的体系位置
王 雷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
“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何以监督刑事司法
王 群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从借鉴到升级:论“互联网+自助法院”的构建——以“需求分析”理论为切入点
王泽炜
李 尧
浙江省宁海县人民法院
中国网络食品监管问题研究——职业打假人视角
肖平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时代的公民网络参与——以“每日一断”、“民断是非”为样本的实证分析
肖 燕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G2C服务”:乡镇政府您准备好了吗——以AHFY县的乡镇G2C服务调查为例
邢勤锋
朱俊奇
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从空间到媒介:互联网视听网站监管的逻辑变迁
徐 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难以避风的“避风港”:网络版权侵权“避风港”规则司法适用的误区与反思——以信息存储空间“避风港”规则的司法适用为例
徐 飞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
个人信息处理中同意原则适用的困境
徐丽枝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时代私法实现路径之反思与完善——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谈起
徐银波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我国网络信息治理主体之反思与重构
尹建国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司法公开当事人隐私保护的困局与突破——以裁判文书及庭审视频公开的乱象为切入
尹 鹏
四川省彭州市人民法院
断裂与融合:大数据刑法应用框架分析
于秀珺
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检察院
信息权在我国民法典编纂中的立法遵从
余筱兰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证券行业设立互联网综合理财平台的创新路径——业务模式与制度完善
袁 康
武汉大学法学院
自媒体世代的隐私权之宪法保护研究
张锋学
丘川颖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网络时代中的被遗忘权研究
张建文
高完成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互联网+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的发展困境与破解路径
张士彬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
凸显与遮蔽:搜索引擎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及其规制
赵 鹏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
P2P网络借贷行为的刑法规制与行政监管
赵运锋
上海政法学院
怎样研判和推动“互联网+检察工作”模式?
——“互联网+检察工作”模式的建设原则、环境与路径探讨
赵志刚
金鸿浩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
中共中央党校
互联网金融视野下的行受贿犯罪侦查研究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检察院
政府信息公开与国家秘密保护
郑春燕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互联网业反垄断法律问题研究
周万里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混沌与厘清:互联网+定罪观的实务思考——以互联网外挂为切入点
周征远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
浏览器过滤视频贴片广告行为的违法性认定疑难问题研究
朱静洁
叶 明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首都法学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CAFLL)
      国家图书馆       美国法律图书馆学会(AALL)       国家检察官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图书馆       国际法律图书馆协会(IALL)       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 技术支持: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电话:010-82668266-152 传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页 | 联系我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