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现场推进会30日在苏州太仓召开,司法部部长傅政华在会上作讲话。他对苏州太仓在全国率先打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给予充分肯定。“这次现场推进会选择在江苏太仓召开,主要考虑江苏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太仓市,在全国最早提出了公共法律服务概念,最早出台了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工作规划,探索创造了成功经验,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范本。”傅政华在会上表示:2020年底前,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平台全面融合,为群众提供精准、普惠、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
目前各省(区、市)虽建成热线平台,但是还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未实现省级统筹;群众上网咨询仍不便捷,服务冷热不均、业务融合不足等问题突出。会上,司法部研究提出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未来三年建设的渐次推进工作目标,即“一年实现普及化、两年实现一体化、三年实现精准化。”
为实现这个目标,傅政华要求,要加快推进三大平台建设,以信息技术凝聚三大平台创新融合发展合力。各地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要坚持线下线上结合,一方面在县(市、区)和乡镇(街道)普遍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另一方面同步建成全国统一、互联互通、协同服务的电话热线和网络平台。
傅政华强调,要进一步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各类平台系统对接、有机融合,形成协同联动、一网办理的“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智慧法律服务”,努力为各类主体提供普惠、精准、及时和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自2011年起,苏州市率先在全国创新提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太仓市更是探索公共法律服务的先行者,出台了全国首份《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的工作规划》,最早建成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近年来,苏州市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网络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出台江苏省首个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意见,逐步构建起“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的“三位一体”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以“定时+及时”“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的运行模式,把均等普惠的“一站式”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打造了公共法律服务的“苏州模式”“太仓样板”。
目前,苏州市级、10个县(市、区)、92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055个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设立到位,四级实体平台实现全覆盖。市、县两级普遍建立“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实行“7×24”不间断服务,且具备公证办证咨询功能。太仓市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姑苏区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村(社区)“法润民生”微信群等公共法律服务网上、掌上平台普遍建立。运用QQ、微信等互联网平台探索简易纠纷“不见面调解”,“云公证”模式助推六类36项公证办证“只跑一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今年上半年,全市网上网下共提供法律服务近50万人次。同时,苏州市还统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资源配置到公共法律服务各类平台。选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等进驻市、县(市、区)、镇(街道)三级实体平台,定期提供各类公共法律服务。选聘638名律师、174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2055个村(社区)法律顾问,为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纠纷调解等专业服务。组织专业律师接听12348法律服务热线,解答各类法律咨询。整合资源建立“12348”法律服务队、便民法律服务团、法律志愿者队伍等,吸纳更多群体加入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并通过孵化培育、设计项目、购买服务等举措,积极扶持公共法律服务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扩大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群体。
据悉,今后,苏州市将按照“全域化覆盖、全生命周期、全科医生式”模式,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和市、县、镇、村四级平台的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域”覆盖。推动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清单落实,围绕出生、入学、工作、婚姻、退休等人生关键 ,开展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加强高端法律人才培养,注重培养熟悉司法行政各项业务的“全科医生”,同时加大社会力量参与,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效能。